话说这事儿得从今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说起。特朗普上台后,二月份就对华加码关税,中国这边也没闲着,直接对五种关键矿产搞限制,包括一些稀土相关的东西。这五种矿产是啥?钨、钼、铬、锑和镓,这些玩意儿在高科技和国防领域用得飞起。中国商务部一出手,出口就得过关卡,审核严着呢,企业申请堆成山,批下来的少,全球供应链立马就绷紧了。
转眼四月份,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文,公告18号,直接把七种重稀土元素和相关磁铁列进出口管制名单。这七种是钐、钆、铽、镝、镥、钪,还有钇。这些重稀土不是随便玩的,主要用在电动车电池、风力涡轮机、航空发动机、激光器和导弹制导系统上。中国占全球重稀土产量的八成多,炼制和磁铁加工更是九成以上。管制一上,出口得办许可,过程慢得像蜗牛爬,部分申请直接卡住不批。结果呢?美国工厂开工率掉下来,欧洲和日本的供应商也跟着遭罪。比方说,镝的价格从四月初的每公斤两三百美元,五个星期内翻了三倍,飙到850美元一公斤。汽车厂生产线停摆,工人闲着,库存告急。
这波操作明显是针对特朗普关税的反击。特朗普政府觉得中国在用稀土卡脖子,就想找机会回击。五月份,中国同意暂停部分非关税措施90天,给谈判留点空间,但核心管制没松。六月份,商务部重申这些是双重用途物品,得管,合规国际惯例。七月一日,中国直接禁了稀土合金、磁铁和化学混合物的出口,这下子更狠,货运单子堆在港口,买家急得团团转。七月十八日,商务部低调发了2025年的开采和冶炼配额,只给两家国企指标,没像往年那样大张旗鼓公布。八月二十二日,又加码,出口商得层层审查,价格波动大,全球市场乱成一锅粥。
欧盟那边早看不过眼。四月四日管制刚出,欧盟议会就喊话委员会,得对华施压,推动关键原材料法案,赶紧搞本土开采和储备。七月七日,议会通过一项决议,表达对中方出口限制的担忧,批评这是滥用垄断地位,还强迫出口商交敏感数据。七月十日,正式通过决议,敦促欧盟拒绝北京用原材料换取市场准入的企图。Renew Europe集团七月八日也发声,要求欧盟强硬回应,保护汽车、能源和国防产业。七月二十四日,中欧峰会开了,双方同意机制平滑出口,但欧盟企业还是报告更多停工,生产线空转,成本直线上升。中国控制全球稀土矿产六成九,储备近一半,短期内替代难,欧盟得花几年建链子。
美国这边,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坐不住了。九月十八日,他给特朗普写信,直奔主题:中国这是在扼杀稀土和磁铁供应,用贸易手段施压,得反击。信里先夸特朗普拉G7盟友加关税,回应中国对俄支持。然后点名中国从二月起的一系列限制,四月七种重稀土许可,七月禁合金,八月审查升级,导致供应链断裂。穆勒纳尔说,这些措施违反WTO精神,得用硬招顶回去。
信里提三条行动,第一条最直接:暂停中国航空公司在美国和盟国机场的着陆权,直到中国恢复完整、非歧视性的稀土和磁铁出口。这着陆权是航空贸易的命门,中国飞机飞不了美国,商务和旅游全断,损失上亿。第二条,审查对华商用飞机、零部件和维护服务的出口管制。波音这些公司卖给中国的货,得加码审查,说不定就卡订单,交付延误。第三条,和盟友协调,限制中国航空企业在海外投资,尤其是欧洲,得堵住资金路。
这提议一出,航空圈子炸了锅。中美航班本来就少,疫情后恢复慢。2020年以来,因为各种原因,航班从每周119趟往返砍到今年九月十七日美国运输部刚批的48趟,联合航空、美国航空和达美航空延长许可六个月。中国航空公司对等飞48趟,勉强平衡。要真这么干,美国自己也疼,旅游业下滑,商务往来中断,波音订单还得看中国买单。八月份,美中空运量已掉六成,新关税威胁2025年航空增长,货机闲置,仓库堆货。
中国反应快,九月十九日外交部发言人表态,这纯属胡搅蛮缠,违反国际惯例。商务部六月十二日已重申,稀土管制是双用物品管理,合法合规。专家王亚南说,着陆权基于互惠,禁中国飞机,中国也能对等断美方航线,两败俱伤。吕翔分析,这不现实,伤全球利益。全球时报报道,专家觉得这是霸凌,条件太苛,办不到。
欧盟掺和进来,四月限制后,要求中国提供透明度,担心数据泄露影响产业。七月十日议会谴责中国用出口壁垒当武器,呼吁委员会尽快反应。七月十一日,中国拒绝议会谴责,说这是干涉内政。九月十七日,欧盟企业报告更多关厂,汽车厂延误生产,能源项目搁浅。欧盟推动CRMA法案,加速多元化供应,但中国炼制占九成,替代链子得几年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