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200 字
阅读完约5分钟
向纭嬉 金融投资报记者 吉雪娇
第十二届世运会在成都火热举行。尽管天气炎热,但仍消磨不掉海内外游客来蓉的那份激情。
成都世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成为激活城市文旅消费的一大重要引擎。消费体验升级的背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平台企业深度协同,通过政策联动、场景创新与支付便利化改造,显著提升了成都市民与海内外游客的消费体验,为“赛事经济”注入了新动能。
世运村“成都礼物”文创商店内首笔外卡支付成功。杨皓 摄
世运流量引燃支付峰值:
从“人头攒动”到“交易涌动”
据成都市口岸物流办消息,进入暑运以来,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数持续增长。截至7月底,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 超358万人次,同比 增长13.21%。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数、航班量均居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 第一位。
同程旅行发布的《2025暑运出行趋势报告》显示,成都在今年暑运民航国内热门目的地中,排名靠前;成都在境内游热门城市排名中,也同样位居前列。
当暑期旅游高峰期遇上世运会,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跟着赛事去旅游”成为新风潮。成都创新推出 “票根经济”模式,整合全城消费资源,涵盖赛事、演出、展会、景区等六大类44项内容;与此同时,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自8月11日20时起,发放1000万元旅游住宿消费券,助力暑期经济和旅游消费。
这趟行程,喻女士精打细算:“ 交通500元、住宿实付1600元、餐饮省了300多元,票根帮我们省了近千元!”手机里的电子门票截图,已被各类优惠弹窗贴得满满当当。
成都世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成为激活城市文旅消费的一大重要引擎,带动 餐饮、住宿、旅游、休闲娱乐等多个行业实现显著增长。
餐饮消费强势领跑,特别是本土美食IP火锅表现亮眼。据成都市商务局的监测数据,游客通过线上搜索精准种草并线下消费,带动川菜馆、夜市摊点订单量激增,整体餐饮支付交易额同比攀升近60%。其中,火锅品类交易额增长达52.7%,稳居最热门美食品类。
值得关注的是,赛事间隙也催生了新兴休闲消费场景。据相关支付平台数据显示,足疗按摩服务GMV(成交总额)同比 猛增78.9%;戏厅、KTV等文娱休闲场所支付额也 显著增长。凸显了赛事间歇时段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
多方合力提升消费体验:
游客“衣食住行”获得感满满
暑期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平台企业的深度协同。通过政策联动、场景创新与支付便利化改造,显著提升了市民与海内外游客的消费体验,为“赛事经济”注入了新动能,为来蓉游客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和美好的体验。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自8月11日起,通过美团、携程、去哪儿、飞猪4家平台发放 1000万元成都旅游住宿消费券,各平台也将匹配额外补贴政策,推出叠加优惠活动。
面对入境游客可能遇到的支付难题,相关金融机构纷纷行动起来。 以工商银行成都分行为例,该行自世运会筹备开始,便多措并举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据了解,在宽窄巷子区域,工行员工主动上门为商家送去了“零钱包”,提供快捷的零钱兑换服务,有效解决了外国游客现金交易时面临的找零不便问题。这些措施营造了一个更加友好和便利的支付环境。
从消费券的精准投放,到支付方式的全面打通,再到优惠权益的智能整合,成都通过多方深度协作,在游客的“衣食住行”间架起了便捷的桥梁。这不仅带来了暑期与赛事经济的“烟火气”,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每一位来蓉游客都真切感受到了“天府之国”的周到服务与畅快体验。
编辑|王为
责编|陈雨禾
校检|袁钢
审核|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