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南京家中。然而,当他打开家门时却发现家中一片狼藉,抽屉被打开、桌凳翻倒在地,许世友心感大事不妙,这怕不是家里进贼了!可接下来却发生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他像是想到了什么,马上跑到里屋,当看到空酒柜时,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激愤地大骂道:天杀的偷酒狗贼!
要知道许世友将军戎马一生,有一大癖好就是嗜酒如命,被称为酒神将军。这次受邀前往北京参加国庆典礼,本就因为各种限制,好多天滴酒未沾,早已经心痒难耐。眼看回到家中,满心想着可以喝点自己攒的酒解解馋,然而一进家门就发生这种事情,他怎能不怒。气不过的许世友当即给周总理打电话哭诉:总理,我被抄家了,我攒了大半辈子的酒全没了,这群杀千刀的,一瓶也没给我留。
那么,总理会有怎样的反应?骁勇善战、征战沙场的许世友将军,因为酒又发生过哪些故事?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酒神将军许世友与酒的故事。
在这之前希望您能动动手指头,点赞加关注给我一个支持。
说起来,开国将帅数不胜数,他们以身许国、戎马一生,各个都是骁勇善战的大英雄。同时,他们每个人也都有着各自特有的爱好,比如徐向前元帅喜欢摄影、织毛衣,彭老总喜欢看书下棋,林总则喜欢看地图的时候嚼炒黄豆。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许世友上将,则嗜酒如命,就连行军打仗也要带上酒,且酒量不小。这主要还与他年少时的经历有关。
8岁时,许世友就进入嵩山少林寺学武,算是半个少林弟子,也因此得了一个许和尚的称号。在人们的印象中,佛门弟子是不饮酒的,但心中有佛自是不在意这些的,济公如此,许世友亦是如此。
最初,许世友的师父很爱喝酒,常常在后腰上挂着一个酒葫芦,时不时喝一口,有时候也会逗他们这些孩子尝尝酒的味道,久而久之,喝酒便也成了他的爱好,更是成为了他一生必不可少的东西。
后来加入我党之后,率领红四方面军在各地打仗,因为骁勇善战,逐渐成为部队里有名的战将。期间,他总是喜欢喝一点酒来提神,或是在思考策略的时候喝一些。红军时期,团以上首长都有挑夫,一般都是为领导挑行李、书本、报纸等,而许世友的挑夫常常都是酒,可见有多么爱酒。
许世友曾说,自己喝多过,但是从没有喝醉过,而且从没有因为喝酒误事,或是耽误打仗。也正是因此,在部队他喝酒是特批可以公开喝的。那时候,行军打仗是不允许喝酒的,但是许世友并不在这一要求内,当时有人不服气就去找徐向前等领导理论,然而领导们却纷纷反问,你有许世友那样的本事,喝酒不误打胜仗?来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许世友虽嗜酒,倒不像酒鬼,反而倒像是性情中人的真豪杰。长征途中,红军经过一个彝族山寨,当地有个非常有名的酒王,盛传从未有人能喝得过他。此人听说许世友的海量之后,当即找上来还提出三碗不过寨的要求,言下之意就是要比试酒量。
年轻气盛的许世友打仗喝酒从没有怕过谁,听到这个要求之后,自是立即迎战。他让人摆好酒局,请来山寨王,一时间引来不少寨子里的人和战士们的围观,要知道这样的场面十分难得,所以大家很是开心,纷纷欢呼起来。
许世友见状也很是高兴,他立即吩咐摆碗倒酒,可这时候山寨王却突然出手阻拦,表示这碗太小,喝不过瘾,说着就让人拿出大碗。许世友就看到桌上立即摆上了,比原先大出好几倍的碗,着实有些吓人,但他明白气势不能输。
山寨王豪迈地讲,只要许军长喝三碗,我马上送贵军走。许世友也不废话,端起大碗就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一碗接着一碗,三碗喝完依旧面不改色。山寨王顿时佩服地竖起了大拇指,称赞许世友是条汉子。
为了以示敬意,他也接连喝了三大碗,然而许世友将军又接着喝了起来,山寨王这下被吓懵了,明白自己这是遇到对手了,但也在心里佩服起这位将军,真乃英雄豪杰。最终,山寨的人们锣鼓喧天地欢送走了红军。
以酒交友、更以酒会友。济南战役发起前,许世友被任命为攻城兵团司令,毛主席更是亲自指名王建安为副司令。同样是开国上将的王建安,与许世友有着相似的早年经历,这让两人在1936年初见之后,就成为了关系非常要好、且作战配合默契的战友。这也是上级此次让两人再次合作作战的原因之一。
但是因为先前抗大出走事件,王建安的举报,导致许世友等人受到了处分,自那之后两人关系破裂,即使因为打仗免不了碰面,但于许世友要么就是完全不理睬,要么就是破口大骂,于王建安则只剩下尴尬。
直到这次,我军决定集中华野全军发动济南战役,毛主席特意将两人安排到一起,并且用一贯幽默的话语鼓励道,我们就像是演一出失空斩,拿不下济南,先摘了许世友的脑袋,再打你四十军棍,官降三级。一字一句没有提团结,但是却句句是撮合两人和好的意思。
许世友当然也明白毛主席的用心,于是他主动摆酒宴为王建安接风。酒桌上,他打开两瓶酒,然后将其中一瓶放在王建安面前,举瓶说自从延安之后,这是咱俩第一次喝酒,喝了这瓶酒,过去的就过去了,我先干了。说完,就将一瓶酒全喝了。
王建安为许世友的真诚和豪爽动容,也一口气喝下了整瓶酒,后来有人还称这是许世友瓶酒释前嫌,就这样两人终于在济南大战之前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战争打响之后,原定计划几十天攻下济南,结果两人通力合作仅用8天,不但打下了济南,还活捉了国军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
即使到了晚年,许世友的酒量仍旧不见减弱,也因此有了酒神将军这一称号。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73岁的许世友将军被任命为东线总指挥,这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仗。
一个月之后部队凯旋南宁,召开了隆重的庆功宴。宴席上,许多将士们向许世友将军敬酒,打了胜仗他自然高兴,于是一杯接着一杯的喝,这天究竟喝了多少酒,鲜少人记得清楚,但是大家却清晰地记得,许世友将军越喝越精神,完全没有醉意和失态,很多人感叹许司令真是酒神呐!
也因此,许世友所带领的部下,大多也是英雄海量,抗美援朝时期,许世友的第九兵团几位部下,在喝酒这件事上可谓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在军队里甚至被称为酒兵团。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要问许世友嗜酒如命,作为一个领兵打仗的将军,真的就毫无忌讳吗?这就要说到许世友将军的三不喝规定了,就是战前商议对策不喝,打仗进行中不喝,打败仗不喝。也就是说虽然嗜酒,但是他从不毫无节制地滥喝。那么,他为何会给自己定下这样的要求呢?
最初,许世友认为自己喝酒没有误过事,所以毛主席在劝解他时,他有些不服气。但是主席十分耐心地告诉他,喝酒误事、吃败仗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如今我们现在正在打仗,你喝酒得定个规矩,要约法三章。然后又十分巧妙地让他自己来定。
性子豪爽直接的许世友听到主席这样说,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便有了三不喝的规定。也正是因此,让他在后来行军打仗上,并没有因酒而误事。
但不管怎么说,喝酒并不是一件无坏处的事情,许世友也不例外。由于他为人豪爽,生性好客,每次有人来看望他,他总是热情款待,尤其是无酒不成席。再加上劝酒有方,虽然每次劝酒说辞都是如此,但是次次都让来客不得不喝,或是情不自禁地喝,而且常常是许世友没有任何醉意,来客却总是醉着回去。这让很多人非常怕在酒桌上碰到他,尤其是酒量小的将领们更是叫苦不堪,总是躲着他。
这件事后来传到了周总理那里,他意识到这件事得处理好,不然会影响许世友与战友们的感情。于是,便有了后来人们津津乐道的周总理喝倒许将军一事。
当时,周总理主动约许世友吃饭,决定以一招以酒制酒,来让许世友明白劝酒行为不好的一面。
许世友如约赴宴,周总理此时已经到了,他发现这次酒局只有他们二人。总理立即招呼许世友坐下,又让人拿酒来,闲谈之间用激将法展开了一场喝酒打赌,总理表示我们两个喝,看看许司令能不能比我喝的多。
许世友一听当即答应了下来,此时的他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酒量不是吹嘘,哪里会想那么多。于是举起一瓶酒就豪饮起来,与此同时周总理却是慢斟慢饮,还不忘与许世友谈笑风生。
当他喝完一瓶之后,看向总理时却震惊地发现,总理的一瓶也快要空了。周总理见状表示,今天就先到这里吧。可许世友的劲头上来了,解开衣扣大声喊道,拿酒来。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于是,他依旧保持着猛喝的状态,总理也始终保持自己的节奏。
一瓶喝完之后,许世友已经站不稳脚步了,但依旧豪迈地拿着空酒瓶翻过来,示意自己一滴也没剩下。然而总理的那瓶却早已经喝完了,但他却面不改色,依旧如常,这次周总理主动让人再拿酒来,可就在开酒的时候,许世友却再也撑不住,身子不受控制地顺着椅子往下滑。
总理却似没看到一样,端着酒杯向许世友劝酒道,许司令,起来,活着干,死了算,砍掉脑袋不过碗大个疤,英雄喝酒,狗熊喝水,我请你喝酒你连面子也不给,太不仗义了吧。这些话,许世友再熟悉不过了,因为这都是他平时劝酒时最常说的话。
但现在,许世友给不了面子,也仗义不起来了,他彻底服气了,也明白了周总理的用意,自此之后喝酒便有了度。
但喝酒这一大爱好许世友始终没有丢掉,即使到晚年身体大不如从前,也经常会忍不住浅酌两口。
1967年,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受邀前往北京,参加18周年国庆典礼,许多老战友都知道他的身体情况,再加上国庆期间军务缠身,这期间许世友滴酒未沾,于是回到南京之后,他满心希望回到家能小酌两口。可到家才发现,家里一片狼藉,自己好不容易攒的酒也没了。
许世友气不过,就给周总理打电话说自己被抄家了,总理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急忙问:抄家?怎么回事?严重吗?然而一心想着酒被盗的他,仿佛只听到了最后的问话,回道怎么不严重?我攒了大半辈子的酒全没了,这群杀千刀的,一瓶也没给我留下。
周总理听到这话当即大笑起来,然后安慰他道,不打紧不打紧,我补给你两瓶怎么样?你也不要太生气。
本以为总理在嘲笑自己的许世友听这里,有些惊讶,周总理也喜欢喝酒,更是号称千杯不醉,竟舍得忍痛割爱送给自己两瓶,许世友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了。
总理见他不回答,就问怎么?你嫌少?礼轻情意重啊。许世友忙摇头,不不不,您这礼一点也不轻,您送的两瓶酒可比我丢的那些酒贵重多了。这才化解了许世友的怨气。
然而,岁月不饶人,曾经打红胶东半边天,被称为酒神将军的许世友,在1985年10月22日因病逝世,享年80岁。即便如此,按照他生前的愿望,陪葬品之一就有两瓶酒。而且,在河南新县许世友的墓前,几乎前来祭拜的人,都会给这位将军带瓶酒,如今墓前酒堆成墙。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