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欧盟征收15%的关税之后,欧盟的贸易关系迅速进入了风口浪尖,特别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核心成员国已经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德国政府迅速表态,明确表示如果美国继续在关税问题上施压,德国绝不会退让。德国的立场相当坚定,他们不惧怕与美国的贸易战,并准备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在此背景下,中国为德国提供了三项应对策略,这些策略被认为能够有效帮助德国应对美国的贸易挑战。
那么,特朗普为何如此持续地施压欧盟?而中国提出的三项策略又具体意味着什么?
美国对欧盟加征关税的背景
就在不久前,美国宣布了一项重大关税政策,决定从8月1日起,对欧盟进口商品征收额外30%的关税。这一措施意味着,如果美欧之间的谈判未能达到美国的预期,这项政策将会立即生效,届时将对欧盟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需要指出的是,欧盟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2014年,美国成为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仅次于中国。举例来说,法国的葡萄酒大量出口到美国,而葡萄酒产品几乎成为美国关税政策的“牺牲品”。有分析人士指出,若美国对葡萄酒征收30%的关税,实际上已经几乎等同于对其全面禁运,因为即便扣除成本后,这一加税几乎没有任何利润空间。
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对欧盟加征关税。自今年四月以来,美国多次将关税的目标锁定欧盟,最初欧盟并未给予足够重视,但随着美国不断加大力度,欧盟才意识到双方的贸易关系正在急剧恶化。美国曾分别对钢铁和铝制品加征50%的关税,并对汽车加征25%的关税,这些措施让欧盟开始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关系,并紧急展开了谈判。
虽然欧盟尽力通过降低自身关税来换取更多的贸易机会,如提出半导体合作的建议,但美国始终未能接受欧盟的提案。最终,在谈判破裂后,美国迅速提高关税至30%,并明确表示不允许欧盟采取反制措施。
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多次警告,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不会轻易停止。尽管他一直希望维持欧盟和美国的稳定关系,但他也提醒欧盟要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然而,欧盟并未及时作出响应,直到美国的关税政策实施,欧盟才仓促制定应对措施,并重启谈判。然而,美国再一次抢先一步发出了明确的警告:“一旦欧盟采取反制措施,美国将进一步加大关税。”
中国三项应对策略
面对不断加剧的贸易压力,德国和欧盟迅速寻找应对之策。7月20日,国际媒体普遍报道了美国计划将欧盟商品的基准关税进一步提高至15%,这无疑给依赖外贸的德国等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德国方面甚至表示,若美国继续坚持这一政策,德国将毫不退缩,坚决捍卫自身利益。
德国并不畏惧与美国的关税对抗,早在美国宣布新一轮关税政策之前,德国和欧盟便已经开始为可能的贸易战做准备。中国的三项策略被视为关键的应对方案。首先,德国借鉴了中国的关税反制经验。早在7月12日,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欧盟就迅速出台了反制措施,计划对72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这一举措显示了欧盟不容忍单方面加征关税的立场,并已做好随时启动反制机制的准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反制模式显然参考了中国过去的做法,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国采取了类似的报复措施。
第二项策略是中国与德国的贸易合作加深。为应对美国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德国总理默茨计划在年底访华,进一步推动中德之间的贸易合作。德国显然意识到,单纯依赖美国已不再是最佳选择,发展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可以为德国提供更多的贸易机会,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的背景下,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将有助于德国实现经济多元化。
第三项策略则是欧盟整体加深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期也访问了中国,尽管欧盟过去曾在多个问题上对中国采取过批评立场,但在当前美国加征关税的压力下,欧盟更加意识到与中国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的重要性。这一举动意味着,未来美国可能面临更加孤立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与中国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和贸易联系,从而减少对美国单边政策的依赖。
总结
美国不断施压欧盟,特别是通过加征关税来打击欧盟的经济利益,已经迫使欧盟特别是德国采取积极应对。德国坚定表示,若美国继续在关税问题上加大压力,德国将毫不退让,甚至准备采取反制措施。同时,德国和欧盟也在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合作,借鉴中国的经验和策略,以此应对美国的贸易挑战。这一系列变化显示了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美国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孤立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