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别急,经济正在扭转!房子机会也不远了!
创始人
2025-07-25 15:59:45
0

最近看到一个新观点——“房子是国运资产”,觉得很有道理,毕竟房价背后,代表着真实的经济状态。

这个逻辑不难理解,比如,大家有钱了肯定都会想着改善生活,而房子就是改善生活的终极结果。

说白了,谁不想自己家里住的宽敞一点,通风采光效果更好一点,谁不想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身边的邻居素质也更高一些…

但现实情况是,全国2000年建造的房屋占比超过了35%,80%的居民居住环境是没有电梯的。

这些老房随时间推移,居住品质持续下滑。所以说,当下困境并非需求消失,而是国运波动与收入预期收缩共同作用的结果:“没钱买,不敢换”。

那么,国运转机何在?

回看国内的经济,我国曾以“出口+消费(房地产)+投资(基建)”三驾马车驱动,四十年走完西方两百年工业化道路。但狂奔背后,地方隐形债务与居民负债率高企的副作用日益凸显。叠加疫情冲击、贸易摩擦及去杠杆硬着陆,三股力量合力,把经济推向了通缩通道——

收入缩水、消费降级、婚育推迟等连锁反应接踵而至

其实,去年以来,政策频出却收效不显,根源不是政策没有效用,还是在于经济自有其惯性。

经济复苏往往需要三步走:分别是“化债—准备-大刺激”。

第一步:化债

比如去年,核心任务是将地方的隐性债置换成明债,从明债置换成低息的国债,另外还有不断下调LPR,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其实都是在为居民减负。此阶段已基本完成。

第二步,“准备”。

自去年下半年起,政策转向测试消费潜力——锁定有购买力的人群与城市,并以大城市“收储”模式试点,

一方面测试去库存稳发展的效果,另一方面,测试并解决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完成住房新体系构建。

结果如何呢?

前几天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给出了答案。在《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中,基本敲定了一个逻辑——

新一轮经济刺激,会从“新市民”这个群体作为切入点。

什么是新市?

就是小城市到大城市的流动群体,这个群体大概有2亿多人。他们的共同的特点是:大城市创造财富却因难以扎根,消费严重受限。

但这个意见书出来以后,就明确了:

①安居保障:政府收储房源,开发半价配售型保障房,鼓励社会力量运营长租房为他们解决住房问题。

②教育公平:扩大优质学位供给,将义务教育基础薄弱学校纳入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或托管帮扶。让新市民孩子也能读书。

③医疗养老普惠:推动高水平医疗资源下沉,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床位占比不低于80%,补贴社区托育服务。让新市民看得起病,养得起老。

④权利平等:全面取消新市民参保户籍限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放宽技能补贴申领范围。

总之一句话,以后新市民进城了,就是本地人,就可以和本地人一样,享受这座城市的一切权益和普惠资源。

政策的帮扶和引导下,新市民将真正融入城市,释放庞大需求——从购房、购车到教育医疗消费。

当这个最具消费潜力的群体入场,便能有效去库存、促生产,扭转通缩预期。中产阶层随之解脱债务束缚重启消费,整个社会也将打开底层向上涌动的新一轮周期。

第三步,大刺激

众所周知,推动2亿新市民消费也需要庞大的资金作为基础,

虽说这两年已经有很多货币政策,但是多为对冲性铺垫,真正的宏量货币和财政大招仍未释放。

关键制约在于国际环境:若贸然“放水”导致货币贬值与资本外流,将损害出口竞争力,甚至变相助美降通胀。因此最佳时机在美国降息、启动量化宽松之际。

彼时,低成本资金将涌入基建与民生领域,加速新市民城市化进程,释放消费力,才能全面盘活内需。

所以说,当前正处国运复苏期,年底有望进入首轮反弹期。

不过,关于反弹也是需要时间的,预计明年上半年,核心大城市及沿海城市经济将率先复苏,随后辐射至欠发达地区。

所以这个时候的我们,更需主动布局: 提升技能、优化资产配置、确保现金流稳定。

至于房子,若非急购,可观望至年底,重点追踪二、三季度经济数据;若计划买卖或置换,聚焦一二线改善型“好房”——当前已近底部,下行空间有限。

尤其是随着大规模降息,新一轮新市民带动的消费潮启动后,好房子的需求也会被带动,议价空间会不断缩减。

所以如果手上拥有的是优质资产,打算出售,可再等等,明年3月,说不定会等到一个好价格。

如果打算投资,建议锚定一线及强二线龙头城市。

总之一句话,国运转折之际,唯有稳固自身“造血”能力,才能在国运扭转后的上行期,把握住更多机会。

相关内容

国庆去安徽3日游费用,黄山...
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
2025-09-12 13:15:00
新对话·2025服贸会|中...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举办期间,中奥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北京...
2025-09-12 13:11:47
原创 ...
孟子曾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今天,若家中有顽皮不学的孩子,许...
2025-09-12 13:05:13
原创 ...
曹操曾说过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名言一直流传千古,深刻表...
2025-09-12 13:04:34
重温经典 | 穆旦诗歌《赞...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
2025-09-12 13:04:28

热门资讯

多家西贝门店称已上线“罗永浩菜... 极目新闻记者 余渊 连日来,“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事件持续发酵。9月11日,西贝餐饮创始人、CEO...
水井坊・井18启动限量招商,创... 当前,白酒行业正站在“价值重估”与“存量竞争”的十字路口,一款兼具经典底蕴与时代新意的产品,往往能够...
原创 三... 解禁的股票分为大小非和限售股。持股小于5%的非流通股叫小非,持股大于5%的非流通股叫大非,承诺在一定...
私刻公章、大面积断货,企业凌晨... 再爆大股东私刻公章!汇源果汁:各大电商平台出现大面积断货 本文自南都·湾财社。 采写 | 南都·湾财...
明月镜片实控人等减持套现3.8...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2日讯 明月镜片(301101.SZ)昨日晚间披露关于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
甲骨文巨额订单震动市场!多只算... 9月12日,A股算力概念股走强,金信诺、易华录、华孚时尚、罗曼股份、润健股份等个股涨停或涨超10%。...
明星基金经理“减负”进行时: ... “刘格菘卸任了?”明星基金经理的最新动向引来众多基民的关注。 日前,广发基金旗下知名基金经理刘格菘宣...
特斯联与曦望Sunrise达成... 近日,特斯联与曦望Sunrise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国产智能算力的规模化应用,通过整合研发与产业...
获王卫百亿捐赠,顺丰为何股价跌... 文|砺石商业评论 李平 业绩向上,股价向下 “公司股价连续2天大幅度回撤,从公司层面分析有何原因?...
短融ETF:9月11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9月11日,短融ETF(511360)融资买入11.18亿元,融资偿还18.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