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欧盟这个在国际贸易中常常“骑墙”的角色,竟然成为特朗普这次贸易战的最大输家,甚至最终遭到了“制裁”。根据昨晚的最新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欧盟和墨西哥征收高达30%的关税。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强烈反响。
在几天前,欧盟与美国的谈判进展已有所披露,当时欧盟在谈判中做出了相当大的让步,最终美国承诺对欧盟仅征收10%的对等关税,部分领域如汽车、药品和航空航天等则加征25%的关税。然而,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特朗普这次直接将税率从原本的10%提升至30%,这一变动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稍微算一算,欧盟征收的30%关税,与美国对中国征收的34%关税几乎持平。对此,欧盟感到震惊,甚至难以分辨自己到底是美国的盟友,还是中国才是。
那么,欧盟的27个成员国面对这一局面,是选择屈服妥协,还是像中国一样与美国展开激烈的对抗?这是否意味着新一轮的欧美贸易战即将爆发?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写这篇文章并不容易,欢迎大家点赞、转发和收藏。
那么,特朗普为何对欧盟下如此狠手呢?从特朗普的角度来看,欧盟并非是美国的“商业盟友”,而恰恰是美国经济的一大威胁。虽然美国市场一直对欧盟商品持开放态度,但欧盟却通过各种关税措施限制美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以保护本国经济。因此,欧盟常常对美国企业进行制裁,征收所谓的“数字税”等不公平的贸易壁垒。
从贸易数据来看,2024年,欧盟对美国的出口额为5316亿欧元,而进口则为3334亿欧元,贸易顺差达1982亿欧元,且欧盟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进口规模却在缩小,顺差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然而,当特朗普与欧盟展开谈判时,欧盟的态度却显得有些摇摆不定。一方面,欧盟威胁如果美国对其进行制裁,它将进行关税报复;但另一方面,欧盟又在不断与美国沟通,试图争取到类似英国那样的10%关税待遇,甚至期待比英国更有利的条件。双方的谈判从4月持续到7月,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特朗普性格上的急躁以及他作为商人的思维方式让他不愿长时间拖延谈判。他根本不在乎欧盟的威胁,既然欧盟准备反制,那他就直接采取行动。于是,我们看到了特朗普直接宣布对欧盟加征30%的关税。事实上,任何一位理性的政治家都不会如此严厉地对待自己的盟友,这样做可能会严重破坏美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然而,特朗普的决策往往更像一个商人的算盘,只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而非深远的政治和外交后果。
特朗普明确表示,欧盟必须向美国市场开放,如果欧盟能够取消所有关税壁垒,或者降低非关税壁垒,美国愿意考虑降低对欧盟的关税税率。而如果欧盟反制,美国也会进一步调整关税,类似于中美贸易战中双方相互提高关税,直至彻底“脱钩”。
那么,欧盟会如何回应这一突如其来的重压呢?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对此表示:“对欧盟出口产品征收30%的关税将会扰乱关键的跨大西洋供应链,损害两岸企业、消费者以及病患的利益。”冯德莱恩向来被认为是亲美的代表人物,因此她也表示,欧盟正努力在8月1日前与美国达成协议,并且如果美国坚持征收关税,欧盟将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捍卫自身利益。
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展现出了更为坚定的立场,他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强烈反对美国对欧盟征收30%关税。马克龙强调,当前最重要的是继续与美国展开谈判,争取达成互利协议。如果谈判未果,欧盟也将做好反击准备,准备在8月1日关税实施时采取报复措施。
此时,美国与欧洲的冲突是否能让中国从中渔利呢?根据欧洲智库鲁盖尔的研究,如果特朗普对欧盟加征10-15%的关税,预计欧盟的GDP将下降0.3%,而美国的GDP将下降0.7%。如今特朗普加征30%的关税,无疑会对欧盟与美国经济产生更大的冲击。而当欧盟和美国的经济受损时,双方可能会转向其他国家寻求支援。例如,美国失去了来自欧盟的商品,可能会增加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虽然目前中国对美国的关税仍高于欧盟,但在8月1日后,欧盟和中国的关税差距将大大缩小。因此,在相同的关税水平下,欧盟商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显然不如中国商品。对欧盟来说,若无法顺利将商品销售到美国,那它很可能会寻求新的市场,而中国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中国对某些欧洲商品有着强烈需求,尤其是一些目前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因此,从理论上讲,欧盟与中国加强合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领域的合作也变得愈发重要。
然而,欧盟并非一体化的单一整体,由于包含了27个成员国,欧盟内部分利益的博弈始终未能完全平衡。正因如此,欧盟时常在美国和中国之间摇摆不定,表现出“墙头草”的一面。
如果欧盟在最初就做出妥协,或许特朗普对欧盟的关税就像对英国一样,最终定在10%左右。然而,欧盟未能做出果断选择,导致它在面对特朗普时,最终被征收了高达30%的关税。现在,欧盟究竟是选择继续妥协,还是像中国一样坚持到底,仍然是个未知数。但从目前来看,欧盟的决策远不如中国坚定。
---
樱狼财经为您深入解析热点背后的真相,欢迎点赞、评论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