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王朝里八爷树大根深,又财大气粗,为何还是败给了四阿哥胤禛
创始人
2025-07-14 12:32:59
0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值得探讨,要解答这个问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康熙是如何看待八阿哥的为人;二、老八真的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得人心吗?他真的树大根深吗?三、四阿哥胤禛作为一个“孤臣”为何能胜出,他有什么独到之处吗?以上问题搞清楚,自然就知道八爷如何败北了。且听小崔细细道来!

一、康熙眼中的八阿哥胤禩

关于这一点,电视剧里基本没怎么讲,原著倒是说的很详细。康熙在“穹庐”(穹庐就是电视剧里雍正让弘时自尽的那个地方)召见张廷玉和方苞二人,让他们俩谈谈对自己的几位儿子的看法,这时已是康熙晚年的生涯了,他对张廷玉和方苞二人很信任,让他们畅所欲言,因为康熙的身体状况原来越差了,而且儿子们我逐鹿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康熙怕祸起萧墙,自己难得善终。所以想暗中早定继承人,好提前暗中辅助培养,给他铺好路!

大凡帝王无论庸主英主,都忌讳这个‘死’字。清醒之际不想后事,临危之时,人已经昏迷不省人事,才叫子孙寻个大臣,任意撰写遗命,语气不是本人语气,说的话也不是本人想说的,何其可悲!

所以,康熙说:“既然活着不立太子,就不能不在‘死’上多盘算盘算。”康熙沉重地点点头,叹道:“都怕死,其实谁也不能长生不老。从秦皇、汉武到嘉靖、万历概莫能外。朕不能学他们!”他让张廷玉和方苞放开了说,推心置腹畅所欲言。

张廷玉听完这话,流着眼泪说:“皇上推心置腹待臣,臣岂敢畏惧不言?据臣素日看,皇阿哥里边才德可追踪皇上后尘的,似乎三阿哥和八阿哥最好。三阿哥欠缺的是治事之才,少了点历练;八阿哥嘛,似乎对人过于迁就了一点,大的毛病儿还真说不上来。”

“你看呢?”康焦转脸问方苞。

“学问,阿哥们都不含糊。”方苞斟酌着词句说道,“但最要紧的是察情识物,机断处事。唐之明皇,明之嘉靖,学问都极好,其实都把事情办坏了。从当今朝局看,若是八阿哥接位,事事无碍,人心易稳,决不至于出乱子。但八阿哥只是学了皇上风度、仪表,为人之道,并没有学到皇上为君之道。所以无论三阿哥,八阿哥,臣以为都不足取。”

他说的虽委婉,康熙却听出弦外之音,两个阿哥都没有学到康熙为君之道的精髓。康熙道:“你们只管说,像这样毫无遮掩最好。”

“臣揣度皇上意思,”张廷玉沉吟道,“这次要起用十四阿哥。但十四阿哥是八阿哥左右的人。胤禵爽直敢为,机敏干练是个好的。这几年整兵筹饷,极见成效。但其为人处事,总透着过于胆大,不可不虑。”

“你不要揣摩朕的意思。朕没有什么‘意思’,”康熙微笑道,“你只管说。”张廷玉咽了一口唾沫,躬身道:“是。十四阿哥实有不足之处。与之相比,十三阿哥似更好些。但十三阿哥仿佛无自立之力,主一方,治一事,是个好臣子,再大的担子,恐难以胜任。”

方苞道:“廷玉所见很透彻。臣以为四阿哥也该说说。四阿哥为人诚孝,是阿哥里头办差历事最多的。事无巨细,都极认真。自立心极强所以不轻易攀附别人。但其性格坚如铁石。由于过分认真,就落了个阴鸷刻薄的名儿,也不能说不是一病。”

接着,二人又议论了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甚至十七阿哥胤礼。说了足有小半个时辰。康熙因见

早膳时辰已到,便传了点心来,赐二人一起进餐。舒了一口气道:“说了半日,都有好处,都有不是,到底谁最好,可以把这花花江山交给他呢?”

张廷玉见康熙毫无遮掩地促膝交心,放了胆说道:“臣以为十四爷和四爷最好。”

“是么?”康熙拈一块云糕,漫不经心地嚼着,笑道,“这是一母同胞,闹到一起了。朕倒以为胤禩也不无可取呢!”

方苞欠身说道:“恕臣直言。方才已经说过,八爷品貌才学气度,在皇子里确是出类拔萃的,性格宽仁平缓,很像皇上。连外国使臣也说八爷是奇人。大家正是瞧准了这一点,所以众口一辞地举荐他。但如今天下承平日久,物富民殷,已二十余年不动兵戈,文恬武嬉,积弊甚多。极需整顿,八爷似乎难以胜任。”

“诚如方苞所言!”张廷玉接口说道,“因此继统之人,一定要精明强悍,能矫正时弊!一是能洞悉今日吏治民情物议;二是毅力坚强足以克难攻坚!臣冷眼旁观,皇上所不中意八阿哥者,其因正在于此!”

他话未说完,康熙已激动得站起身来,靴声来回櫜櫜踱步。良久,方仰天一叹道:“你等所言极是,多难兴邦,朕要个守成庸主来接位做什么?什么叫肖子,什么叫不肖子,不是看他走路吃饭说话为人,最要紧的是能不能把江山治好!你们想想,朕已经过于宽仁,胤禩比朕还‘宽仁’;朕已经过于放纵下头,他比朕还放纵,数十年后怎么得了?须知朕当年不是这样的!朕这个太平大子,是经过了多少磨难、一刀一枪、一滴血一行泪苦苦挣来的!各人功名自家挣,好儿不靠父母养,得之容易,弃之就不惜。朕决意不传胤禩,就是为了这!”

“万岁圣明!”方苞索性说道,“臣以为胤禛、胤禵二人之中,必有一人是朝阳鸣凤!”康熙眼中波光一闪,刹那间又变得若无其事,笑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皇帝只能有一个。你们看哪个更好?”

直到此时,二人才吃惊地感到,今天的话是否说得太多了,太直了。张廷玉正寻思如何答对,却听方苞笑道:“哪个更好,圣上问得太陡然,臣从来也没想过。若论臣道,今日我和廷玉讲的都越分非礼了。这是主上乾纲独断的事,承蒙圣上垂询,臣子也不该妄言。但臣以布衣之身,受到主上亘古未有的恩宠,不能照常情回避。此二皇子,若皇上已有定见,也就罢了;若心有犹疑,臣有一法为皇上决之!”

“什么法?”康照的目光陡地变得咄咄逼人。

“看皇孙!”方苞冷然说道,“有一个好皇孙,可保大清三代盛世!”

康熙猛地想起在热河行猎时见过的弘历(也就是后来的十全宝宝乾隆皇帝)。至此,康熙心里默定的继承人出炉了,而老八已经注定要出局了,从以上叙述可以得知康熙心里从始至终都是不认可八阿哥胤禩的,他不可能得到那个至尊之位。

二、老八真的像人们所说的那么得人心吗?他真的树大根深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老八胤禩的出身,老八是康熙的妃子良妃所生,而良妃是辛者库出身,辛者库属于内务府包衣管领下的包衣的一种,与包衣佐领一样,都是为清朝皇室和宗室服务的人。大多数并不是罪奴,而是与内务府包衣一样的奴仆。由此可见,老八的出身并不是很好。

虽然老八身边围着一大帮子人,然而,并没有什么用,这些人并不是真心为他服务的,都是为了获取某些利益。他府里的谋士,大多是些清客相公,作作诗,谢谢文章或许还可以,真要谋大事,还比不上胤禛府里的邬思道百分之一。除了阿灵阿和王洪绪,这两人有些谋略,但老八自信自己才高,实际上并不听他们的。

老八还让道士张德明在白云观里养了一帮武士,以备不时之需,但这些人大都是些江湖骗子,鸡鸣狗盗之徒,最后被老十三胤祥一网打尽了,此处暂且不表。

至于围在他身边的几个兄弟,老九、老十、老十四,除了老十一心跟着他,老九、老十四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老八还时刻放着他们呢,老十四属于党中之党,他自己也想得皇位,老九为人阴沉,而且出身很不错,他也想逐鹿中原,只不过表面依附老八罢了。

从一件事儿,可以看出,他们几兄弟并不一心,那就是发生在张五哥身上的“宰白鸭”事件。康熙也想试试老八的才干、能力、为人,老八其实也想大干一场,以展示自己的能力,无奈遇到了一帮猪队友。老八入住刑部,这要大刀阔斧开整,结果老九和老十四带着任伯安来了,任伯安此人正是“宰白鸭”事件的元凶,而任伯安是老九的门人,所得银钱都交给了老九,老八又花了老九的钱,老八所花的钱都是为了邀买人心,老八想办任伯安,但老九和老十四威胁了他一番,他们说老八如果真的想这么办,那大家都别想好过。老八思考了很久,如果他真这样做,下场会很惨,几位兄弟分分钟就可以搞死他。所以,就把刑部冤案草草了结了,就跟《红楼梦》里贾雨村,办薛蟠案一样。康熙对他所办这事很不满,他已经在康熙心目中不是继承人选了。

从以上叙述中可以得知,老八并不是树大根深,也不那么得人心,他的人心全是靠钱买来的,用钱能买来的人心并不可靠。

三、四阿哥胤禛作为一个“孤臣”为何会胜出?他有什么独到之处吗?

四阿哥胤禛为人很严肃认真,事无巨细,对所有人所有事都要求很严格,属于实心办事的那一类人,所以落了一个“刻薄成性”的骂名,并不像什么《甄嬛传》、《步步惊心》里所演的到处谈情说爱,他根本没那个时间和精力。

胤禛身边的谋士并不多,就文觉和尚、邬思道还有一个负责训练粘杆处家丁的性因和尚,军事上有年羹尧、岳钟琪等人。其他都是些办具体事的人,比如李卫、田文镜。这些人都是他从苦难中救出来的,比金钱买来的人心可靠多了,他们都死心塌地的为胤禛服务。

康熙本来为人就很宽厚放任了,他晚年期间吏治败坏,贪贿成风,所以,急需一个精明强干、矫正时弊,能够洞悉刷新吏治的继承人,而不是像老八那样得守成之主,如果老八继任,那么大清玩完的更快,康熙正是看中了胤禛办事真诚事无巨细这一点,这个原著了有专门介绍,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翻阅查看,此处就不赘述了。

当然了,胤禛的成功也离不开身边这些人的辅助,尤其是邬思道,他对康熙的帝王心术研究到了细思极恐的地步,有几次胤禛想放弃的时候他都做了一番分析,使胤禛重拾信心,我前面的一篇问答有讨论邬思道这个人,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阅读一下,也可以去阅读原著。

结语:老八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是他只学到了康熙的形而没有学到神,他所谓的得人心其实并不可靠,老四胤禛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办事认真,为民着想,并且对康熙的心思把握的很准。

需要说明的是,小崔在这里所写的都是小说和电视剧里的事情,与历史上真实事件无关,请看清楚评论,小崔拙见,欢迎各位朋友关注点评,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内容

侃爷演唱会被吐槽像去米其林...
侃爷的演唱会曾遭遇吐槽,说其像去米其林吃白粥。这一评价看似奇特,实...
2025-07-14 12:39:56
原创 ...
李三万 摘要:甲午海战期间,北洋水师“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的表现历来...
2025-07-14 12:33:53
原创 ...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2025-07-14 12:33:51
原创 ...
实际上,安禄山到底为何造反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的现在想法就是基于后...
2025-07-14 12:3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武将排名榜,所以一般大家都是根据他...
2025-07-14 12:33:33
原创 ...
孝道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们对于孝道文化有着独...
2025-07-14 12:33:15
原创 ...
毛主席和朱德共称为“朱毛组合”,用毛主席的话来说,“朱毛”离了任何...
2025-07-14 12:33:04
原创 ...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值得探讨,要解答这个问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
2025-07-14 12:32:59
原创 ...
导读: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这句代表对爱情忠诚且...
2025-07-14 12: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7月11日-13日,202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第6站在陕西榆林进行,谢震业、葛曼棋、林雨薇等田坛名将悉...
原创 夏... 《朝代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
原创 古...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不少朋友肯定听过,它出自于唐代曹松《己亥岁》,意思是1个将帅的成功是牺牲千万...
原创 魏... 263年,魏国出动了十六万兵力伐蜀,分为三路大军,分别是镇西将军钟会率十余万,征西将军邓艾和雍州刺史...
原创 宋... 公元976年的一个深夜,大宋王朝的开国之君赵匡胤驾崩,终年50岁;随着他的驾崩,也为后世留下了“烛影...
湖湘汉韵,共庆马王堆汉墓完成考... 搜狐网湖南(文/左诗琪)2024年是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对汉文化的追寻在湖...
原创 他... 在开国将领中,论谁谁打仗最猛,武功最高,非上将许世友不可。 在少林寺习武8年,后成为国民革命军参加...
原创 驻... NO.458作者:潘文肖制图:听风者 驻藏大臣,全称“钦差驻藏办事大臣”,又称“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
原创 晚... “墙有风来壁有耳,被中行事外人知”说的就是皇室中一种重要的职业,就是我们口中的太监,这一特殊职业在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