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广汽菲克)破产。这一结果源于该公司长期资不抵债、持续亏损且无重整可能,其核心资产历经五次公开拍卖均流拍,最终由债权人委员会讨论后申请破产。
破产背景与原因
1. 长期经营困境
广汽菲克成立于2010年,由广汽集团与Stellantis集团(原FCA)合资组建,主要生产Jeep品牌车型。然而,自2018年起销量持续下滑,2021年销量仅2.01万辆,2022年上半年不足2000辆,同比暴跌85%。截至2022年9月,公司总资产73.22亿元,总负债81.1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110.8%,已明显资不抵债。
2. 产品与市场策略失误
Jeep品牌曾凭借国产车型在2017年达到22万辆年销量峰值,但随后因产品质量问题(如自由光烧机油事件)、更新迭代缓慢、品牌定位模糊等问题失去竞争力。2022年国产车型停产,仅依赖进口车维持,进一步加剧市场萎缩。
3. 合资双方分歧与战略调整
广汽集团与Stellantis在电动化转型、股权分配等问题上长期僵持。广汽集团将重心转向新能源(如广汽埃安),而Stellantis未能推动Jeep电动化进程,最终导致合资公司陷入僵局。2022年双方协商终止合资,广汽菲克进入破产程序。
破产影响与后续进展
1. 资产处置与债权人权益
广汽菲克核心资产(长沙工厂土地、厂房、设备)历经五次拍卖均流拍,最新起拍价降至12.26亿元仍无人问津,目前管理人正对接地方政府招商部门寻求意向企业。非核心资产已基本处置完毕,但债务总额高达81.13亿元,债权人(包括供应商、经销商)预计仅能按比例获得清偿。
2. 员工与经销商安置
广汽集团预留不超过2亿元专项费用用于员工安置,部分员工可能通过内部转岗分流,但一线工人去向仍未明确。经销商面临库存积压、保证金和返利无法收回等问题,部分已发起维权,但普通债权清偿优先级较低。
3. 车主售后困境
破产后Jeep国产车型配件供应严重短缺,部分配件价格飙升至原价的10倍以上,车主维修困难。尽管Stellantis承诺提供售后服务,但实际执行中仍存在配件延迟、网点缩减等问题,全国仅存数十家授权门店。
行业启示与未来展望
1. 合资模式挑战与转型压力
广汽菲克破产反映了传统合资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下面临的困境。中外双方在战略方向、资源投入上的分歧,以及对中国市场变化的应对迟缓,成为导致失败的关键因素。
2. Stellantis的在华策略调整
Stellantis宣布未来以进口方式运营Jeep品牌,并推进电动化产品引入,但具体计划尚未明确。同时,集团通过与零跑科技合作、调整管理层等举措,试图重塑在华竞争力。
3. 地方经济与产业整合
广汽菲克长沙工厂的闲置资产可能通过政府招商引入新投资者,但燃油车产线转型电动化需巨额投入,接盘难度较大。类似案例中,广汽埃安已接手广州工厂,而长沙工厂仍待盘活。
总结
广汽菲克破产是中国汽车行业合资模式调整的典型案例,其失败源于产品力不足、战略失误及股东分歧。这一事件不仅影响数万车主、经销商和员工,也为行业敲响警钟:在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中,企业需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平衡股东利益,方能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对于消费者而言,Jeep品牌的售后问题仍需Stellantis与广汽集团妥善解决,而行业观察者则期待看到更多合资企业通过创新与合作实现转型重生。
文章来源:网络,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仅供参考。
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烦请平台留言删除。
更多文章请进入下方按钮“往期文章”或“分类阅读”页面进行点击阅读。
上一篇:ETF复盘资讯|算力硬件股爆发,天孚通信飙涨超12%,新易盛再创新高!AI基础设施高景气,159363放量涨逾3%
下一篇:上市公司动态 | 巨化股份预计半年度净利同比增136%-155%,华工科技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42.43%-52.03%,大洋电机拟港交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