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怒批港险“七大坑”,事实还是抹黑?香港保险到底适合谁?
创始人
2025-07-09 00:25:52
0

在金融投资领域,争议与讨论从未停歇。“香港保险是精心设计的骗局。”经济学家郎咸平的犀利发言再次把香港保险推上了舆论场。在郎咸平看来,大部分香港保险隐藏着“七大坑”,包括7%的稳定回报难如登天、提前领取有损失、外汇管制等。

相关话题引发了保险人的激辩,有人认同其观点,认为揭示了港险的潜在风险;也有人质疑其动机,觉得这是对港险的抹黑。那么,这些所谓的“坑”究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还是被夸大的弊端?香港保险到底适合哪些人群?

经济学家“炮轰”港险

“在国内,让你购买港险的中介都是骗子。”在近期的一期视频中,郎咸平开场便对港险“火力全开”。其直言,拿到7%的稳健回报难如登天,比如,今年30岁投保,一定要活到100岁才能得到7%的稳健回报率。

在郎咸平看来,大部分香港保险精心设计的骗局背后,实际隐藏着七个大坑,具体包括:7%的稳定回报难如登天、提前退保损失大、不同产品收益差别大、疾病保险容易被拒赔、维权成本高昂、外汇管制、在内地签署的保单无效。

其近乎全面攻击的论断,在业内激起强烈反应。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很多保险自媒体也发视频质疑郎咸平本人的公信力,直言其只是一个“商人”。

可以看出,郎咸平的质疑基本涵盖了投保前、产品收益、投保后的理赔、资金去向等不同阶段,可以说是对香港保险进行了全盘否定。多位受访专家对此表示,郎咸平提到的关于香港保险七个问题中,有几个确实值得消费者注意,但部分为金融产品的普遍性问题,无需过度担心。

在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看来,关于外汇管制、提前领取有惩罚等属于金融市场的普遍性问题,而非仅存在于保险市场。余丰慧提到,香港的法律程序复杂,律师费用较高,维权成本较高;至于“提前退保损失首付”,这是许多长期金融产品的共同特点,体现了流动性与收益之间的权衡。

此外,有保险销售人士表示,类似“疾病保险容易被拒赔”“在内地签署无效”等质疑,也需要多角度分析,疾病保险的拒赔往往源于健康告知不实,而非保险公司刻意不赔;香港保险确实存在语言条款复杂、医疗定义差异等理解门槛,对信息识别能力要求较高。

对于郎咸平质疑保险代理人佣金高,精算视觉创始人牟剑群直言,香港保单的佣金、转介费过高,这是相较于当下内地保险已经执行“报行合一”之后的对比。把金融产品的佣金披露给公众,都会引发公众的抵触情绪。

如火如荼的市场

尽管争议声不断、无牌中介横行,但近两年香港保险的热度却居高不下。

“香港保险预期年化收益高达7%”“资产配置避风港”……这类极具诱惑力的宣传,让不少内地居民心动不已。

2024年,香港保险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长期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的新造保单保费为2198亿港元,同比激增21.4%。源自内地访客的新造保单保费为628亿港元,上升6.5%,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28.6%。相当于每3份新单中即有1份来自内地访客。

就在郎咸平怒批港险“有坑”前,香港保险市场刚刚经历了一波内地投保高峰。

“月底这几天,感受了一把天天有客户是何种忙碌,同事上午开完会,中午吃两口面包就去接客户安排下午签单了。”透过港险代理人欣欣(化名)的朋友圈,能明显感受到她的忙碌与收获。

这是因为7月1日起,香港保监局已将分红险演示利率上限从7%下调至6.5%。很多消费者去赶所谓的“末班车”。

如此调整背后,是因为香港保险过高的演示收益与实际可实现的回报之间存在差距。香港保监局执行董事(长期业务)吕愈国曾公开表示,近年业界在分红保单演示利率的竞争愈演愈烈,有个别保险公司以很高的预期回报作招徕,未有充分考虑分红保单当中非保证回报部分的波动性和风险,从而作出过于乐观的回报预测,导致有可能出现保险公司未能按规定确保投保人有合理机会获得预期非保证回报的情况。

火爆背后的风险

对于内地消费者来说,不仅要看到香港保险的高演示收益率,更要看到漫长的兑现周期以及市场波动风险。

余丰慧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确如郎咸平所言,“7%的稳定回报难如登天”这一点是正确的,香港保险的高收益部分主要是非保证分红,且需要长期持有才能实现较高回报率。

“分红收益本身就是不保证的,这一点客户在购买分红险的时候需要充分认知,并且参考这家保险公司过往的分红实现率与分红险经营理念。”牟剑群提示。

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香港保险部分产品设计较为复杂,消费者在选择时容易陷入“高收益陷阱”,尤其是在缺乏专业指导的情况下,盲目跟风购买可能带来巨大损失。他提到,香港分红储蓄险的收益结构中,仅有0.5%左右的保底利率,非保证部分也就是分红,是不确定的。

“有公司的部分产品表现确实不佳,也有部分公司连续多年分红实现率都非常不错,相信理性的客户在购买前一定会充分了解这家公司和这个产品的优劣势,客观选择。”牟剑群指出。

适配人群有门槛

事实上,香港保险存在较高的金融知识认知和资金门槛要求,主要面向特定人群,并不适合所有人。

“对任何保险配置都应基于实际需求,香港保险有其特定优势,但也存在适应性问题。”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指出,消费者应充分了解产品特性,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必要时咨询专业顾问。对没有跨境需求的普通消费者,不建议单纯为追求收益购买香港保险。香港保险的汇率风险、法律差异等额外成本可能抵消收益优势。建议优先考虑自身实际需求,而非被高收益宣传吸引。同时,内地保险市场已足够成熟,能满足大部分保障需求。

中国精算师胡宁宁也表示,香港保险不仅可以更好满足客户的财富增值需求,也可以灵活实现资产保全、财富传承、分散投资风险等,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但香港保险存在更高的金融知识认知和资金门槛要求,主要面向中产阶层、留学家庭、外贸企业主和高净值客户。香港保险实际上早已脱离了传统保单的局限性,集合了其他多种金融资产的优势。

在牟剑群看来,香港保险适合本来就有境外资金,或者有一定资金实力、过去一直都有在做适度多元资产配置的消费者。如果本身没有香港消费需求,没有必要单纯为了收益购买港险,这是因为维持境外银行账户的成本不低,甚至有一些纠纷维权的跨境成本。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暴跌56%!三星Q2业绩“崩了... 三星电子二季度业绩"腰斩"。 7月8日,三星电子发布了第二季度的业绩指引,公司预计二季度营业利润为4...
SpaceX估值据称在股票出售... 知情人士透露,SpaceX正在讨论筹集资金并出售内部股票的计划,交易对埃隆·马斯克旗下这家火箭和卫星...
深圳外资银行再添新成员 西班牙... 外资银行是深圳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在深圳筹建分行,深圳拟...
券商研报刷屏:“反内卷”! 【导读】券商密集发布研报聚焦“反内卷”主线 见习记者 舍梨 近期,“反内卷”政策密集出台,各行业纷纷...
股市必读:中微公司(68801... 截至2025年7月8日收盘,中微公司(688012)报收于184.5元,上涨2.19%,换手率0.9...
杭州银行:150亿元杭银转债完... 7月7日,杭州银行150亿元杭银转债完成市场化转股和摘牌。杭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该行资本补...
原创 九... 作 者 | 王润石(九卦金融圈专栏作家) 来 源 | 九卦金融圈 中小银行的价值主张应牢牢锚定 “...
上市公司动态 | 巨化股份预计... 重点要闻 巨化股份预计半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6%-155% 巨化股份(600160.SH)公告称,...
广汽菲克宣告破产 2025年7月8日,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广汽菲克)破产。...
围观近10家头部酒企股东大会后... 这些关乎行业未来的深度对话,释放出哪些关键信号? 文 | 范敏 2025年已行过半程,白酒行业在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