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推荐一个优秀的历史公众号,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关注
(上)乞活始末
西晋永嘉之乱二京倾覆,幽冀沦陷。中原士庶避难者约有两途,或入辽东,或徙江左。渡辽者慕容氏招怀抚御之,史称其立郡以统流人,推举贤才委以庶政,路有颂声①。过江暨迁于淮汉流域者为数尤伙。②侨立郡县,安土定居,生息休养,遂创东晋南朝二百七十年偏安之局。此皆流民之脱离乡里,卜居一方,而形成当地政治社会或文化势力者也。其不克迁徙者,则鸠合宗党,保聚险固,自治自卫,以图苟免于胡人或寇贼之难,如郗鉴苏峻庾衮皆是其例。中外时贤论述已详,无待细说。③抑又有一种流人,其背弃乡贯,转徙他方,与前者相似;而凭坚乘险,保守坞聚,又与后者仿佛。然既未能构成当地文化上或社会上之势力;复非暂求安全,以自治自卫为主。故与上述两种集团皆似同而实异,此则兹篇之所欲讨论者也。
《晋书》六三《李矩传》:
平阳人也。……属刘元海攻平阳,百姓奔走。矩素为乡人所爱,乃推为坞主。东屯荥阳,后移新郑。……及[荀]藩承制建行台,假矩荥阳太守。
同卷《郭默传》:
河内怀人。少微贱,以壮勇事太守裴整为督将。永嘉之乱默率遗众自为坞主,以渔舟抄东归行旅,积年遂致巨富。流人依附者渐众。抚循将士,甚得其欢心。
同卷《魏浚传》:
东郡东阿人也。寓居关中。……永嘉末与流人数百家东保河阴之硖石。时京邑荒俭,浚劫掠得谷麦献之怀帝。……及洛阳陷,屯于洛北石梁坞。抚养遗众,渐修军器。其附贼者皆先解喻,说大晋运数灵长,行已建立。归之者甚众。
附《浚族子该传》:
及刘曜攻洛阳……时杜预子尹为弘农太守,屯宜阳界一泉坞。……[该将马瞻]夜袭尹杀之,迎该据坞。坞人震惧,并服从之。乃与李矩郭默相结以距贼。荀藩即以该为武威将军,统城西雍凉人。
《晋书》八一《刘遐传》:
直天下大乱,遐为坞主。……遂壁于河济之间,贼不敢逼。
《晋书》六〇《阎鼎传》:
天水人也。……行豫州刺史事,屯许昌。……乃于密县间鸠聚西州流人数千。……司徒左长史刘畴在密为坞主。……以鼎有才用,且手握强兵,劝[荀]藩假鼎冠军将军豫州刺史。
《晋书》六二《祖逖传》:
流人坞主张平樊雅等在谯,[刘]演署平为豫州刺史,雅为谯郡太守。又有董瞻于武谢浮等十余部,众各数百,皆统属平。
《晋书》八一《桓宣传》:
时坞主张平自称豫州刺史,樊雅自号谯郡太守。各据一城,众数千人。……平雅遣军主簿随宣诣丞相府受节度。[元]帝皆加四品将军,即其所部,使扞御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