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具有争议的女性人物。作为一个女性,她不仅执掌了晚清帝国的权柄,而且在国家面临国力衰弱、积重难返、风雨飘摇的艰难时期,以其铁腕与变通,强撑着大清王朝不倒。她的统治时期,虽然饱受争议,但无疑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我搜集整理了众多慈禧太后的彩色老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她在不同场合的影像,包括大合影、湖里出行、扮演观音、雪后游园等,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组老照片吧!
颐和园排云殿前,慈禧太后与众人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崔玉贵、隆裕皇后、俊寿、德龄、慈禧太后本人、容龄、四格格、元大奶奶、莉莉(裕勋龄的女儿),以及裕庚夫人。
在颐和园的仁寿殿前,慈禧太后端坐于华丽的轿子之中。前方,两位大太监恭敬地侍立,右边的是李莲英,左边的则是崔玉贵。
根据清内务府档案的记载,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十六日慈禧计划进行颐和园北海照相活动,届时将乘坐平船,且不需要篷。在这次活动中,四格格将扮演善财童子,她需穿着莲花衣,并在下屋棚内换装。
李莲英则扮演韦驮,需配备韦陀盔及相应的戏服道具。三姑娘和五姑娘将扮演撑船的仙女,她们需穿戴渔家罩和素白色的衣服,并准备相应的戏服道具,颜色以红绿为宜。此外,船上还需准备两把船桨。命令花园预备带有竹叶的竹竿数十根,同时指派三顺负责在初八日前备齐所有所需物品。
在盛开的莲荷簇拥下,慈禧太后正扮演观音菩萨的形象,她的左侧是太监崔玉贵,右侧则是太监李莲英,两位都恭敬地侍立在一旁。背后,一块布景板描绘着葱郁的竹林,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宁静而幽深的氛围。
此刻的慈禧太后,头戴毗罗帽与五佛冠,显得庄重而神圣,她端坐在莲花座上,宛如观音菩萨降临。两位太监侍立左右,双手合十,两眼紧闭,虔诚地默念着佛号,整个场景充满了宗教的庄严与神圣。
在这张照片中,慈禧太后宛如观音菩萨般庄严神圣,一手握着净水瓶,另一手轻执竹叶枝,正在洒下象征着吉祥与福泽的甘露水。她左侧的女孩,是奕劻的四女儿,被称为四格格,她深得慈禧太后的宠爱与喜爱。而右侧,李莲英已经装扮成韦陀天尊的模样,与整个场景完美融合,共同营造了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
慈禧太后坐于莲花台上,宛如佛母般庄严。她的身旁,两位少女扮作仙女,一者手捧香炉,虔诚地散发着香气;另一者则小心翼翼地捧着佛经,仿佛正在为太后诵读。在这幅画面中,李莲英也融入其中,他扮演的韦陀天尊形象栩栩如生,仿佛真的降临于人间。
在颐和园的雪景中,一张照片定格了难忘的时刻。照片中,太监崔玉贵手持油纸伞,为慈禧太后遮挡着飘落的雪花。而一旁,御前女官裕德龄则细心地搀扶着慈禧,她的存在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在飘洒着细雪的颐和园,慈禧太后独自倚靠着一块太湖石,静静地欣赏着这银装素裹的美景。
在这两张珍贵的照片中,慈禧太后与四格格亲密地站在一起,她们的身后跟随着恭敬的太监和宫女。尽管慈禧太后已经年近七十,但她的精神依旧矍铄。画面中,她轻轻拽着树上覆盖着雪花的枝条,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她特有的生活情趣和从容姿态。
在飘雪的颐和园,两名年轻壮实的太监细心搀扶着慈禧太后,以防她在雪地中滑倒。慈禧太后气场强大,不怒自威,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太后对西方既恨又怕,故尝试通过夫人外交改善关系,这张照片即她与美国公使夫人萨婼·派克·康格的合影。
这些彩色老照片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慈禧太后的不同面貌,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个复杂而多元的历史人物。无论我们对她的评价如何,都应该尊重历史事实,以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她的功过是非。同时,这些照片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能够通过真实的影像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