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努尔哈赤起兵早期,经常靠自己开无双。】
努尔哈赤刚开始起兵那会儿,他手下的女真兵战斗力很差,就像是一帮临时凑起来的人,打仗时赢不赢很多时候都得靠他自己来力挽狂澜。
在玛尔墩战斗中,他带着400人去对付纳木张、沙木张,还有内申和湾吉干。进攻时,三辆战车中坏了两辆,这400人就只好躲在剩下的那辆好战车后面,明显胆怯了。
努尔哈赤没办法,只好亲自上阵,冲到离城墙不远的地方,大约就是一大步的距离,他箭术真好,嗖嗖几下就干掉了对方5个人。对面看来也是不行,死了5个人就吓得逃跑了。
【2,载沣访问德国。】
当载沣去德国访问时,因为他是光绪帝的兄弟,所以德皇特别安排了自己的弟弟来专门接待他,还带着他一起参观了皇家卫队。
【3,四十六。】
废太子胤礽的娃弘皙,在乾隆四年那会儿,动起了叛乱的念头。结果乾隆没费啥劲儿就把他给摆平了,还给他改名叫四十六,意思是笑话他呢。
这一年弘皙都46岁的人了,说白了就是:你这老家伙还想步你那不成器的老爹的后尘起兵谋反?在我眼里,你不过就是众多46岁的平庸之辈中的一个罢了。
【4,升级最快的皇贵妃。】
顺治帝特别喜欢的董鄂妃,短短1年里,就从进宫成了妃子,后来又升为了皇贵妃,整个清朝就她这么一位。
【5,载沣是个摸鱼上班的日子人。】
载沣以前总是掐着时间上下班,过着悠哉游哉的日子。清朝没了的时候,他回到家跟老婆讲:“这下可好了,我能在家好好抱抱儿子啦!”
听到声音,老婆伤心地哭了起来,她比他自己还要在意大清的情况。
【6,满清和大英的两国皇室交流。】
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和清朝的高层开始有了来往。到了爱德华七世葬礼时,清朝派了载涛去参加。但那时候清朝地位不高,只能跟暹罗的亲王和波斯的亲王一起坐在最后几排。
【7,维多利亚选夫婿的时候还真有人提过中国王子。】
有个笑话讲过,鸦片战争那会儿,道光帝得知维多利亚女王才二十多岁,竟然动了念头,想派个亲王去跟她联姻呢。
这个说法其实是有根据的,在一部讲述维多利亚的纪录片里,提到她挑选丈夫时,旁边有个女仆开玩笑说:“要不挑个中国王子算了。”
当然啦,维多利亚肯定不会去想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王子这事儿。
英国皇室偏爱德国人,不管是王子娶妻还是公主嫁人,只要德国那边有合适的人选,他们就喜欢挑德国人。
【8,宫里为啥养蝈蝈。】
朱瞻基爱养蝈蝈不假,其实康熙也喜欢养蝈蝈。
皇宫里养蝈蝈是为了讨个“天下各国都来朝拜”的好彩头,康熙皇帝还特意为它写了一首诗,题目叫《蝈蝈养到春末时》。
诗里头这样说:“秋天深了,烦人声响真讨厌,现在有锦囊来装它。过冬时在香阁里响,碰到春天就像美玉声。”
蝈蝈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络纬。
【9,广州十三行。】
广州的十三行在清朝时期掌控了对外贸易,直到鸦片战争打响之前,每年都能给朝廷赚回100多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他们因为自己赚得多,所以特别赞成清朝的封闭政策,还想尽办法不让外国人和朝廷打交道。
【10,女真是渔猎民族。】
女真族是个靠捕鱼打猎为生的民族,跟放牧没啥关系。后金刚开始的时候,主要靠的是重装步兵打仗,要到大漠南边的蒙古被征服后,才有了大规模的骑兵部队。
到了崇德年间,因为很多汉军加入了清军,清军就开始用上了火器这种新玩意儿,特别是大炮,在清军里变得非常重要。
到了崇祯末年,清军的火器队伍已经能和明军的火器队伍打得有来有回了。
【11,人类历史上第1次铁甲舰决战。】
甲午战争时,黄海上有场大战,这是从用风帆的船到有了铁甲舰之后,第一次那么多舰队一起打的大仗。
在风帆时代,常见的打法就是开炮互轰、撞船、跳上敌方船只,还有近身打接舷战。
怎么打铁甲舰的战斗,谁心里也没底——只要能取得胜利,那就是好办法。
因此在甲午战争那会儿,各国的海军都派人来观看战斗,琢磨着怎么对付铁甲舰。
【12,努尔哈赤是明朝官员造反。】
建州卫属于明朝的地盘,努尔哈赤是明朝建州卫的龙虎将军。
清朝入主中原,就像是安禄山叛乱的升级版,最终赢得了天下。
【13,朝鲜正祖李祘是乾隆粉。】
他曾这样说起乾隆皇帝:清朝皇上待我,真心不一般。……还听说他的气度和风范,绝对是个时代的豪杰,福气之大,也是千百年来少有的。
【14,朝鲜王国使团在清朝的时候可以到处转悠。】
清朝让朝鲜王国的使团可以在京城待上最多两个月,这期间,他们不仅能参观皇家的美丽花园,还可以去城外逛逛。
清朝政府还让他们去苏州和杭州那些地方。
清朝的想法很直接,就是想让使节团的人瞧一瞧大清帝国的热闹非凡,不比从前的明朝差,是个够格的老大国。
【15,清朝的皇子们学习安排的有多紧。】
六岁那年就得去上学了,从早上五点一直到下午三点,总共得上十个小时的课。
还有啊,上课时候得坐得端端正正的,别乱晃悠。就算是夏天再闷热,也别拿扇子扇风;冬天再寒冷,也别缩着脖子。
一年里他们只有5天假期,分别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皇上的生日以及他们自己的生辰。
学完了10个小时的文化课程,接下来就开始练习骑马、射箭、摔跤和格斗这些武艺了。
因此,当那些普通的八旗后代变得只会提着鸟笼、聊着大话时,满清的皇子们却仍然是既能文又能武。
【16,康熙皇帝有金鸡纳霜。】
在康熙年间,曹雪芹的祖上生了场大病。康熙皇帝听说后,连忙吩咐人从皇宫的仓库里拿出金鸡纳霜,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像八百里加急那样,急着往曹家送去。
【17,清朝太医院的大夫分四个等级。】
头等的是“御医”,总共才十三个人。在雍正和乾隆那会儿,他们的官位是七品,跟县令是一个等级的。
第二种级别叫做“吏目”,总共有二十六个人,其中八品和九品各有十三人。
第三种级别叫做“医士”,总共有二十个人,他们可以得到从九品的官衔和服饰。第四种级别则是“医生”,一共有三十人,他们没有官品。
头三个级别的大夫可以自己看病开药,而第四个级别就只能帮忙打下手,跟现在的助理医师差不多。
【18,黄太极的后妃。】
皇太极总共有“一位皇后和四位妃子”,她们全都是蒙古族人,并且都姓博尔济吉特,分别来自蒙古的科尔沁部和察哈尔部。
这些妃子们帮助拉拢了蒙古的科尔沁部和察哈尔部。
因此,到了皇太极那时候,他已经能调动全国军队去打明朝了,因为不用担心蒙古人从后面偷袭。
【19,结婚最早的皇帝。】
皇太极在8岁的时候就成家了,他是满清皇帝里最早结婚的一个。
【20,顺治的母亲?】
顺治的妈,13岁时就嫁给了皇太极,怀上顺治那年,她27岁了。
【21,《大清律例》。】
清朝在1912年结束,不过中国内地其实在1910年就不再使用《大清律例》了,这比清朝结束还提前了一年多。
在香港,《大清律例》一直到1971年才被取消掉。
【22,康熙的科学素养。】
康熙皇帝在位时非常爱好学,特别是对数学情有独钟,常让来华的传教士给他讲解西方的数学知识。
他也是中国头一个真正全面钻研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人。
【23,清朝有5个幼年登基的皇帝。】
顺治、康熙、同治、光绪还有溥仪,这些都是清朝很小就当上皇帝的娃娃皇帝,占了清朝皇帝总数的近四成。
这五位小皇帝都是在宫里由女人们带大的,但他们各自的能力有所不同。顺治和康熙两位特别出色,对统一国家起到了关键作用。
同治皇帝在慈禧的管教下,长大后大多时候都显得不太上进,处于一种比较悠闲懒散的状态。
光绪想努力一把,可惜能力有限。
溥仪刚坐上皇位没多久,清朝就被灭亡了。
【24,格兰特总统与李鸿章。】
美国总统格兰特不当总统后,去世界各地游玩了一圈,途中在天津碰见了李鸿章,他们俩还一块儿照了张相。
当格兰特来访时,李鸿章款待他的费用加起来超过了2万美元。
之后,总统格兰特为了表达谢意,给了李鸿章300美元,这事儿还上了报纸。
【25,李鸿章曾经在一次枪炮爆炸中遇险。】
1877年4月21日,李鸿章当时是正管着直隶的总督,他在天津那块儿检阅军队时,突然间遇到了火炮炸了,结果有四五十个人受了伤或者丢了命,就连他身边的助手也没能幸免。
【26,京师大学堂是一位状元主持建立的。】
1898年7月3日,光绪皇帝下令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管这个学堂的人叫孙家鼐,他是咸丰年间考中的状元,还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呢。
值得一提的是,这所学堂不仅教授中学课程,还教授西方学问,而且教西方学问的老师还获得了二品官帽上的顶戴花翎作为奖赏,这说明清朝当时对这所学校非常看重。
【27,清朝人的身体素质。】
在1900年那会儿,德国军队作为八国联军的一部分,在华北给当地人做了体检。结果让人惊讶,清朝人的个头和身子骨都挺棒,甚至比那时候的德国工人还要健壮。
因此,瓦德西元帅劝德皇威廉二世别再打算瓜分中国了。
【28,瓦德西元帅的预言。】
瓦德西觉得,就清朝那时候的情况来说,如果有人能把中国人团结起来,那这个民族肯定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让世界都为之震惊。
过了100多年再回头看,他当时的那个预测还挺靠谱的。
【29,“样式雷”。】
康熙在翻修紫禁城那三大殿时,碰到了一次上梁难题,梁怎么也上不去。这时,有个叫雷的工匠勇敢地站了出来,成功地把梁给架了上去。康熙见了特别开心,当场就赏了他一个七品官的职位。不仅如此,还让他和他的后代专门负责紫禁城、圆明园、颐和园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的设计和建造,这一干就是七代人。他们家族的设计思路在当时被人们叫做“样式雷”。
【30,“毕五”和“小刀刘”。】
这是两家在光绪年间很有名气的、做了上百年“净身”生意的老字号,它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皇宫提供太监。
“毕五”位于北长街的会计司胡同里,“小刀刘”呢,就在地安门外的方砖胡同。
按照规矩,他们会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往宫里送大约40名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