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王杨秀清是太平天国运动早期的重要领袖,位在众王之上,指挥太平军屡战屡胜,清军甚至一度以认为洪秀全是他编造出来的傀儡。即使是在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内部对他的评价依旧很高,“过去东王在世时,拓土开疆,犹有日辟百里之势,而今进寸退尺,战胜攻取,大逊于曩时”,甚至连洪秀全一手提拔的李秀成也认为“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民心佩服”。杨秀清文化程度不高,大致是文盲,他带着太平军打出一番局面情报工作起了很大作用。
根据清朝的情报记载,杨秀清本名嗣龙,是湖南衡州人,他的老爹杨大鹏就是因为传教伏法,所以挑大神传教是杨家的祖传手艺,杨秀清也把传教经验用在了情报工作中。他像传教一样吸收了大量情报人员,手段和过去会道门拉人头类似,那就是小恩小惠广撒网,“予以资本,遍洒多人,令其上下左右,各探四五百里,限日期回报。”清军抓获的太平军间谍卖命价格是“给我棉被一条,京钱一吊”,“贼人头目李姓给了我京钱四吊”,“应许给我顶戴”,“回去给我头目”甚至还有人为了攻城后许下的女子“期货”给太平军送情报。
这些太平军搜集的情报内容多种多样,查探道路、了解守军驻扎、调动情况,清军营盘特点甚至火药库位置等。为了核实情报,杨秀清还派出精干情报人员到清军营盘附近打探消息,湘军认为太平军喜欢以食物小贩为掩护打探清军情报。这些手段看似简单,却让清军不胜防。因为清朝中期以后军队纪律松弛,大部分绿营士兵要靠第二职业养活自己,清军的兵营就是自由市场。
杨秀清除了能组织大量间谍打探消息,更工作后太平军的保密工作,他结合传教工作和太平天国的特点形成了四大保密工作原则。第一,进营必盘查,太平军规定凡有兵士自远方而来,一定要先委派本营中机巧士兵远远仔细盘问其来自何处,隶属某军,本部统兵官姓名等信息。这是清朝会道门传教中是非常重要的法门。因为按照清朝严禁民间私自结社,一方面会道门的成员有严格的保密需要,另一方面会道门成员熟记切口、内情也是互相行方便的需要(比如青帮中人对上切口,就可以让帮内兄弟解决三天食宿)。
第二,观发,发型不合格的就是奸细。这条规定是太平天国独有的,因为太平军都剪掉了辫子、披散头发,奸细要剪辫子就等于不容于清朝。第三,禁议,敢私下里叽叽喳喳地话唠必杀。他规定在行军途中严禁“街头巷尾交头接耳,私谈议论”,违令者立斩不赦,杜绝有人泄露任何行军情报。
第四,颂经,背不出领导指示的就是叛徒。杨秀清以拜上帝教经文作为口令,无定制,无规律,每日都进行更改。他还让部下对士兵进行不定期的经文检查,要求是长官说出上一句,士兵必须达成下一句,做不到的人当奸细论处。除此之外杨秀清还给太平军士兵制作了路凭,作为对外活动的依据,在统治区内推广了门牌制度,和嘉庆皇帝比起来真正做到了“门禁森严”。
有优秀的情报工作为依托,杨秀清总是能料敌制胜,在被杀前让太平军几乎是所向无敌,积累了惊人的威望。杨秀清死后,太平军的情报工作逐渐败给了湘军系统,太平军也因此进入了灭亡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