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古迹遗址日,一支“考古”小分队来到了上海外滩……
创始人
2024-11-02 19:38:59
0

原标题:国际古迹遗址日,一支“考古”小分队来到了上海外滩……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当天,上海外滩出现一支特别的“考古”队:21位“考古者”在“上海城市考古”创始人、上海史研究人徐明的带领下,探访了外滩的老银行大楼和外滩源区域的建筑遗产

这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推出的“寻迹外滩背面”城市考古活动。为纪念《威尼斯宪章》发布60周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以“《威尼斯宪章》60周年与时代挑战”为主题,在全球范围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将目光投向了具有百年历史的上海外滩第二立面,以城市考古、遗产保护、城市更新等视角出发,推出“寻迹外滩背面”城市考古活动。

“考古”小分队 主办方提供

打卡国际宪章的最佳实践地

经历了100多年的演变,外滩区域的城市空间从单一的建筑风格渐渐多元化,但仍然保留了能够将它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底色和特点,充满了城市的历史记忆。

2021年9月,随着《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颁布实施,外滩区域迎来了新一轮的功能升级和空间更新,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力量,综合解决了民生、安全、保护、发展等多方面问题。如今的外滩已成为多元的工作和生活生态圈,为上海城市更新中的文物保护提供了样板。

一直以来,有关方面对外滩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利用,全流程都严格遵循着《威尼斯宪章》的精神,可以称得上是最佳实践案例。在国际古迹遗址日,通过城市漫步的方式,让更多大众看见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取得的成果,既是为展现中国在保护人类共同遗产上的自觉担当,也是为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关注和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中来,更好地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和文化记忆。

通过可触可感的考察和深入浅出的讲解,21位“考古者”作为城市主人们也更深切地意识到,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有效活化利用,对续写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意义。

寻迹外滩背面。主办方提供

见证东方华尔街的岁月流变

外滩不仅是上海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地标,更有着深厚的经济底蕴金融产业基因厚植,素有“东方华尔街”的美名。

此次“寻迹外滩背面”城市漫步带领公众探访了昔日 “华尔街”上的老银行大楼,其中有银行公会大楼、四明银行、兴业银行、垦业银行、礼和洋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礼和洋行、聚兴诚银行、大陆银行、东亚银行、四行储蓄会、正广和洋行、旗昌洋行等。徐明介绍:“这些大楼建造年代不同,风格多样,显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一系列切片,是公众了解外滩建筑历史变迁的一个快速切入口。”

走近位于九江路与江西中路转角处的原聚兴诚银行大楼,新古典主义的飞檐门罩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混搭风”颇有些出挑。

这样的“杂糅”正是与这座大楼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原聚兴诚银行大楼始建于1937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建,后于1983年至1988年进行加建。因这段特殊的建造经历,也让这幢大楼成了抗战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徐明指出,聚兴诚银行作为民族资本银行,见证了九江路近代金融建筑的发展历程对上海近代银行建筑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比如,窗槛墙上的回纹设计是银行建筑中最典型的花饰,“因回纹构成形式回环反复、延绵不断,从而被赋予‘富贵不断头’的寓意。”

放眼外滩其他银行的窗槛墙装饰,有简单利落的几何图案,也有几何复合繁复花饰,聚兴诚银行窗槛墙的花饰在其中并不逊色,且独树一帜。

无独有偶,位于四川中路与九江路转角的东亚大楼,自1926年建成起,一直用作东亚银行办公,它既见证了沪港两地金融合作、发展的历史事件,也见证了外滩纵深的金融聚集带的形成与发展。

位于北京东路与四川中路转角的沙美大楼,则命运多舛:大楼始建于1921年。初时,作为金融办公和公寓用途,后历经上海信托大楼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家机构与居民合用时期,在机构搬出、居民腾退后则进入空置期长达十五年。这栋带有巴洛克装饰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也在百年演变中发生了改变,最具特色的大部分弧形钢框大玻璃窗和水刷石饰面消失了。历经7年修缮,终于在2022年,建为历保的文物保护工程师通过风貌修复、重点保护部位修复、结构加固、机电更新等方式,全方位提升了大楼的性能与品质,让这栋见证着近代金融业发展从外资走向民族资本、记录着上海市民集体记忆与烟火气的老大楼重获新生,健康、优雅、精彩地迎接外滩的下一个百年。

参观过程中,人群里不时地爆发出“不可思议”的惊叹声和掌声,他们不仅被每一座历史建筑背后曲折的故事打动,更被文物修缮者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所折服。

城市漫步。主办方提供

解锁建筑遗产的阅读新方式

外滩汇集了上海近代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见证了上海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飞跃变迁。外滩由昔日的城郊逐渐发展成一个都市的核心功能区,它不断驱动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多元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助力上海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在新一轮城市更新规划中,关于建筑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又被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战略层面。如何充分发掘这些建筑承载的城市历史和文化记忆,让它们“活”在当下,为城市发展、生产和生活持续注入精彩的丰富内涵成为破题关键。近两年,上海在全力推动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同时,坚持文旅融合发展之道,把都市建筑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源,打造“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的都市旅游金名片。借此撬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实现更多元的文化互动,解锁建筑更多“打开方式”。

本次活动组织方、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专项基金将持续发挥“今古集”系列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活动品牌的影响力,将建筑遗产保护宣传与“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等上海文旅融合创新实践相结合,在“5·18国际博物馆日”“6·08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节点推出城市漫步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助力上海打造文旅融合样本城市。

相关内容

很难找到比这篇,更全的日照...
如果你是首次来日照,网红攻略看的眼花缭乱的,一直搞不明白威海到底应...
2025-08-22 00:44:08
暑期住宿市场展现多元活力:...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深度化特征,酒店与民宿作为住宿两...
2025-08-22 00:42:52
原创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说的是姜维北伐...
2025-08-22 00:37:25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秦始皇陵中真的有100吨水银吗?专家:看山上的石榴树就知道了 在中国古代,墓葬文化非常流行,当时大部...
原创 抗... 引言 《左传·宣公四年》中有云:“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抗日战争时期,怀着狼子野心的日军妄...
历史上的今天 | 《桃花扇》作... 孔尚任(1648年11月1日—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
原创 唐... 大唐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下令建造“尚父庙”(后更名武成王庙,简称武庙)。武成王庙...
原创 当... 二战之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互相博弈,相比之下,还是美国更占优势,在斯大林在位期间,二者还能够互...
原创 赵... 到现在,这件事到底有没有还存在争论。 具体细节的争论,主要是去其领禁兵之权,还是削弱地方藩镇。 从主...
《笼中王国》:“很会说话的漂亮... 《笼中王国: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美]路易斯·E.罗宾斯 著,翟洪霞 赵辰 译,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