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海底考古新发现,还原了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致远舰沉没的悲壮历史
创始人
2025-06-05 08:03:47
0

在1894年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中日黄海大海战中,北洋舰队虽然失败了,但是北洋舰队官兵们在与侵略者的殊死搏斗中表现出来的爱国斗志,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激励着后人为中华崛起而奋斗。在北洋舰队涌现出的众多英雄中,管带邓世昌和他所指挥的致远舰,无疑是这场战争中最耀眼夺目的一颗明星,其英雄壮举,光照千秋,举世敬仰。

黄海大海战打响后,致远舰在与日舰激烈交战中,挺身而出,主动保护中弹起火的旗舰定远舰,与日舰展开炮战,遭到日舰围攻。致远舰身中数弹,随时都会倾覆。当此危急关头,邓世昌对全舰官兵豪言道,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

!”

邓世昌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敢于决战。在生与死的面前,毅然放弃生的希望,驾驶致远舰奋力冲向敌舰,誓与敌人同归于尽。一百多年来,每每想到致远舰的这一冲,令多少热血男儿怒发冲冠,热血沸腾。这一冲,又令多少国人热泪长流,扼腕叹息。其壮举惊天地而泣鬼神,永载史册。

然而,遗憾的是致远舰终因受伤过重,没有达到在沉没之前撞击日舰,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目的,最终沉没于大海之中。

战后,围绕着致远舰究竟是如何沉没的,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被日舰吉野击中沉没的。其根据是有个日本人浅野正恭在他的《日清海战史》一书中写道:

“第一游击队与‘致远’战,‘致远’忽出阵冲突‘吉野’。”

有人由此推断,既然致远冲向吉野,吉野没有束手待毙的理由,必然会炮击致远,因此,致远是被吉野击中沉没的。此种说法,表面看来似乎有一定道理。然而,对此说法,吉野舰都不好意思往自己脸上贴金。

吉野舰长海军大佐河原要一在战后给上级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下午1时5分,本舰(吉野舰)与‘扬威’及‘超勇’相距1600米时,精确命中两舰,看到‘超勇’燃起大火。1时8分,敌炮弹击中我主甲板后部,起火,立即扑灭之。当时,浅尾少尉、牛岛四等水手战死,负伤者9人。彼我相向而过,渐次离远。”

报告中对吉野击中北洋扬威、超勇非但毫不隐讳,且有洋洋得意之态。日本人不傻,他们知道击沉致远舰这是大功一件,是今后升官进爵的资本,焉能不大肆吹嘘一番呢。可是,报告中却只字未提其击中或击沉致远舰。为什么不提呢?因为根本就没有发生这样的事。就算河原要一脸皮再厚,他也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现场还有无数双眼睛,包括外国人的眼睛在看着呢。

对于日本人浅野正恭的这种说法,英国人并不认同。因为在海战现场附近,有英国军舰在观战。作为亲眼目睹这场海战的英国人来说,他们对战场的有些情况看得还是比较清楚的。英国人在战后的报告中写道:

“日舰第一游击队见致远舰奋然挺进,便以群炮萃于致远,连连轰击。有数颗榴弹同时命中致远水线,致使其舷旁鱼雷发射管内一枚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最终舰首下沉。”

英国人认为,致远舰不是吉野击沉的,而是日舰炮弹击中致远舰,引爆了致远舰鱼雷发射管里面的鱼雷。爆炸造成致远舰右舷倾斜,最终舰艏下沉。换言之,致远舰不是日舰直接击沉的,而是由于自身携带的鱼雷被引爆后炸沉的。自己的鱼雷把自己的舰艇炸沉了,这事无论如何也让人心里感到十分窝火。后来,英国人的这个说法被史学界普遍接受,成为定论。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黄海大海战明明发生在中国,而与此有关的结论却都来自外国。那么,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吗?大海茫茫,低首无言。时光流逝,已过百年。就这样,致远舰静静地在海底沉寂了一百多年,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其实,作为后人不是不想去探究历史,搞清真相,而是由于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心有而力不足。这就使得一百多年来在致远舰如何沉没的问题上,更显扑朔迷离,充满疑惑。

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证明,考古往往会发现历史真相,甚至改变已有结论。对于致远舰会不会也是这样呢?一切结论都应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正像伟人说得那样,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不深入到海底,走近致远舰,进行实地考察,就无法还原当时海战的状况,也就无法给致远舰一个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可是,无数人期盼的这一天会在什么时候到来呢?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始终没有忘记为国捐躯的北洋英烈和沉没海底的致远舰,有关部门曾多次组织打捞致远舰,可是由于条件的限制,都没有取得成功,甚至还有人为此献出了生命。

转眼一百多年过去了,距离那场让人心痛的甲午海战已有两个甲子了。时光默默流逝,历史滚滚向前,中国的神速进步早已与百年前的旧中国有了天壤之别。中国的全面发展令世界瞩目,更令敌对势力胆寒。正值国家强盛之时,更不应该忘记中华民族苦难屈辱的历史,不应该忘记那些血洒疆场的先烈。以史为鉴,方可知兴替。了解甲午海战那段历史,对全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有裨益。

在漫长的等待中,深入海底考察研究致远舰的时机终于到来了。自2013年以来,国家考古部门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其中包括了对致远舰的海底调查。几年来,考古人员经过大量认真细致的打捞工作,取得了丰硕的具有突破性的成果,解开了许多谜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考古专家们在对沉舰进行研究时,发现了致远舰上已经装上了鱼雷的发射管。也就是说,考古人员在水下发现的鱼雷装在发射管里并没有爆炸。这说明了什么呢?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说明致远舰根本就不是像英国人说得那样,是致远舰上的鱼雷把致远舰炸沉的。在战场远处观战的英国人,把致远舰锅炉的爆炸当做鱼雷爆炸,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致远舰上的鱼雷静静地安卧在鱼雷发射管里一百多年,何来爆炸一说?

第二,鱼雷安放在鱼雷管里就是准备打击敌舰的,这说明邓世昌指挥着安放好鱼雷的致远舰冲向日舰本队,不仅仅是简单的去撞击日舰,而是要加速马力靠近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尽量缩短与日舰的距离,然后发射鱼雷,击沉旗舰。这才是致远舰鱼雷发射管里装上鱼雷,奋力冲向日舰的最终目的。如果发射鱼雷没有击中日舰,接下来就会直接撞击日舰,与日舰同归于尽。

可以说,这次海底考古的成效非常显著,颠覆了过去的某些认知,还原了历史的真实。什么日本人的吉野炸沉致远舰、英国人的致远舰自己炸沉了自己,误导了世人上百年,现在统统可以闭上嘴巴了。同时证明,邓世昌绝不是像某些人说得那样,耍个人英雄主义,一味蛮干,不应该用致远舰去撞击日舰。那些泼在邓世昌身上的污水,都被考古新成果洗刷干净了。考古工作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果摆在那里,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可以以此告慰北洋英烈了。这一切归功于考古工作者,他们居功至伟,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相关内容

梧桐市集“迎白露” 共赴传...
9月7日晚,以“秋高气爽迎白露,万人共‘煮’丰收季”为主题的精彩活...
2025-09-09 13:03:15
原创 ...
导读:曾经火爆的旋转小火锅,为何如今门庭冷落?5大痛点直击内心! ...
2025-09-09 13:01:11
四川九寨沟黄龙怎么玩不踩坑...
四川,这片被誉为"天府之国"的神奇土地,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以其得天...
2025-09-09 13:00:43
四川六天五晚旅游攻略:四川...
四川,这片被誉为"天府之国"的神奇土地,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以其得天...
2025-09-09 12:59:07
四川亲子游攻略!四川六天五...
四川,这片被誉为"天府之国"的神奇土地,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
2025-09-09 12:58:27
世预赛非洲区:几内亚vs阿...
当地时间2025年9月8日,摩洛哥,世预赛非洲区:几内亚vs阿尔及...
2025-09-09 12:58:08
张家界双人游五天四晚行程旅...
2025张家界五日游:仙境之旅 2025年的初夏,我终于踏上了向往...
2025-09-09 12:55:14
西北七天六晚旅游注意事项,...
《2025西北秘境之旅:七天穿越时空的奇幻旅程》 在中国西北的辽阔...
2025-09-09 12:53:43

热门资讯

原创 庞... 作为中军主将,庞统为何会死在落凤坡?幕后凶手其实是刘备!张任只是工具人!那么刘备和庞统之间到底发生了...
原创 1... 这是一篇探讨沙俄帝国如何在外部战争中因内部问题崩溃的文章,下面是我对其进行改写后的版本,细节上有所补...
原创 如... 《水浒传》中,晁盖之死可谓是一种无法挽回的遗憾。失去了晁盖之后,梁山再也没有人能够与宋江抗衡,这也让...
原创 史... “金吕布,银马超。”这两句话,广为流传,但也无从考证其来源。究竟这里的“三国”指的是《三国志》还是《...
原创 与... 按照现代的历史叙述方式,中华文明似乎很难与西方文明相提并论,至少在表面上如此。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中...
原创 为... 为什么日本女性穿着和服而不选择内衣? 和服背后的那个小袋子究竟是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回顾和服的起...
原创 朱... 说到朱元璋,那可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从家贫几乎要饿死,到后来剃了头发当和尚,再到后来打天下,那可是一...
原创 赵... 引言 三国时期的赵云,是赫赫有名的将领之一,作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他以非凡的勇气、智谋和战斗力在历...
原创 慈... 慈禧,这个名字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熟知且具争议性的女性之一。她以其一生的选择与行为,深刻影响了清朝...
原创 1... 1949年,随着我国解放军的步伐不断推进,国民党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解放军先后解放了北京、天津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