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孔子的直系后人衍圣公:世袭继承880年,为何多是“墙头草”?
创始人
2025-06-04 16:03:12
0

孔子在中国封建社会被尊称为“孔圣”,在封建社会甚至现代社会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不少书院都有孔子的画像,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亚洲国家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在封建统治者那里得到尊崇,就是民间也对孔子很尊重。

然而对于孔子的直系后人衍圣公,民间却认为其虽系孔子之嫡系,却未有孔子之风骨,对其奴颜媚骨,嗤之以鼻,也难怪老百姓,因为孔子后人衍圣公糟糕的表现也实在令人吐槽。

衍圣公其实是一种职位。汉高祖十二年刘邦封孔子的第8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这个职位就是掌管全国祭祀,侍奉皇帝拜天。从此这个职位一直由孔子的直系子孙世袭继承,后面经历过各种朝代变迁,出现各种嫡裔封号。

到了宋至和二年,宋仁宗封孔子后人孙宗愿为衍圣公,从此这个封号便被固定下,从公元1055年到1935年一共经历了880年,经历“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真可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朝廷”。

为什么封建统治者一直“尊孔”

这大概涉及到孔子思想前后的变革问题。早期孔子主张儒家复古,要求克己复礼,反对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压迫人民,曾用“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告诫统治者。

《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路过泰山,见到一个妇女在墓前哭泣,便派子路问她,她说我的舅舅死在老虎嘴里,我的丈夫也死在老虎嘴里,现在我的儿子又命丧于老虎,便问:“为什么不搬走啊”,这位妇女说:这里没有苛政啊。

后来继承孔子之大思想的孟子更是推陈出新,提出民众有反抗和推翻统治者的权利。这些说明早期的孔孟思想其实是比较中庸的,既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同时也反对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剥削劳动人民。正是如此,朱元璋对孟子深恶痛绝,将其清出孔庙。

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学”被汉武帝采纳后,变革后的儒学思想已经沦为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后期的儒学更是把“三纲五常”上升为伦理和道德规范,反对封建社会的各种变革。后期的南宋的朱熹通过《四书》进一步对孔孟儒学作了改革,进一步适应封建统治者需要。

封建统治为维护其统治必然尊孔,当然也会重用孔家的后人,所以不论朝代如何改变,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君臣关系、愚忠等维护统治的舆论工具却不会变,而且越到封建后期,更是大力推崇孔子思想。衍圣公这个职位的品级也是步步高升,从汉武帝时期一个八品官阶上升到清朝的正一品官阶,他们甚至可以走皇帝专有的御道,兴建除了皇宫之外最辉煌的建筑。

衍圣公在朝代变迁中表现:墙头草两面倒

靖康二年(1127年)大金挥灭亡北宋,那些没有逃走的北宋衍圣公府的孔子后人被金兵抓住后,纷纷投靠金朝,丝毫不顾忌北宋曾给他们礼遇,而大金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也大力拉拢文人,册封这些投靠的孔子后人。

后来金兵南犯,岳飞率军抗金,形成了大金和南宋并立的形势,后来蒙古在北方逐渐强大,蚕食了大金的部分领土,在中国形成了金、蒙古、南宋三个朝廷并列的局面。

在三个朝代中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衍圣公,形成历史上出名的南衍圣公和北衍圣公,后来元朝统一中国,南北两宗需要合并,于是原来分裂的两宗为了争夺唯一的衍圣公头衔和官位而大打出手,气得元世祖忽必烈一度撤销衍圣公这个封号。

因此可见担任衍圣公的孔子后人在金、北宋、南宋、元初的表现确实相当糟糕。当外敌入侵,这些以圣者自居的衍圣公见风使舵,没有一点抵抗意志,完全丧失气节,真是墙头草两面倒,谁上台,我就拥护谁。

我们再来看看在元明交替的时候的衍圣公的表现。元末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元朝统治已经被动摇,孔子的五十五代孙衍圣公向元顺帝建议坚决迅速地镇压红巾军起义,而当红巾军起义取得胜利、朱元璋当上皇帝的时候,这位衍圣公马上派自己的儿子去南京拜见朱元璋,寻求庇护和官职,朱元璋很是看不起这些孔子后人,在朝堂上训斥一番。

回来后,这位衍圣公恬不知耻地把朱元璋训斥雕刻成碑,立于府门之内,每日亲自叩拜。消息传到朝廷,朱元璋龙心大悦,马上承认衍圣公的封号而且赏赐良田千顷。不得不说这位衍圣公为了功名,确实把奴颜媚骨和“大丈夫能屈能伸”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下清军入关时候衍圣公的表现如何。清军入关,全国掀起来轰轰烈烈的抗清斗争,然后清军迅速剿灭了各地反抗斗争,清军入主中原已不可阻挡。当时衍圣公清晰地判断到形势,立即写了一篇《初进表文》,表示坚决拥护清军入关,拥护顺治帝即位。顺治帝登基后立即投桃报李,承认他的衍圣公封爵。不得不说衍圣公在政治上从来没有立场,谁上台就拥护谁,毫无气节可言。

不仅在封建社会衍圣公表现令民间有骨气的文人和百姓所不齿,就是在近代衍圣公也给孔子抹黑。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在北京宣布称帝,推翻共和,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带头吹捧袁世凯登基,而袁世凯为表彰他拥护登基之功,承认他的衍圣公称号并加郡王头衔。后来的“张勋复辟”,孔府电贺,称张勋复辟为“普天同庆之事”。

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的时候,山东曲阜孔庙贴出布告,公然拥护蒋介石的杀戮行为。最可恨的是1937年抗战爆发后,日军在中国领土上大肆烧杀抢掠,孔子第77世孙孔德成居然打出“江川珠泗源流合,况是同州岂异人”口号,被国人痛骂。

孔子被民间尊崇,是因为孔子有相对独立的知识分子立场,对社会有明确的批判态度,而孔子后人却依附于皇权,积极维护皇权统治,没有丝毫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思想和举动,在面对封建社会已经衰亡的历史趋势下仍然顽固地坚守封建社会那一套,在面临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时候,不能舍生取义,所以历代衍圣公才会被民间所不齿。

作为最后一代的衍圣公孔德成随着蒋介石在大陆的溃败而逃到台湾,衍圣公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终于落下帷幕。

其实中国历史上不乏有骨气有气节的文人。南宋文天祥抵抗元军失败被俘后,坚贞不屈,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陈毅在梅岭被困三天决心以命取义,留下“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不怕牺牲的革命者形象。与他们相比衍圣公之类确实沦为苟且偷生之徒,难怪衍圣公在网友眼中如此不堪!

其实对待儒学,我们要本着“汲取精华,去除糟粕”的态度。儒学在早期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其倡导平等和谐中庸的处世态度值得借鉴。

儒学思想也影响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可以说中华民族文化其实就是一部儒学思想化发展的历史,儒学思想也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每年举行孔子大会,甚至在各国创办的孔子大学,就是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构建和谐、公正的国际关系,挑战西方的“零和游戏”风格,这对于弘扬新型平等,互相包容的国际关系有重要意义。

“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是民间对于那些历史上衍圣公的嘲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做有利百姓的事情,才会被人民所称颂,才会流芳百世。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在古代有一种专门用于形容退休官员返回故乡的说法,称为“告...
2025-09-06 13:03:53
原创 ...
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众多的汉奸们为了一己私利,甘愿...
2025-09-06 13:0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形象广为人知,这一场景也成为了许...
2025-09-06 13:03:20
原创 ...
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重要性的朝代,却在很多历史文献中未能得...
2025-09-06 13:03:08
原创 ...
东汉末年,汉献帝在朝廷中并无实权,他的权力被董卓、李傕、曹操等一系...
2025-09-06 13:02:48
原创 ...
中国有一个古老而深厚的名称,称为“华夏”。这个词汇不仅是对一个地理...
2025-09-06 13:02:40
原创 ...
前言: 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九月的某个午后,岷王朱楩正在...
2025-09-06 13:02:38
原创 ...
瓦岗军的五虎将中,单雄信这一人物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奇怪的是,《旧...
2025-09-06 13:02:30
2025 湖北旅游及襄阳旅...
一、行业发展现状 1.1 湖北旅游市场全景扫描 近年来,湖北旅游业...
2025-09-06 12:51:13

热门资讯

原创 五... 《秦燕争霸》这一单元的名字中,“燕”指的是慕容氏的前燕,而“秦”则是苻氏的前秦。我们此前已经通过八回...
原创 一... 秦朝与隋朝都终结了国家的四分五裂局面,开创了大一统的先声。这些伟大的成就本应受到高度赞扬,然而实际情...
新疆姑娘组多民族“主播团”:博... 成都5月18日电 题:新疆姑娘组多民族“主播团”:博物馆寻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 记者 贺劭清 “在...
原创 最... 1949年寒冷的冬季,蒋介石在登机前,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一眼那片他曾深耕的大陆。第二次国共内战的惨败,...
汉宣帝一共六子,汉元帝昏庸无能... 汉宣帝刘洵(刘病已),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创造了“孝宣之治”,完成武帝未...
原创 朝... 抗战胜利后,国内的局势依旧不稳,尤其是在东北地区,关东军在这里经营多年,也是顽抗到最后的日军部队。 ...
原创 雅...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我们最新的文章,还能便于与我们...
原创 清... 从某种角度来看,许多现象和事件科学是无法完全解释的。例如运气这一概念,虽然它无法被精确捉摸和量化,但...
原创 如... 随着诸葛亮的去世,魏延在丞相的“安排”下,在三声“谁敢杀我!”的怒吼后,被马岱一刀斩杀。作为蜀国后期...
西域都护府博物馆今日在新疆轮台... 5月18日,西域都护府博物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西域都护府历史文化园开馆。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