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诗句概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武将们最根本的愿望,他们希望可以赢得君王的信任,为自己的国家和百姓带来安宁。
“谥号”可以最大程度地概括臣子们的功绩和能力,历朝历代的臣子都希望自己的谥号可以名流千古,受人崇敬。文官的谥号有:文、文正、文忠等等。武官的谥号有:武忠、武勇等等。
文官和武官的谥号有许多,甚至很多谥号都存在争议,但是在武官中,最高的谥号应该是:封狼居胥。“封狼居胥”是成就,但是这个成就,也不妨成为一种别样的谥号。
霍去病的出生
历史上能到达“封狼居胥”的人少之又少,甚至在中华五千年里,只有五个人可以达到这个词语。这五个人分别是:窦宪、李靖、蓝玉、朱棣和霍去病,其中霍去病便是“封狼居胥”的“创始人”。
打通河西走廊,斩下“祁山”、“焉山”,俘获单于直系,这便是霍去病斩获的战绩,而他的年纪还只是刚到及冠之年,如此的年纪和宏伟的战绩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许多人面对着巨大的名望和利益,往往都会背弃自己的原则,逐渐变得狂妄和傲慢,但是霍去病没有,身负西汉重望的他一直都是忠于汉武帝的,而归其根本是因为霍去病的出生之因。
霍去病的父亲是平阳县的一个小吏,名叫霍仲儒。霍仲儒与平阳公主府邸的一个女仆私通,生下霍去病。对于霍仲儒而言,私通女仆的这种关系,让他无法启齿,所以霍去病只能以一个私生子的身份出生。
如此的父子关系,使得霍去病和霍仲儒的父子感情并不是很好,而且霍去病早年并不知道霍仲儒便是他的父亲,霍仲儒从霍去病生下来之后,也没有一天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一个失去了父亲庇佑的孩子,必然会受到同班们的欺辱,成为“恶霸”的众矢之的,可霍去病依然可以在不完美的童年中领悟到了一个道理。
君臣生隙
面对强大的人需要投其所好,即便是汉武帝也是如此,霍去病在幼年期间,已经懂得何为忠君之道。
霍去病的幼年是不完美的,但是幸得还有自己的亲戚帮衬。卫子夫在元狩年间被封皇后,其弟卫青在边境屡立战功,而他们与霍去病的关系可不简单,卫子夫是其姨,卫青是其舅舅。
霍去病也慢慢地走向了上流阶级,甚至成为了汉武帝的门生。尽管霍去病身份逐渐高贵,可他依然没有骄傲,他选择了谦逊,跟随卫青镇守边境,在军营中风餐露宿,抛去锦衣玉食。
年轻、强大、谦逊这种种的特点,使得霍去病在边界和中原地区都有着极大的名望。一来手握庞大的边军,镇守边境,二来深受朝中臣子和百姓的崇拜,如此一来,汉武帝便寝食难安了。
宋朝的冗兵,看似是为了皇帝的利益,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没有理由。汉武帝和赵匡胤都在害怕一件事情:功高盖主,一旦臣子的名望可以超越皇帝,那皇帝的权利必然会受到影响。
如此一来,霍去病便成为了汉武帝心上的病,是割舍还是放纵,汉武帝一时间也无法定夺,一来是因为边境少不了霍去病,二来不能显得自己太小气,三来是霍去病如此年轻就有巅峰的威望。
综上三点,汉武帝急需一个完美的办法解决这个心头病。于是乎在酝酿中诞生了——十车肉试中心。
忠君之道
自古以来行军之道便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被没有开拔的军队,也更不会有胜利到来,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十分重视后勤的粮食供给。
霍去病身为“常胜将军”,是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的,可为什么在《史记》中霍去病却是一个不会体恤下属的将领呢?
在霍去病的一次出征中,汉武帝罕见的赏赐了霍去病十车肉,并且特意嘱咐,甚至是命令霍去病,这十车肉只能由他独享。
这看似是赏赐,实际上有着杀人诛心的试探。在汉武帝的赏赐中,有一道特别注释的命令“独食”,这一道命令对于刚要出征的霍去病是摆在眼前的阳谋和试探。
解析一下“独食”这一阳谋:霍去病刚要开拔出征,便收到大批粮食,这对于即将出征的士兵而言肯定是如虎添翼的举措,毕竟在边境的生活是没有任何奢望可以品尝到肉的。
士兵们每天都需要吃着干巴无味的糙粮和耐久以保存的干粮,如此的边境条件,使得士兵们无比期望行军时可以有大批肉食,而就在此时他们的期望成真,但是也没有完全成真。
他们心心念念的肉食都是汉武帝赏赐给霍去病的,也并不敢有任何非议。不过以他们对霍去病的了解,认为霍去病是不会吝啬这些肉食的,可他们又猜错了。
汉武帝的赏赐必须由霍去病“独食”,士兵们遇到种种的愿望落空,变得不解又不甘心。霍去病面对士兵的不满,并没有在意,因为他懂得这十车肉是一个试探,是阳谋。
如果霍去病为平息士兵的不满而分发肉食,那便是违背皇命,由此便可以看得出霍去病的忠诚是不足够的。
或者霍去病将全部肉食据为己有,慢慢享用,那便可以得知霍去病心中的野心不小,那么忠诚便值得怀疑。
在这样的两难之下,霍去病发挥了他的忠君之道。霍去病命人将十车受赏肉,全部囤积在一起,既不自己“独食”,也不分发给下属,如此一来便将自己抹黑了。
霍去病的“屯肉”让他在别人的印象增添了一项特点:吝啬。这样的抹黑自己,使得原本在汉朝群众心里完美的“冠军侯”有了些许瑕疵。
汉武帝得知霍去病的举措十分满意,特意为他建造了奢华的府邸,但被霍去病以“匈奴未绝,何以为家,以何为家?”婉拒汉武帝的赏赐,如此一来,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戒心就此无痕迹。
霍去病用自己的忠君之道,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可惜天妒英才。虚岁二十四、征战仅七年的霍去病在元狩六年去世,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汉武帝十分震惊,久久不能缓过来。
面对这个自己得意门生的去世,汉武帝十分的悲伤,随后派遣边境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阵型,并且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神似祁连山的样子以此来宣扬他的功绩,最后加谥景桓侯。
直到霍去病去世26年后巫蛊之祸,大将卫青一族无一人幸免,皆因此惨遭处置,世人也才真正恍然大悟,皇帝的试探和猜忌对他们究竟多么致命,霍去病在表明忠心的同时,也真正的保全了自己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