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下嫁,叔嫂相恋?揭秘孝庄下嫁多尔衮真实情况
创始人
2024-06-28 19:37:05
0

原标题:太后下嫁,叔嫂相恋?揭秘孝庄下嫁多尔衮真实情况

1650年12月,大清帝国开国枭雄摄政王多尔衮猝然离世,年仅39岁。他生前没能做皇帝,死后孝庄皇太后决定满足他生前的愿望,令顺治皇帝下诏追尊多尔袞为义皇帝,庙号成宗。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

就在多尔衮去世后不到四十天,顺治皇帝就以多尔衮生前私做龙袍的谋逆大罪,削去了他的义皇帝爵位,财产也都悉数没收国库。并且把刚刚下葬不久的多尔衮,从坟墓里挖出来用棍子打鞭子抽,砍下脑袋暴尸示众。多尔衮生前到底干了什么,让顺治皇帝对他如此的怀恨在心,以至于以如此残暴的手段对待呢?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

各种猜测传遍了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太后曾经下嫁绐多尔衮,这让顺治一直怀恨在心,所以才以如此的手段进行报复。皇帝的女儿出嫁,我们都管她叫下嫁,但是皇帝的母亲皇太后,她是万民敬仰的国母,她怎么能跟下嫁扯上关系呢?这在素有文明礼仪之邦的中华古国的历史上那算是千古奇闻了。那么确有其事吗?

按史料记载,顺治皇帝的帝位是多尔衮拥立的,作为回报,顺治皇帝封多尔衮为摄政王,后续不断加封直至皇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是孝庄太后假借皇帝的名义,加封给多尔衮的最高称谓了。多尔衮和顺治皇帝之间的权利斗争十分严重。

当时为了安抚住多尔衮,孝庄太后以皇帝的名义不断地给他加封尊号,用以为多尔衮歌功颂德,也正是这个封号让人们开始猜测,多尔衮和孝庄太后是不是有着亲密的关系。

姜尚

尊称皇父摄政王这件事是否符合史实。关键看皇父这个称谓是什么意思。对于皇父摄政王这个称谓的看法,史学家表示:在古代,也有生母并没有嫁给他人,但是要称其他人为父的现象。比如西周时期的姜子牙,名为尚,周武王就尊称姜子牙为尚父。秦始皇尊称吕不韦为相父。

有个著名史学家叫孟森,他研究以后认为皇父这个称呼,并不能说明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是真实的。他认为就像古代的尚父仲父相父,这些称呼一样,这是国君对劳苦功高的重臣的一种尊称,并不能由此说皇父摄政王就证明是太后下嫁的确凿证据。

多尔衮去世之后顺治帝非常地心痛,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哀悼仪式。孝庄太后命顺治帝下诏追封多尔衮为义皇帝,庙号成宗。也正是这个做法,让大家加深了对手太后下嫁多尔衮的这种猜测。如果太后真的下嫁,那么顺治帝把多尔袞的尸体从坟墓中拖出来鞭打,她为什么没有制止呢?

长久以来太后下嫁之说传遍民间,各种野史著作作纷纷出炉,专家学者们也是各执一词。还有的人在历史文献当中去寻找相关的证据,来印证这一点。那么孝庄太后是不是真的曾经下嫁过多尔衮呢?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人们从历史文献当中发现了一些关于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大婚的证据。有一本书名叫《清宫八大疑案》,书史记述了明代著名诗人张煌言的一首诗《建夷宫词》,诗里是这么说的: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结合着年代以及事件发生的背景,人们断定诗中所说的太后婚,这个太后就是孝庄太后。张煌言为什么要写慈宁宫里烂盈门,大礼恭逢太后婚这样的话呢?张煌言是浙江宁波人,抗清名将。后来兵败被俘誓不降清,惨遭杀害,他的许多诗文都表明反清复明志向。

张煌言(1620~1664)

顺治七年正月,多尔衮娶了肃亲王豪格的遗孀,是孝庄的妹妹,也许就这样以讹传讹。张煌言听说后就信手写入了诗中,可能张煌言是反清将士他很有可能会歪曲事实。利用孝庄妹妹大婚来借题发挥顺手写了这首诗,以此来讥讽贬斥清宫,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清代著名史学家蒋良骐在他所著的《东华录》里面提到《议摄政王多尔衮罪状之文》,里面有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的记载。同时朝鲜的著名历史文献《李朝大王实录》当中,也有相同的记载。

东华录

但是到后来修编的《清世宗实录》里又删掉了这句话。其中亲到皇宫内院这句话最引人注目,也最容易让人产生联想。这说明多尔衮到过皇宫内院,但是后来把这句话删掉了,恰恰就说明事有隐情。

蒋良骐的著作《东华录》中提到了亲到皇宫内院之说,那么到皇宫内院是指到的沈阳的皇宫内院,还是北京紫禁城的皇宫內院呢。没有提到。而多尔衮是到皇宫内院,而不是住皇宫内院,那么到皇宫内院就说明太后下嫁给多尔衮了吗?《东华录》中所谓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的说法,极有可能是指孝庄与多尔衮相恋的事实。

孝庄太后与多尔衮关系暧昧,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即使是两人关系暧昧,也不等于太后下嫁了。此外还有专家指出,太后如果是真的下嫁了,那么多尔衮到皇宫內院也就名正言顺了。可这后来还成了多尔衮的一条罪状,反而证实了太后并没有下嫁。

关于下嫁诏书,民国的时候曾经风传一本书,叫做《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起居注》。是一个名叫刘文兴的人家里收藏的。刘文兴曾写过一篇名叫《清初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起居注跋》的文章,书中记载他曾经在故宫档案馆里见过孝庄下嫁诏书。如果世上果真有这样一份诏书,那么无疑呢是太后下嫁最具权威的铁证了。

可是直到今天,不论是在明清档案的保管基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还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或是其他什么地方。都还没有见到过这份诏书,下嫁诏书到底是不是真的真实存在,至今还是个谜。

然后下嫁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就是孝庄文皇太后去世之后没有回到沈阳昭陵与皇太极合葬。而是选择了清东陵,最重要的一点是她被挡在了皇家陵园的风水墙之外。

有人说,正是因为她下嫁了多尔衮,所以死后无颜回到沈阳昭陵去见夫君,所以被葬在清东陵的门口。孝庄是三十一岁丧夫,三十二岁来到北京一直到康熙二十六年她去世。她在关肉生活了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已经接受了土葬这样种习俗。

而且古代有碑不动樽之说,孝庄太后不希望因为她打开皇太极的陵寝。那么由此说来呢把她葬在清东陵的这块风水宝地上,应该是庄皇太后她本人的意愿了。

近些年不少的专家学者,都对孝庄太后是否下嫁这一问题进行过严肃的研究和论证。但是由于证据不足大家的解读也都不同。不管孝庄太后是否曾经下嫁,不能否定她在清代历史当中的重要地位。也许我们不应该以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多尔衮和孝庄的关系。只有拨开了重重的历史迷雾,我们才能看清事实真相!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家... 在上海市的某个角落,朱先生手中紧握着一枚蕴含深厚家族情感与记忆的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枚钱币...
原创 李... 在广西桂林的山水间,流淌着一条古老而神秘的水道——灵渠。这条连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运河,自古以来便...
原创 明... 一个字,狂,两个字,嚣张。 嚣张到根本搞不清楚这帮人是来出使的,还是来搞事情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苏武...
原创 长... 宋时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9兵团司令员和政委,长津湖战役的...
原创 顾... 前言 在国民党的五虎将中顾祝同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他在解放战争中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甚至能说他...
原创 晚... 在中国近代史的浩瀚长卷中,左宗棠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领导力,成为了一位令人敬仰...
文化中国行·在博物馆穿越时空|... 博物馆是浓缩了时光的地方。走进博物馆,便开启了一段延展生命宽度的旅程。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会在不同...
原创 李... 提起中国古代的贤明君主, 李世民一定榜上有名 。尽管他上位的手段不怎么光彩,但和他上位以后的成就相比...
原创 关... 关羽的死,是蜀汉由强变弱的转折点,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谜团。 表面上看,关羽的败亡是由于其自身的骄傲...
绝世汉玉〈汉长信宫灯〉:穿越两... 人俑灯,古代灯具。起至战国中晚期,汉代盛行,大多数为铜制品,玉制品大为帝王将相,达官贵族拥有。造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