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古代的贤明君主,
李世民一定榜上有名
。尽管他上位的手段不怎么光彩,但和他上位以后的成就相比,这些都是小事。
李世民登基之后,对内虚心纳谏,对外开疆拓土,开创了贞观之治,让他成为中国古代几百个皇帝里面数得上名字的皇帝,
也是唐朝最出名的皇帝
。
不过强大如李世民,也有不少烦恼,在他即位之后,除了那些国家大事,
最让他头疼的就是他爹给他留下的几十个弟弟。
很多人以为李世民只有李建成,李玄霸和李元吉三个兄弟。
但实际上他爹晚年生了30多个孩子
,让李世民头疼不已。
后来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即位,对这些宗室长辈也非常苦恼。没想到,李治找了个好皇后,
后来武则天只用一招就解决了这些李氏宗亲。
晚年生30多个孩子
很多人提起李唐,
首先想到李世民
,然后想到李隆基,毕竟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历史上有名的盛世。
以至于在很多人看来,
李渊没什么存在感
,甚至也没什么才能。其实不然。尽管唐朝的天下确实是李世民带人打下来的,但李渊能起兵成功,就说明他绝对不是草包。
只是李渊当上皇帝之后,
却忽视了平衡几个儿子之间的关系
。一碗水端不平不管什么时候都会让孩子之间互生嫌隙,更别提皇家了。
李渊晚年优柔寡断的性格,让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直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当时李世民派尉迟恭先一步进入大殿守着李渊时,他就知道自己的儿子做了什么。玄武门之变过去没几天,
李世民就成了太子
。
李世民入主东宫之后,一切军政大事几乎都由他决断。三个月后,
李渊就传位于李世民
,自己退位当起了太上皇。
历史上很少有皇上和太上皇同时在世的情况
,毕竟一个当过皇帝的男人,怎么甘心只当个只有名没有权力的太上皇。
只不过,李渊当时年事已高,再加上李世民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
他再不甘心也没办法
。退位后的李渊,日子过得还挺舒服。
不用再操心国家大事的他,
开始流连后宫,给李世民生了一堆弟弟妹妹
。更准确地来说,是他自从当上皇帝之后,就沉迷上了生孩子这件事。
在当皇帝之前,他只有5个孩子,其中4个都是嫡妻,也就是后来的皇后生的。当上皇帝之后,他广纳后妃,
生了30多个孩子,其中有17个是儿子
。
这些孩子生下来就是皇子公主,自然要享受应有的待遇。李渊在位时还好说,李渊退位后,
这些弟弟妹妹就成了李世民的一大难题。
对这些弟弟妹妹,李世民必须好好对待。毕竟当年玄武门之变他就杀了一个哥哥一个弟弟,虽然后世都评价是李渊的优柔寡断导致了这场悲剧,
但李世民残害手足也是事实
。
玄武门之变后,可以说全皇城的人都盯着李世民,
看他怎么对待剩下的手足
。公主还好说,到了年龄嫁出去就行了,皇子可就麻烦了。
这些皇子,年龄小的时候,要好吃好喝地养着。等李世民即位之后,他们也慢慢长大了,既要找人教导他们,
将来还要给他们封王封地
。
他们和李世民年龄差距大,和李世民靠自己打下来的功勋不一样,他们是一出生就有了尊贵的身份。从小养尊处优的生活,
让他们逐渐养成了纨绔的性格
。
在李渊晚年生的十几个儿子当中,
有好几个都是出了名的纨绔
。尤其是长大封了王到了封地之后,简直就像做了土皇帝一样放肆。
李世民头疼不已
李渊最小的儿子李元婴
,比李世民小了整整31岁,和李世民儿子一样的年纪。他一开始的封地是在滕州,他一到封地,
就开始大兴土木
,让当地民众苦不堪言。
消息传回朝廷,李世民头疼得不行,可也不能像处置平常官员一样处置了他。最后,李世民只能小惩大诫,
把他贬到苏州做刺史
。
但李元婴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奢华的生活,被贬苏州之后,
也没改掉自己骄奢淫逸的毛病
。不过因为做苏州刺史的时间短,他还没来得及大兴土木,就又做了洪州都督。
洪州就是如今的江西南昌,在做洪州都督期间,
李元婴在赣江之滨修建了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就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里所说的滕王阁
。
从《滕王阁序》的描写,不难发现,这座楼阁是非常奢华的,也说明当时李元婴的骄奢淫逸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了不得的地步。
李世民在位时,拿这些年纪和他儿子相仿的弟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李治即位后,看着这群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叔叔,更头疼了。
李治同样没办法
本身李治就没有李世民的魄力,
再加上这些宗室都是他的长辈
,他就更拿他们没办法了。李治上位后,李元婴又在四川阆中修了一座楼阁,这就是杜甫诗中的阆中滕王阁。
其实,从洪州被调任阆中,
就是李治看不惯李元婴的骄奢淫逸
,想要借这次调动敲打敲打他,没想到,他完全没放在眼里。
在李元婴看来,就连当年的李世民,他都不怎么在意,更别说李治了。于是,
李元婴就在阆中继续大兴土木
,先后建起了多座楼阁。
其中阆中滕王阁的规模和建制,
和长安的宫殿几乎没什么差别
,完全就是他在当地的一处行宫。
除了李元婴,
李渊的第20个儿子李元祥
,也是出了名的纨绔。史书记载,他不仅非常贪财,而且还性格暴虐,王府下属都苦不堪言。
有这样一群宗亲,李治即位之后,
头疼了很长一段时间
。对他来说,这些可都是长辈,他都得敬着。
不过,对于想抢自己皇位的宗亲,
李治也不会手软
。李治即位的第4年,李渊的第六个儿子李元景卷入房遗爱谋反案。
当时那些谋反的人打算秘密拥护李元景为皇帝,
最后李元景被赐自尽
。后来,李治也处理了一些宗亲,稳住了自己的皇位。
不过总体来说,
李治对待宗亲还是很宽厚的
,如果不是他们自己惹了事,李治不会主动去动他们。
但这也给李治带来了些麻烦
,这些宗亲只要存在,那么有关宗室的事,他们就要插手。后来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就遭到了很多宗亲和大臣的阻拦。
只是李治打定主意要立武则天,就算他们百般阻挠也无济于事。后来李治身体出现问题,
更是直接把政事交给武则天处理。
对于武则天干政,宗亲和大臣们自然也十分不满,可李治在武则天的事情上一向非常强硬,这些反对的声音虽然一直有,
但也没能阻止武则天干政
。
武则天一招解决
后来李治的病越来越严重,
有了传位给武则天的意思
,结果遭到了群臣的极力反对,只能放弃这个想法。
或许李治也没想到,虽然武则天没从他手上继承皇帝之位,
但最终还是当了皇帝
。而武则天无论是后来在位皇太后时,还是当了皇帝之后,手段都比李治凌厉多了。
事实上,在李治还在位时,
她开始干涉朝政之后
,就逐渐展现出自己在政治方面的才华和凌厉的手段了。
后来武则天当太后时,李唐宗亲担心她会随时称帝,
就想拥护一个宗室子弟上位
,由此爆发了越王之乱。
比起李治之前处理房遗爱谋反案,这次武则天处理越王之乱的手段堪称雷霆。她不仅派人杀了率先起兵的越王李贞,
下令诛了他的九族,还趁机杀了很多李唐后裔
。
从武则天处理越王之乱的手段可以看得出来,
她此时已经有了称帝的心思
,或者说,早在李治在位时,她就已经有了称帝的想法。
既然想要称帝,
就要提前为自己扫清障碍
,那些坚决反对她称帝的李唐宗亲就是她最大的障碍,所以她才会借越王之乱处理了很多李唐后裔。
比起李世民和李治,武则天处理宗亲的手段很果决,
但也很简单,只有一招,那就是:杀了,只要不听话,或者有不听话的可能,就杀了。
于是,那些在李世民和李治看来非常头疼的宗亲问题,
在武则天这里,几乎不算什么大事
。至于他人的评说,武则天也没那么在意,毕竟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如果不是提前杀了那么多李唐后裔
,武则天登基绝不会那么容易。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手段是毋庸置疑的。
别说杀李唐宗亲了,
武则天狠心起来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
。可以说,只要是挡了她的路的人,不管是谁,她都要杀。
李世民和李治应该也没想到,他们一辈子都头疼的宗亲问题,
武则天只用了一招就解决了
。
或许,在后人看来,
武则天的狠辣手段让人不寒而栗
,但古代的皇室就是如此,享受了荣华富贵,也要接受随时会丢了性命的可能
信息来源:
新唐书关于李渊子嗣的记载
旧唐书关于武则天处置越王之乱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