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顾祝同看上去没什么战功,为何还能当总司令?成为五虎上将之首?
创始人
2025-08-17 22:34:06
0

前言

在国民党的五虎将中顾祝同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他在解放战争中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甚至能说他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也很平庸。

但是老蒋却对他出奇的信任,不仅在抗战胜利后让他坐上了总司令的位置,并且还是五虎将之首,甚至孟良崮战役惨败老蒋都没有问罪于他,

老蒋究竟为什么对他如此看重和信任呢?

一、鞍前马后

顾祝同出生在一个落魄地主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落魄了,但是他的家庭条件比一般平民家庭好的不是一星半点,在顾祝同到年纪后就被送到私塾学习,

当时大清还未覆灭,顾祝同在学校学习的当然也就是儒家思想。

他也在用一生践行儒家的

“忠君”

思想,在他青年时期,中国已经开始支离破碎了,顾祝同也有一颗想要报效祖国的心。

很快顾祝同就前往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这个学校看着是不是很眼熟,老蒋也是出自这个学校的,两人是师兄弟的关系。很快中国就开始进入混战,顾祝同也来到了孙中山先生麾下,正是在此时他遇到了蒋介石。

两人还是很有渊源的,同一个学校出身,让蒋介石对他难免也多看两眼,不要小看这两眼,

此时蒋介石已经成为孙中山最器重的将领了。

两人甚至有一种相见如故的感觉,毕竟蒋介石根基并不深,他也是迫切想要扩大人脉的。

顾祝同的想法就更简单了,

初入茅庐的他肯定是需要有人帮他一把的,而蒋介石正是这个人,不得不说的是蒋介石早期确实是在极力提拔顾祝同。

在蒋介石当上黄埔军校的校长后都没有忘记顾祝同还让他担任了管理部主任,

蒋介石对顾祝同来说是有着知遇之恩的,

是以在这之后对于蒋介石的命令他从来都是毫不犹豫的执行,成为老蒋的铁杆粉丝对他忠心耿耿。

当然顾祝同能够做到之后那个位置他也不可能一点能力都没有,

不偏不倚在北伐战争中他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在东征陈炯明时他就因英勇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多次在正面战场上对抗,他的身先士卒也是老蒋能够看到的。

这不在战后老蒋就让他坐上了少将副师长的位置。

此后他开始一路高升做到了第九军军长的位置,成为了老蒋的嫡系,这一支军队大多都是黄埔军校出来的,不仅战斗力很强并且素质也是很高的,足以看出老蒋对他的器重。

为什么之前说顾祝同在北伐战争中表现平庸,这也是和其他将领对比出的结果,

别的不说在解放战争中饱受骂名的刘峙在北伐战争中表现就很醒目,不然他也不会成为老蒋五虎将之一。

要是和刘峙相比顾祝同的表现就有一些不够看了,甚至能说从始至终顾祝同都没有展现他在军事指挥上的超高成就,

是以在蚌埠之战后顾祝同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就落后刘峙。

二、正确站队

顾祝同虽说在军事指挥能力上并不出众,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受老蒋重用,因为他有眼力见,简单来说就是会站队。

西安事变不仅对于国内局势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对顾祝同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老蒋被张学良扣押后,当局的几人反应都是不同的,

宋美龄等人当然是想要和平解决的,毕竟蒋介石的命还在人家的手中呢,但何应钦完全不是这样想的,他主张用武力解决问题,

当即就下令让刘峙和顾祝同从东西两路向西安进军。

他说的是想要通过施压让张学良放人,但大家都知道他醉翁之意不在酒。

宋美龄得知后第一时间就找到了这两人,让他们不要出兵,以免张学良误伤了蒋介石的性命,众所周知在蒋介石被扣押后,做主的就是何应钦了。

在听到宋美龄的话后刘峙并没有当一回事,反而是按照何应钦的命令,开始向西安进军。

但顾祝同就不是这样想的了,和刘峙相比顾祝同显然更有政治头脑,当前他的选择也就是站队,想想之前一直都被刘峙压制。

顾祝同也很快就做出了回应,

他不仅按照宋美龄所说的没有进军,并且还帮助宋子文策划营救蒋介石,

当然南京何应钦方面对他很是不满一直催促,

他顶着得罪何应钦的风险帮助宋美龄,可以想象他的这一举动会给宋美龄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何应钦气急败坏,当即就要将顾祝同撤职,不过此时局势再一次发生了变化,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了,蒋介石很快就回到了南京。

显然这一次顾祝同站队成功了,顾祝同和何应钦、刘峙等人一比可不是让老蒋感动吗。蒋介石也一改之前对顾祝同的感观,因为他之前在战场上的失利,是以蒋介石对他不如对刘峙器重,

眼下他完全按照宋美龄的指示行事,没有站在何应钦一边,让蒋介石对他很信任。

同时不要忘记了枕边风的作用,

在那之后宋美龄多次在蒋介石耳边说顾祝同的好话,说他在西安事变中的表现,说他对老蒋的忠心,蒋介石也是感动的不行,

这不很快就把刘峙给赶下去了,顾祝同成为了老蒋最器重的一位大将。

三、忠实可靠

在那之后顾祝同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

成为了第一集团军的总司令,真正的掌握整个西北大权,五虎将之首的位置他也当仁不让。

很快在抗日战争中,他再次成为老蒋最器重的将领之一,顾祝同虽说是第三战区的副司令,但司令员可是冯玉祥,大权在谁的手中也不用说了。

在军事上顾祝同确实是有一些不够看,即使是他麾下的第三战区参与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但这和顾祝同本人并没有什么关系,

他完全就是听命行事,蒋介石让他打,他就打。蒋介石说守不住让他退,他就退。

当然战争的失利他也不用负责,当年第三站区从上海到南京都成什么样子了,

在他手中接连失去两座城市他一句责问都没有受到。

顾祝同不仅得到老蒋的器重和信任,

他在军中的名声也是很好的,因为他治军不严,完全是放养。

只要能服从命令能打仗别的他全都不问,他也是军队中评价最好的一位将军。

顾祝同当然是很会做人的,和其他的国民党将领之间的关系也都很和睦。

他和老蒋也是很像的,

两人虽说军事能力不怎么样,但都是一位出色的政客,玩政治都是一把好手。

在解放战争中顾祝同再次展现了他屡战屡败的能力,

他指挥的孟良崮战役让老蒋的五大嫡系之一的七十四师全军覆没,就连张灵甫都在此战中战死。

此战的失利顾祝同要负主要责任,都如此失利了蒋介石都没有过多的责骂他。

即使是当时国民党的内部都在说顾祝同失利的事情,但蒋介石依旧庇佑他,

并且在前往台湾后还授予他上将军衔。

结语

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蒋介石用人向来是不看能力的,他所看重的就是听话和忠诚,正好这两点顾祝同都占了,是以他也是国民党少有安享晚年的将领。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兴... 在《兴唐传》中,“七煞闹长安”是一段经典情节,展现了七位侠义之士在长安城的惊险经历。这七位好汉分别是...
原创 日... 导读 日本皇室的继承问题最近成了热议话题,尤其是德仁天皇只有一个女儿的情况下,大家都在揣测日本皇室的...
原创 可... 战场残酷,生离死别。在古代诗仙李白的诗词中,他描绘了一幅地狱般的画面,战后的野地散布着将士的尸体,任...
原创 古... 古代王朝虽然也有法律,可是古代的法律与现代法律不可同日而语,古代法律从根本上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制...
原创 她... “你知道你为什么能有现在的尊贵地位吗?”重病中的杜太后问儿子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知道这或许是母亲的...
观澜亭|琅琊台秦代门址挖出来了... 2024年12月21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在青岛市黄岛区召开琅琊台遗址考...
原创 杨... 杨成武冒充蒋军团长,一天夺3座县城,一枪未发,吃饱喝足 1935年3月,红军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长征。...
原创 末... 在清末的动荡年代,孙耀庭,一个来自天津小村庄的贫苦少年,因生活所迫走上了成为太监的道路。没有人愿意选...
原创 在... 统兵大将,是个危险的行当。 因为:等到你要解决掉对手的时候,背后的老板就很可能要解决掉你了! 镇压太...
原创 钟... 钟会是曹魏太傅钟繇的小儿子,作为名门之后,钟会没有给他祖上丢脸,自幼聪明好学,思维敏捷,受到太尉蒋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