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打明朝,失败百次重起百次,为何被清朝打败后就起不来了?
创始人
2024-06-28 19:08:05
0

原标题:李自成打明朝,失败百次重起百次,为何被清朝打败后就起不来了?

前言

李自成为何难以东山再起?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史学者。他曾经凭借着农民起义的力量,一度打败明朝,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他就在清军的追击下丧生于湖北九宫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位曾经声势如日中天的农民起义领袖,最终难以再次崛起呢?

明朝、李自成、八旗军的"丛林法则明朝、李自成、八旗军,这三股势力在17世纪中期的中国,形成了一种微妙的三角关系。明朝作为统治者,自然要打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和入侵的八旗军;而李自成和八旗军,也都想一举消灭明朝,分食这块肥肉。

在这种大格局下,三方力量呈现出一种"丛林法则"的状态。明军与李自成死磕的时候,李自成可以一败涂地,但是明军却不能彻底剿灭他,因为刚要剿灭李自成的时候,八旗军就入侵了。

反之亦然,明军正要对付八旗军的时候,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就趁虚而入,打击明军。三方力量相互牵制,互不联系,只能靠自己的实力来争夺天下。

这种"丛林法则"的格局,给了李自成一定的生存空间。他虽然多次失利,但只要有喘息的机会,就能重新集结力量,东山再起。这也是为什么李自成在明朝时期,能够屡战屡起,始终不能被彻底打败的原因所在。

吴三桂的"背叛"改变了格局

然而,这种格局在吴三桂的"背叛"中发生了改变。吴三桂原本是明朝的大将,但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他选择与八旗军联合,共同对抗李自成。这一举动,彻底打破了原有的三方力量平衡。

有了吴三桂明军的加入,八旗军的战斗力大大增强。同时,明军与八旗军的联合,也切断了李自成的战略回旋余地。

原本他可以利用明军和八旗军相互牵制的机会,来重新集结力量。但现在,明军和八旗军联手对付他,他的退路已经被堵死。

这种大格局的改变,是李自成最终失败的关键所在。他原本凭借着"丛林法则"的优势,能够屡战屡胜。但一旦这种格局被打破,他就失去了最关键的生存空间,无法再次东山再起。

军队内部的腐朽问题

除了大格局的改变,李自成军队内部的腐朽问题,也是导致他难以东山再起的重要原因。

在攻入北京后,李自成的军队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美女家属。这些财富和美女,对于一支农民起义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和负担。士兵们开始放松了纪律,沉溺于享乐之中,丧失了当初的战斗意志。

同时,这些财富和美女家属,也成为了李自成军队的累赘。要运送7000万两白银,需要动用大量的士兵护送;而成千上万的"小脚女人",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手来照顾。这些"难得之货",无疑拖慢了李自成军队的机动性,也让他们难以快速逃脱。

曾经,李自成只需带领18名亲随,就能逃入山中藏匿。但是进京后,他的身份地位提高,随从和家属也大量增加,这让他失去了当初的灵活性。即便他想再次东山再起,也很难找到一个安全的藏身之处。

这种军队内部的腐朽问题,也成为了李自成难以再次崛起的重要原因。他原本凭借着农民起义的力量,能够屡战屡起。但一旦军队内部出现了这些问题,他的战斗力和机动性就大大降低,难以再次取得胜利。

失去了支持基础

除了大格局的改变和军队内部的腐朽问题,李自成最终难以东山再起,还与他失去了原有的支持基础有关。

在明朝时期,李自成获得了广泛的老百姓和地主阶级的支持。老百姓支持他,是因为他承诺实行"均田免赋"的政策,这让他们看到了翻身的希望。而地主阶级支持他,则是出于政治投机的考虑,他们希望通过支持李自成,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但是,当李自成从北京逃出来后,这种支持基础发生了变化。老百姓认为,李自成所说的"均田免赋"只是一个谎言,他们感到上当受骗。而地主阶级也害怕李自成了,因为他在京城里肆意抢夺地主财富的行为,让他们对这个"泥腿子"失去了信任。

失去了老百姓和地主阶级的支持,李自成就失去了最关键的后盾。他再也找不到一块立足之地,也就无法重新集结力量,东山再起。即便他想再次发动农民起义,也难以获得广泛的响应。

这种支持基础的丧失,也成为了李自成难以再次崛起的重要原因。他原本凭借着广泛的民众基础,能够屡战屡起。但一旦这种基础被动摇,他就失去了最关键的生存空间,无法再次东山再起。

结语

综上所述,李自成难以东山再起,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大格局的改变是关键所在。原本明朝、李自成、八旗军三方力量相互牵制,形成了"丛林法则"的格局,给了李自成一定的生存空间。但吴三桂的"背叛",使得明军与八旗军联合,切断了李自成的战略回旋余地,这是他最终失败的关键。

其次,军队内部的腐朽问题也是重要原因。李自成进京后,军队获得了大量财富和美女家属,这些成为了累赘,拖慢了他们的机动性,也让他们难以再次逃脱。这种内部问题,也成为了李自成难以再次崛起的障碍。

最后,李自成失去了原有的支持基础,也是导致他难以东山再起的重要原因。在明朝时期,他获得了广泛的老百姓和地主阶级的支持。但进京后,这种支持基础发生了动摇,他再也找不到一块立足之地,也就无法重新集结力量。

这三个原因,共同作用于李自成,最终导致了他难以再次东山再起。这个历史之谜的答案,也让我们看到了,即便是一个曾经声势如日中天的农民起义领袖,也难以逃脱大势所趋的命运。

相关内容

原创 ...
2026年新赛季将迎来一支新军——美国通用/凯迪拉克车队,这一车队...
2025-07-03 08:37:21
原创 ...
2025年7月4日,F1英国大奖赛迎来了如火如荼的角逐。在这条历史...
2025-07-03 08:36:52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通...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迎来重大喜讯,如今已顺利通水!这一工程的竣...
2025-07-03 08:36:17
原创 ...
从秦始皇开始,我国一共经历了495位皇帝,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皇帝诸...
2025-07-03 08:34:03
原创 ...
闲聊三国事,三国有趣事,与君共享之!欢迎大家的观看,本篇文章为大家...
2025-07-03 08:33:53
原创 ...
大清道光晚年,皇位的竞争者就只剩下了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皇四子...
2025-07-03 08:33:52
从身份标识到文化记忆 ——...
中国姓名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应该是一种身份标识。《说文解字...
2025-07-03 08:33:48
原创 ...
公元219年,42岁的吕蒙,死在了孙权的内殿中。 因为吕蒙死的时候...
2025-07-03 08:33:26
原创 ...
弘晸(zhěng),这位清朝阿哥的命运与明朝建文帝的幼儿朱文圭命运...
2025-07-03 08:33:25

热门资讯

安诺酒庄战略布局再深化 浙江九... 近日,安诺酒庄与浙江九龙山高尔夫俱乐部战略合作的首场重磅活动——夏季会员杯邀请赛在九龙山绿茵场上成功...
原创 她... 妓女,就是以出卖色艺为生的女子,在古代非常常见,而民国时期仍然存在,地位非常低。靠谄媚一些达官贵人换...
原创 除...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描写中,武将之间的单挑对决是最大的亮点,同时这也是它比正史《三国志》更有吸引...
原创 英... 1756年,对于欧洲大陆而言,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 不客气的说,它是旧秩序的终结、新世界的洗牌,...
原创 苏...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一起参加当年的科举考试,这对兄弟谁都没有想到,他...
原创 清... 导语:嘉庆皇帝继位之后,为了显示出自己的功绩,又或者是为了在朝臣中抬高自己的威信。所以当乾隆皇帝一殡...
原创 非... 现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之间都是和睦相处,早已经不再像之前一样,动不动就拿武力解决问题,所以说咱们生在了...
原创 宋... 提起宋朝的开国皇帝,我们都知道他不是自愿当上皇帝的,而是被自己的手下强迫黄袍加身,最后不得已称帝。之...
原创 此... 此女祖父是清朝二品大员,堂兄是总司令,自己嫁给鲁迅做二房。 如果要说起近代时期广东的名门贵族,那就一...
原创 清... 引言 清朝时期,文人在中央内府修书机构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所谓“修书”,意为编纂、刊刻书籍。修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