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打明朝,失败百次重起百次,为何被清朝打败后就起不来了?
创始人
2024-06-28 19:08:05
0

原标题:李自成打明朝,失败百次重起百次,为何被清朝打败后就起不来了?

前言

李自成为何难以东山再起?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史学者。他曾经凭借着农民起义的力量,一度打败明朝,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他就在清军的追击下丧生于湖北九宫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位曾经声势如日中天的农民起义领袖,最终难以再次崛起呢?

明朝、李自成、八旗军的"丛林法则明朝、李自成、八旗军,这三股势力在17世纪中期的中国,形成了一种微妙的三角关系。明朝作为统治者,自然要打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和入侵的八旗军;而李自成和八旗军,也都想一举消灭明朝,分食这块肥肉。

在这种大格局下,三方力量呈现出一种"丛林法则"的状态。明军与李自成死磕的时候,李自成可以一败涂地,但是明军却不能彻底剿灭他,因为刚要剿灭李自成的时候,八旗军就入侵了。

反之亦然,明军正要对付八旗军的时候,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就趁虚而入,打击明军。三方力量相互牵制,互不联系,只能靠自己的实力来争夺天下。

这种"丛林法则"的格局,给了李自成一定的生存空间。他虽然多次失利,但只要有喘息的机会,就能重新集结力量,东山再起。这也是为什么李自成在明朝时期,能够屡战屡起,始终不能被彻底打败的原因所在。

吴三桂的"背叛"改变了格局

然而,这种格局在吴三桂的"背叛"中发生了改变。吴三桂原本是明朝的大将,但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他选择与八旗军联合,共同对抗李自成。这一举动,彻底打破了原有的三方力量平衡。

有了吴三桂明军的加入,八旗军的战斗力大大增强。同时,明军与八旗军的联合,也切断了李自成的战略回旋余地。

原本他可以利用明军和八旗军相互牵制的机会,来重新集结力量。但现在,明军和八旗军联手对付他,他的退路已经被堵死。

这种大格局的改变,是李自成最终失败的关键所在。他原本凭借着"丛林法则"的优势,能够屡战屡胜。但一旦这种格局被打破,他就失去了最关键的生存空间,无法再次东山再起。

军队内部的腐朽问题

除了大格局的改变,李自成军队内部的腐朽问题,也是导致他难以东山再起的重要原因。

在攻入北京后,李自成的军队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美女家属。这些财富和美女,对于一支农民起义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和负担。士兵们开始放松了纪律,沉溺于享乐之中,丧失了当初的战斗意志。

同时,这些财富和美女家属,也成为了李自成军队的累赘。要运送7000万两白银,需要动用大量的士兵护送;而成千上万的"小脚女人",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手来照顾。这些"难得之货",无疑拖慢了李自成军队的机动性,也让他们难以快速逃脱。

曾经,李自成只需带领18名亲随,就能逃入山中藏匿。但是进京后,他的身份地位提高,随从和家属也大量增加,这让他失去了当初的灵活性。即便他想再次东山再起,也很难找到一个安全的藏身之处。

这种军队内部的腐朽问题,也成为了李自成难以再次崛起的重要原因。他原本凭借着农民起义的力量,能够屡战屡起。但一旦军队内部出现了这些问题,他的战斗力和机动性就大大降低,难以再次取得胜利。

失去了支持基础

除了大格局的改变和军队内部的腐朽问题,李自成最终难以东山再起,还与他失去了原有的支持基础有关。

在明朝时期,李自成获得了广泛的老百姓和地主阶级的支持。老百姓支持他,是因为他承诺实行"均田免赋"的政策,这让他们看到了翻身的希望。而地主阶级支持他,则是出于政治投机的考虑,他们希望通过支持李自成,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但是,当李自成从北京逃出来后,这种支持基础发生了变化。老百姓认为,李自成所说的"均田免赋"只是一个谎言,他们感到上当受骗。而地主阶级也害怕李自成了,因为他在京城里肆意抢夺地主财富的行为,让他们对这个"泥腿子"失去了信任。

失去了老百姓和地主阶级的支持,李自成就失去了最关键的后盾。他再也找不到一块立足之地,也就无法重新集结力量,东山再起。即便他想再次发动农民起义,也难以获得广泛的响应。

这种支持基础的丧失,也成为了李自成难以再次崛起的重要原因。他原本凭借着广泛的民众基础,能够屡战屡起。但一旦这种基础被动摇,他就失去了最关键的生存空间,无法再次东山再起。

结语

综上所述,李自成难以东山再起,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大格局的改变是关键所在。原本明朝、李自成、八旗军三方力量相互牵制,形成了"丛林法则"的格局,给了李自成一定的生存空间。但吴三桂的"背叛",使得明军与八旗军联合,切断了李自成的战略回旋余地,这是他最终失败的关键。

其次,军队内部的腐朽问题也是重要原因。李自成进京后,军队获得了大量财富和美女家属,这些成为了累赘,拖慢了他们的机动性,也让他们难以再次逃脱。这种内部问题,也成为了李自成难以再次崛起的障碍。

最后,李自成失去了原有的支持基础,也是导致他难以东山再起的重要原因。在明朝时期,他获得了广泛的老百姓和地主阶级的支持。但进京后,这种支持基础发生了动摇,他再也找不到一块立足之地,也就无法重新集结力量。

这三个原因,共同作用于李自成,最终导致了他难以再次东山再起。这个历史之谜的答案,也让我们看到了,即便是一个曾经声势如日中天的农民起义领袖,也难以逃脱大势所趋的命运。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家... 在上海市的某个角落,朱先生手中紧握着一枚蕴含深厚家族情感与记忆的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枚钱币...
原创 李... 在广西桂林的山水间,流淌着一条古老而神秘的水道——灵渠。这条连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运河,自古以来便...
原创 明... 一个字,狂,两个字,嚣张。 嚣张到根本搞不清楚这帮人是来出使的,还是来搞事情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苏武...
原创 长... 宋时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9兵团司令员和政委,长津湖战役的...
原创 顾... 前言 在国民党的五虎将中顾祝同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他在解放战争中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甚至能说他...
原创 晚... 在中国近代史的浩瀚长卷中,左宗棠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领导力,成为了一位令人敬仰...
文化中国行·在博物馆穿越时空|... 博物馆是浓缩了时光的地方。走进博物馆,便开启了一段延展生命宽度的旅程。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会在不同...
原创 李... 提起中国古代的贤明君主, 李世民一定榜上有名 。尽管他上位的手段不怎么光彩,但和他上位以后的成就相比...
原创 关... 关羽的死,是蜀汉由强变弱的转折点,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谜团。 表面上看,关羽的败亡是由于其自身的骄傲...
绝世汉玉〈汉长信宫灯〉:穿越两... 人俑灯,古代灯具。起至战国中晚期,汉代盛行,大多数为铜制品,玉制品大为帝王将相,达官贵族拥有。造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