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内务大臣荣源府邸里诞生了一个女孩,家人给她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婉容”。郭布洛面貌清丽,名叫木红,身披白旗。
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溥仪退位。但《皇室优待条件》规定,宣统皇帝的爵位仍可保留,退位的皇帝和皇室成员将居住在紫禁城。溥仪十五岁时,荀庆皇室准备为他选皇后。虽然皇帝已经退位,但是皇帝和皇后的争夺依然激烈。
当时,端康公主和静宜公主都有自己的打算,都想立自己的心腹为皇后,各抒己见,互不相让。经过讨论,最终确定了四名候选人,并将四人的全身照片交给溥仪,让他自己做出决定。溥仪看了一遍又一遍,却毫无头绪,也不知道哪一个更好。
于是溥仪拿出铅笔,在照片上随意画了一个圆圈。圈中的美丽女孩不是婉容,而是文秀。端康妃因为文秀是静宜妃的心腹而不高兴。溥仪随后在端康公主的照片上画了一个圆圈。这个人就是婉容。
不过,根据规定,女王只能有一位。最终,按照端康公主的意愿,册封婉容为皇后,册封文绣为妃。看来,婉容的入选并不是因为她的美貌和才华,而是溥仪随意画的一个圆圈,勾勒出婉容悲惨的一生。或许,这就是命运不可抗拒的宿命。
虽然当时的清朝已经被推翻了十一年,已经进入了民主共和时代,但是这位末代皇帝的婚礼并不比封建皇帝的婚礼差。婉容成为历史上最后一位接受嫁给皇后礼遇的女性。
婉容生长在一个官宦家庭。她就读于天津一所女子中学,懂英语。她精通音乐、棋艺、书法、绘画。她可以说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才华横溢的女性。 1922年12月1日是溥仪的大婚之日。溥仪同时娶了皇后婉容和文秀妃。
这也是历史上最后一次皇室婚礼。欢迎队伍所经过的道路是用黄土铺成的。紫禁城内张灯结彩,鼓乐齐鸣,一路上人山人海。有很多军警和保安。那里有一支庞大的车队,有五颜六色的汽车、外国人、马车,还有无数的亲朋好友。
众多政要、外国政要以及中外记者出席了婚礼。婉容坐在一辆由三十二人抬着的金顶风雨轿里。她从东华门进宫,再经景云门,来到干清门。而溥仪则身穿龙袍,在干清宫西暖阁等待自己成为皇后。当时的婚礼场面盛大得就像清朝还存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