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自春秋时就是强国,楚国与晋国的争霸贯穿了整个春秋。当进入战国时代,三家分晋后,楚国就成了实力最强的国家。楚国疆域广大,兵力强盛,为中原诸侯所畏惧。对于中原诸侯来说,楚国是“南蛮”,畏惧楚国的强势。
可是,楚国最终却并没能统一全国,反而是被原来的西陲小国秦国所灭,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何百年间楚国并没有继续扩张,再有春秋时“问鼎中原”的举动呢?原因就在于,楚国贵族们在愤怒之下错杀了一个人。秦国之所以强大,就在于通过商鞅变法成功的抑制了公族势力。原来,春秋以来,为了更好的治理广大的国土,各诸侯国都使用了分封制,将大片土地封给宗室公族和功臣,交给他们管理,也就是“封建”。到了春秋末期,中原诸侯都相继走上了变法的道路,去消除这些贵族的势力,以提高国家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楚国因为从春秋时代起就是大国,最强大的敌人晋国又已经被三卿瓜分,所以战国初期楚国的进取势头还很猛,累计消灭了中原40多个诸侯国。可是随着地盘的扩大,楚国的问题也来,这些征服的地区,既有申国、蔡国这些古老的文明程度很高的诸侯,也有像吴国、越国这种还是“披发文身”的蛮夷。楚国的办法就是继续使用分封,也导致了楚国内部有数量巨大的贵族群体,可以说楚王就在南方当起了“周天子”。 可是贵族多了,就开始稀释王权。楚国内部出现了很多强大的贵族势力,像与楚王同属于芈姓的屈氏、景氏、昭氏,大贵族黄氏、项氏等,分封制下的大贵族,更像是一个一个小的独立诸侯,虽然他们名义上属于楚国,可是楚王却不一定能调动他们的军队,也收不上多少他们的税收。但楚国还有机会,就是变法。秦国靠商鞅变法而国力强盛,楚国则等到了才华过人的吴起。吴起曾经在魏国变法,训练魏武卒,以五万人大破秦军数十万,威震天下。吴起到楚国后,着手变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凡封君的贵族,已传三代的取消爵禄;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给,将国内贵族充实到地广人稀的偏远之处。
经过吴起变法,楚国国力重新强大起来,南破百越,又击败了当时强盛的魏国,诸侯都畏惧楚国的强大。然而,吴起变法却也招致了楚国贵族的愤恨。当支持吴起的楚王去世后,楚国贵族马上发兵攻打吴起。吴起躲到楚王的尸体后,结果吴起和楚王的尸体一起都被射成了刺猬。最后,吴起的尸体被处以车裂肢解之刑,以让大贵族们发泄心中的怨恨。而吴起死后,他在楚国的变法宣告失败,楚国也就再没有对抗秦国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