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临终前,为何要把江山还给李家?只因为狄仁杰说了这句话?
创始人
2024-06-27 19:05:13
0

原标题:武则天临终前,为何要把江山还给李家?只因为狄仁杰说了这句话?

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位皇后,武则天的一生注定是充满坎坷的。他十四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被封为“武眉”。

唐高宗时期,昭仪被封为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废王立武”事件后,她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被封为“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与政务。

高宗死后,成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光看她的晋升史就可以看出,她是一路打怪升级,成为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堪称唐朝的“杜拉拉”。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第一任皇后去世前,将皇位传给了第三子李显。那她为什么不遗传给娘家呢?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接下来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事实上,武则天晚年也曾为这个问题苦苦挣扎。他辛苦了一辈子的王位到底应该传给吴家还是李家呢?她之所以如此迷茫,是因为她心里还有第二任丈夫李治。虽然是“二婚”,但李治对她的偏爱却不容忽视。这种偏好也是武则天能够追随太宗的原因。后宫中一个不知名的妃子,是成为高宗皇后的最重要因素。

在武则天心目中,李治也是她真正意义上的丈夫。作为现代人,我们都知道,考虑问题时不能片面思考,而必须辩证地思考问题。

武则天在位初期确实立下了赫赫战功,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不过到了后期,她也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更喜欢个人享受。

我们都知道她有男宠,过着奢侈淫荡的生活。这个时候政坛上很多人都开始对她产生负面情绪,也就意味着很多人开始对她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在传李还是传吴的问题上,她已经无法独立做出决定了。当她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就注定有人会阻碍她。

虽然武则天当时掌握着最高权力,但世俗观念仍然是君臣父子,权力更大的大臣更愿意将皇位传给李氏。那么支持将皇位传给李氏的大臣有哪些呢?

第一个就是武则天最信任的官员,历史上的名臣狄仁杰。提起狄仁杰,我们都会想到一句网络短语“元芳,你觉得怎么样?”这两人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好搭档之一。

言归正传,此时狄仁杰作为皇后最信任的大臣,向皇后出谋划策:

“太宗冒着风雨,亲自冒刀枪箭,平定天下。高宗将两个儿子托付给陛下,陛下要禅让给别族,这是违背天意的。”

狄仁杰说的话很有趣。他既没有说我同意,也没有说我不同意。他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用唐太宗和唐高宗两个人来表达他的意思。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他说这个世界原本是太宗年轻时冒着动乱和流血征服的。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原本是属于别人的,那时候并没有吴家的事情。

这是最根本的分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皇位应该属于李家。

最后,如果你不能考虑到这些事情,硬要把皇位传给你吴家,这也是违背天意的。如果违背天意,大臣们就会出来反对,这不好办。武则天当时对狄仁杰非常信任,所以狄仁杰提到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考虑。

为什么皇位最终没有传给他的侄子,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

首先,从血缘关系来看,武则天处于封建时代。如果皇位传给了她的侄子,她有父母,侄子怎么可能建庙来祭祀她呢?这是她最犹豫的地方。其次,如果皇位传给了她的侄子,那么她的侄子肯定会灭掉李家,尤其是武则天和高宗所生的孩子,以巩固自己即位后的统治地位。

第三,是朝廷的政治局势。虽然也有人对武帝拍马屁,发表言论,夸赞李武,但从大局来看,更多的人还是偏向李家。

因为当时武则天虽然是皇帝,但是男尊女卑的思想潮流依然没有改变。更多的人还是支持李唐,而不是支持吴周。武则天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明白,一旦武氏传位,朝堂上将会出现很大的动荡。她的儿子李显曾两次当皇帝,也是预期的继承人。到了晚年,她的思想更加活跃。再加上她身患重病,经常做噩梦,多疑的性格让她对侄子不断产生怀疑。

与此同时,权臣张昌宗和他的兄弟开始讨好李家,以便为自己留出一条生路。此时,政治大势已开始向李倾斜。

最后,在武则天晚年弥留之际,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支持中宗复辟。这个时候,大部分的掌权者都已经站在了李家的方向。辛亥革命成功后,李显即位,称帝后,立吴还是立立的争论也就结束了。

总的来说,李显的登基是有多种因素影响的。作为唐高宗和武帝的亲生儿子,也是为数不多的幸存皇子之一,他是幸运的。当然,他的运气或许也与他的无能有关。在位期间,他过于依赖母亲的家族和亲戚。

也就是说,他不太喜欢工作,自主权也很少。这也是活下来的主要原因。此外,两次当皇帝也是众多政界人士支持他的原因。

结论:

总而言之,按照历史的发展,武则天通过主动和被动晋升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将皇位传给了中宗,这也让唐朝得以顺利延续,朝廷中的分裂也减少了很多。当后人再审视这个问题时,就会发现,将皇位传给李贤是在当时条件下最好的选择,对各方都有利。

如果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很简单。古人对于亲戚和外亲的划分早已有定论。有内与外之别,有近与远之别。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条件。

如果我是武则天,我自然会选择我的儿子。首先,我自己的孩子和我有血缘关系。无论仇恨有多大,死后仍会受到尊重。其次,政治大势也向李家倾斜。自己当皇帝就已经越权了,拿走不还就更不合适了。

参考文献:《武则天传》、《旧唐书》、《唐高宗》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一)曹植的重用与曹丕的焦虑 建安十九年(公元210年),曹操任命曹植为邺城留守。曹丕表面上看似冷...
原创 蜀... 滚滚长江水向东奔流,浪花拍打着岸边,淘尽了无数英雄豪杰……大家都知道,纵使是在群星璀璨的三国时代,关...
原创 岳...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万俟卨通过秦桧向朝廷上奏,提出处决岳飞的建议。当天,宋高宗赵构批复“岳飞特...
原创 清... 朝代更迭,历史的长河中几乎没有永恒不变的王朝。从封建王朝的初创到巅峰,它们一度享受着百姓的热爱和尊敬...
原创 秦... 在嬴政二十六年(公元221年),随着齐国的灭亡,秦国终于实现了统一,整个华夏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政治格局...
原创 在... 这篇文章在探讨历史人物时描绘了曹操心目中三位不可替代的将领,每个人的特点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曹操对他们...
原创 1... 历史开讲 18世纪的俄美公司,不仅仅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存在,还肩负着为国家扩张利益的使命。英国的库克...
《寻古中国·齐鲁记》探秘周朝鲁... 历史上的鲁国,是周朝分封的姬姓邦国,疆域主要在今天的山东中部和南部。鲁国是周礼的忠实践行者,鲁国人孔...
原创 县... 在前面提到的《头条创作挑战赛》上篇中,我们讲到,晚清的县令每年仅在雇佣幕僚、向上级送礼等必要开支上,...
原创 浅... 当然可以!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使内容更丰富,但字数不会有太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