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2025年11月26日5版
松花江畔的冰晶雾凇与雪道上飞驰的滑雪板,共同勾勒出吉林市2025-2026新雪季的激情与浪漫。
11月22日,吉林省2025-2026新雪季开板暨第31届吉林雾凇冰雪节在吉林市中旅松花湖度假区正式启幕。
开幕仪式上,“冰雪丝路杯”粉雪联赛正式鸣锣开赛;现场视频连线了北大湖滑雪度假区、长白山国际度假区等重点滑雪场地,标志着全省各大雪场同步开启新雪季;来自云南文山州的民族歌舞表演者们身着绚丽民族盛装,在洁白雪世界中舞出多彩旋律;在精彩绝伦的首滑表演中,京剧服饰滑雪、舞狮表演滑雪等特色项目轮番上演,博得游客和雪友们的喝彩。当滑雪爱好者们簇拥着巨幅国旗列队滑下雪道时,现场的气氛达到高潮。
吉林省2025-2026新雪季开板暨第31届吉林雾凇冰雪节在吉林市中旅松花湖度假区正式启幕。 本报记者 丁美佳 摄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冠军程爽欣喜地表示:“作为吉林市人,能回到家乡见证开板仪式非常开心。雪场每年都在进步,雪道越来越多,雪期也越来越长,对滑雪爱好者来说特别便捷。”
据悉,作为此次新雪季开板仪式举办地的中旅松花湖度假区,是国内领先的大型滑雪度假目的地,可同时容纳1.5万人滑雪,已连续9年荣获世界滑雪大奖。来自江苏南京的欧阳言妍初来体验便印象深刻:“觉得这里非常新奇好玩,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
设施全面升级
吉林市依托“雾凇之都·滑雪天堂”的天然优势,在新雪季实现了基础设施的跨越式提升。雪道总数达到157条,总长度157.53公里,雪道面积扩展至570.19公顷,形成了多层次、全覆盖的滑雪场地体系。
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在本雪季实现了质的飞跃。该度假区不仅新建了4条“超级雪道”,还完成了造雪系统的全面升级。他们采用意大利天冰造雪设备和瑞士压雪车,能确保雪质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中旅松花湖度假区则在地形公园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开发的15万平方米特色地形区,包含了“蘑菇矩阵”和“波浪序列”。度假区还特别增设了夜场滑雪区,配备专业照明系统,使滑雪时间延长至21点。
新加入运营的炮台山滑雪场和“满血复活”的北山滑雪场,专门面向初学者和家庭游客,配备了滑雪教练团队,并提供全套租赁设备,让冰雪运动真正实现“零门槛”。
文旅深度融合
吉林市在本雪季创新推出“冰雪+”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十大文旅IP的深度开发,打造了全方位的冰雪体验体系。
雾凇观赏实现了从单一观看到沉浸式体验的转型。当地文旅部门科学规划了5大雾凇观赏区,开发了“五维赏凇”特色产品。在松花江畔,游客可以乘坐特制观光船,在零下20摄氏度的环境中享受温暖船舱,近距离观赏雾凇奇观。同时,沿江建设的观景平台配备专业摄影设备,为游客提供最佳拍摄角度。更特别的是,景区还推出了“雾凇民宿”体验,游客可以入住江边的特色民宿,观赏“晨起推窗即见雾凇”的诗意场景。
文化体验方面,吉林市将22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入冰雪旅游。全市87家文博场馆全面开放,并推出“博物馆奇妙夜”特色活动。在吉林市博物馆,游客可以参与“冰雪考古”体验,亲手制作冰雕复制品;在满族文化馆,可以学习传统的冰雪狩猎技艺;在非遗展示中心,还能参与制作冰雪主题的传统手工艺品。
美食购物体验也实现了全新升级。全市打造了4条冰雪特色商业街,引进和培育了超过200家冰雪主题商户。“锅包肉”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全市评选出30家“金牌锅包肉餐厅”,并推出“锅包肉+吉菜套餐”等创新消费模式。在购物方面,当地与知名服装品牌联名推出的羽绒服,采用特制保温材料,兼具时尚性与实用性,有望成为爆款旅游纪念品。
赛事丰富多彩
本雪季,吉林市精心策划了贯穿整个雪季的文化体育活动,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浓厚氛围。
国际赛事方面,吉林市成功申办了“2026世界自由式滑雪锦标赛”。同时,还将举办国际雪联高山滑雪积分赛、亚洲单板滑雪大赛等23项国家级以上赛事。这些赛事不仅可以提升吉林市的国际知名度,也将为当地冰雪运动发展注入专业力量。
群众性体育活动同样精彩纷呈。吉林市体育局组织“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系列活动,全市200多所中小学的30万名学生将参与校园冰雪运动。此外,“市民滑雪大赛”“家庭冰雪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的举办,将让冰雪运动真正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文化节庆活动更是亮点频出。第31届吉林雾凇冰雪节期间,将举办大型冰雪实景演出《凇情雪韵》,该演出以松花江为背景,运用现代光影技术,展现吉林市的冰雪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乌拉满族过大年”“冰雪烟花秀”“河灯祈福”等传统活动的创新举办,让游客在体验冰雪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郁的地方文化。
服务优化升级
吉林市以打造“滑雪体验感最好的城市”为目标,全面推进旅游服务体系的智能化、人性化升级。
交通服务畅行无忧。持续运营机场兜底班车、机场至市区城际公交,加密龙嘉机场至北大湖、松花湖两大雪场的公交直通车班次;客运站每天5点至17点为过境龙嘉机场来吉车辆提供免费停车服务。灵活开通雪场景区专线,实时公示专线运营动态,依据雾凇景观动态调整专线班次,方便游客精准规划观凇赏雪行程。
提升网约车品质,投入180台配备雪板架的红旗新能源网约车,统一标识,明码标价;组织“冰雪服务专项培训”,提升网约车从业人员服务专业度。
在城区100处候车亭配备充电宝,满足游客出行“充电刚需”。
住宿体验全面提升。吉林市50余家酒店参与了“雾凇雪宿”计划,不仅提供房价优惠,还提供雪具烘干、滑雪装备保养等专业服务。
惠民政策力度空前。省政府发放了1亿元冰雪消费券,可用于滑雪门票、景区游览、温泉体验等多种消费场景。同时,在重要节假日,市民还可享受城区停车场免费停车、免费乘坐城区公交车等优惠政策。
品牌培育显效
经过多年培育,吉林市“雾凇之都·滑雪天堂”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冰雪产业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吉林市探索出“冰雪+体育+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据统计,冰雪产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间接带动就业15万人。冰雪装备制造、冰雪培训、冰雪文创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四季运营实现突破。通过建设国内首座百米长廊四季滑雪训练基地,吉林市成功打破了冰雪旅游的季节限制。该基地采用先进的人工造雪技术和保温措施,实现了全年运营,不仅承接了国家滑雪队训练任务,也成为滑雪爱好者的打卡胜地。
这个雪季,吉林市已做好充分准备,诚邀四海宾朋共赴这场冰雪之约,共同见证“雾凇之都·滑雪天堂”的华丽蜕变。
吉林日报记者 李婷 张添奥
来源:吉林日报
编辑:杨文姬
初审:彭亚娟
复审:张亦弛
终审:肖模喜
上一篇:晚清的总理衙门,主要管的是什么?不止管外交、商务,还管税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