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的纣王是个典型的暴君,他贪图酒色、残暴不仁,许多大臣无缘无故就死在他的手里。例如,司天监的杜元铣和上大夫梅伯,因为发现妲己是狐妖而被处死,甚至被用炮烙刑酷刑致死;三世老臣、首相商容因为提出忠言反而被杀害;而纣王的叔叔、亚相比干,因揭发妲己的老巢被挖心致死……
尽管纣王如此残暴,却唯独对太师闻仲表现出极大的敬畏。闻仲远征归来时,纣王亲自前去拜访,这让人不禁好奇,为什么纣王对闻仲如此尊重呢? 闻仲在商朝的地位与诸葛亮在三国中的地位非常相似。闻仲深得纣王的父亲帝乙的信任,帝乙在临终时将纣王托付给闻仲,让他辅佐纣王,成为重要的托孤重臣。此后,商朝一直战乱不断,闻仲亲自带领军队四处征战,努力稳定国家局势。为了商朝,闻仲无数次征战,劳累至极,最终白发苍苍。而多年征战也让他在朝廷内外积累了极高的威望。 在这样的背景下,纣王若杀了闻仲,无疑是愚蠢的决定。首先,社会舆论会给纣王带来巨大的压力;其次,闻仲的追随者必定不会轻易放过纣王;再者,若失去闻仲,谁能帮助纣王安定天下呢?当周族叛乱时,纣王就依赖闻仲出征,结果他死在了姜子牙等人的手中。正因为如此,纣王不敢轻易动手,只能对闻仲敬畏有加,类似刘禅对诸葛亮的依赖。 另一个原因是,纣王动不了闻仲。那些被纣王杀害的亲戚或大臣们,大多没有兵权,但闻仲不同,他掌握着军队,纣王根本不敢对他下手。如果动手,商朝很可能在一夜之间崩塌。尽管纣王有时昏庸暴戾,但他并非毫无头脑,肯定也意识到这一点。 正如历史所言,只有拥有军队,才能拥有话语权。闻仲掌握着强大的军力,而纣王只敢在他面前敬畏。闻仲丝毫不把纣王放在眼里,曾在纣王面前毫不客气地殴打侮辱纣王的宠臣尤浑和费仲。这一行为,直接表明了闻仲对纣王的态度。相比之下,许多大臣因惧怕纣王的威势而不敢提出直言,而闻仲则毫不退缩,他直言批评纣王的不足,劝他要关心百姓、好好治理国家。纣王只能唯唯诺诺,表示虚心听从。纣王之所以不敢杀闻仲,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斗不过闻仲。根据《封神演义》的描述,闻仲从小就离开家人,拜入截教的碧游宫金灵圣母门下学习法术,他在山中苦修了50年,才下山辅佐纣王的父亲帝乙。当时,很多人都未能活过50岁,而闻仲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修炼了如此长的时间。就算他天赋不算突出,但也学到了非凡的本领,远超常人。 更何况,闻仲天资聪慧,学到了很多法术,他不仅精通五行之术,还有两件法宝——雌雄鞭。据一些人评估,闻仲的道行在仙界并不算顶尖,但在凡间,他的实力绝不低于玉虚十二仙。尽管闻仲曾与姜子牙交手,但姜子牙没有能力杀死他,最终是云中子将其击败。这也足以证明,闻仲的实力超出了常人的范畴,比姜子牙更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姜子牙没有凭借遁水之术逃脱,恐怕早已死于闻仲之手。 在绝龙岭之战中,闻仲展现出了极高的战斗力,玉虚十二仙以车轮战模式才与他打得有来有回。凭借这些表现,可以看出闻仲不仅是个强大的存在,纣王与仙人对抗是显而易见的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