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蜀汉政权来说,有两场战争在决定其国运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汉中之战和夷陵之战,而这两场战争的发生地点分别是汉中和荆州。事实上,正是这两个地区的成败,直接影响了蜀汉的命运。根据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刘备集团若能够占据荆州和益州,才有可能逐步向中原扩展,最终实现统一。而汉中和荆州恰恰是蜀汉的两个重要战略要地。那么,究竟哪个地区才是蜀汉政权的命门呢?
简单来说,丢掉荆州或汉中,对于蜀汉政权而言,都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但这两者的意义却有所不同。可以说,荆州决定了蜀汉的上限,而汉中决定了蜀汉的下限。为何这样说呢?这与两者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从地图上看到,荆州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大致是今天的湖北和湖南一带。在三国时期,荆州相对稳定,战火较少,物产也非常丰富。不仅如此,襄阳作为荆州的重要城市,一直以来都是战略要地,因为从襄阳向北进军,就能直接威胁到中原地区。这也是为什么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差点迫使曹操迁都的原因。 从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可以看出,他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是占据荆州和益州。如果北伐,蜀汉就可以从荆州和益州两地出兵,才有可能争取中原的控制权。然而,由于荆州和益州之间交通不便,山脉和自然屏障将两地隔开,因此即使是蜀地在战乱中的割据,刘备政权也很难在两地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和支援。这也是关羽兵败后,刘备未能及时援助的重要原因。荆州的战略位置极其关键,刘备深知丢掉荆州意味着失去统一中原的机会,蜀汉也只能退守蜀地自保。因此,刘备才会在后来的夷陵之战中不顾群臣的反对,发动一场决定性战争。刘备知道,一旦失去荆州,蜀汉的宏伟蓝图就会完全破灭,纵使诸葛亮日后北伐,也无法改变蜀汉的国运。 与之相比,汉中则是蜀汉的北大门,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北面是秦岭山脉,一旦汉中失守,蜀地的门户便彻底打开。所以当刘备得知曹操攻占张鲁并占领汉中后,他迅速与孙权达成和解,并几乎投入了所有力量去争夺汉中。刘备派出了张飞、赵云、黄忠、法正等重要将领,这显示了汉中对蜀汉政权的重要性。正因为保住了汉中,蜀汉才得以维持了四十多年的统治。 可以说,汉中决定了蜀汉的下限,意味着蜀汉只能在蜀地自保,荆州则决定了蜀汉的上限,意味着蜀汉有机会逐鹿中原。若失去荆州,蜀汉只能退守蜀地,失去统一中原的希望;而一旦失去汉中,刘禅可能直接投降,蜀汉也将走向灭亡。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汉中有利于防守,而荆州则更适合进攻。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几乎每次都无功而返,这证明了汉中并不适合进攻。而荆州则是进攻的前沿阵地。如果蜀汉没有失去荆州,那么北伐可以从两个方向同时进攻,即使曹魏防守,也不敢轻易放弃一个方向。若东吴也能加入进来,诸葛亮的兴复汉室之梦或许能够成真。另外,荆州位于曹魏政权的核心区域北部,无论是洛阳还是许昌,都离荆州非常近。这使得荆州成为直接威胁曹魏的关键战略点。为了防止蜀汉通过荆州威胁自己,曹魏不得不在这里部署重兵。此外,从荆州向北伐进军,补给线比从汉中要方便得多,这也能解决后期诸葛亮北伐时面临的粮草不足的问题。因此,尽管汉中和荆州对蜀汉都极为重要,但丢失荆州只是意味着蜀汉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而丢失汉中则意味着蜀汉的灭亡。因为一旦汉中失守,兵锋直指蜀地,最终可以直接威胁到成都,邓艾攻破蜀汉也正是依靠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