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得出一个结论:假设在落凤坡之战中,诸葛亮不幸被致命射杀,而庞统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那么刘备的势力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甚至有可能最终实现全国统一。庞统的军事策略恰到好处地适应了刘备集团的实际情况,而相比之下,诸葛亮的隆中战略实际上为刘备的覆败埋下了隐患。要化解这一危机,庞统无疑是关键人物。 诸葛亮与庞统的战略分歧 诸葛亮和庞统不仅是刘备的重要谋士,而且在赤壁之战后都被提升为军师中郎将,成为刘备集团中非常核心的人物,他们在许多军事决策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攻打益州的问题上,诸葛亮和庞统的意见是一致的,但在荆州的战略上,二人却有显著的分歧。诸葛亮坚信,荆州应该重点防守。因为他认为,北伐益州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困难,如果能够稳住荆州,就可以从这里快速出兵,一天之内就能到达宛城,这对后续的战略部署至关重要。而且,荆州的地理位置重要,轻易放弃是极其不明智的。如果继续按照隆中战略,刘备就能从两个方向出击,取得更大的胜利。
然而,庞统对荆州的战略却持反对意见。他认为,荆州一带战乱不断,防守极为困难,而且曹操与孙权都在寻找机会。如果把兵力分散去防守荆州,必然会加重刘备集团的军事压力,因此他主张集中所有的兵力,专心进攻益州,并且向西征伐关中。 如果诸葛亮被射杀,后果如何? 诸葛亮虽然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但庞统在军事上的才能更为突出。因此,刘备在入川时,特意带上了庞统,庞统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为刘备的征战提供了宝贵的战略谋划,帮助刘备提前奠定了攻占益州的基础。然而,庞统在落凤坡遭遇不幸。如果当时是诸葛亮被射杀,而庞统得以留在荆州,那么局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可以想象,庞统必定会主动入川支援刘备,协助刘备攻占益州,并在这过程中逐步建立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而且,在庞统的军事策略下,蜀汉集团可能会主动与东吴进行谈判,果断放弃荆州,以换取东吴的军队和粮草支持。如此一来,刘备与东吴的关系将更加紧密,合作也将更加深入。 庞统主持北伐,进而统一全国 在庞统的建议下,刘备集团如果放弃荆州,便能减少约五万兵力的消耗,并且能够获得东吴的兵力和粮草支持,增强自己在荆州地区的影响力。同时,刘备集团将能够集中精力平定汉中,并且乘胜追击,进一步征服凉州与关中地区。凉州盛产良马,关中则是粮仓,二者合起来,不仅容易防守,而且能为刘备集团提供足够的物资支援。如果刘备集团能牢牢控制这些地区,就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割据力量,在战略上占据巨大优势。考虑到南北朝时期北周、北齐和南陈的情况,刘备集团完全有能力称霸中原,最终实现统一。 因此,刘备集团的辉煌与困境,实际上都源自于隆中战略,而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人物正是庞统。可惜庞统的早逝给刘备集团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若他能活得更久,历史的走向或许会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