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波澜往往是无意中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公元1年,这一年标志着纪元的开始。 在公元前1年,汉代第十三位帝王汉哀帝刘欣去世,年仅9岁的汉平帝刘衎继位。刘衎刚继位时,太皇太后王政君下令称“大司马董贤年纪太轻,难以服众,应当交还印绶,撤去他的官职。”董贤听到命令后,悲痛万分,便在当场自尽。而新都侯王莽则被任命为大司马,掌管丞相事务。
汉平帝即位后,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王政君开始垂帘听政,王莽实际上掌控了朝政。王莽刚当上丞相时,他的野心便开始显现,为了迷惑朝廷和百姓,他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发布了许多号令。首先,他颁布了一道诏令,规定各路王侯的男丁后代都可以继承爵位;其次,他设立了“羲和官”等职位,还成立了十三个大司农郡丞,每人负责一个州,鼓励发展农业,以此安抚民心。 在朝政上,王莽开始排除异己,逼迫太皇太后王政君下令将她的叔父王立驱逐。随后,他提拔了自己的心腹,打压那些触犯他威严的人。王莽还主动拉拢当时的朝廷大儒孔光,因为孔光为人懦弱、胆小,王莽正好利用了这一点,借孔光的名声为自己造势。在短短一年内,王莽接连罢免了许多朝廷的重要官员,安排自己的亲信上台。到后来,每当王莽有所企图,只需微微做个手势,群臣便会纷纷为他发言力挺,而他则装作悲痛欲绝的样子,借此掩饰自己日渐显露的政治野心。 渐渐地,群臣不断上书,认为王莽的功绩已足以与霍光相比,理应得到与霍光相等的赏赐。王莽得知后,表面上假意推辞,坚决表示不愿接受,但这一番推辞反而更加感动了王政君。经过几轮推举,王莽最终接受了“安汉公”的称号,并坚决表示除了这一称号,他不需要其他的荣誉。这一举动赢得了朝廷上下的好感,使得王莽在“四辅”之中稳居首位,实质上掌握了朝政。 关于汉平帝继位的问题,由于他是在公元前1年中旬即位,因此特意将公元1年定为汉平帝的元年,年号“元始”。在同一年度,王莽借皇帝之手,封了周公的后人公孙相如为褒鲁侯,孔子的后代孔均为褒成侯。 接下来,时间进入了公元2年。各位看官,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教。
下一篇:【一同探展】公主的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