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汉朝的兴衰历史,汉高祖刘邦作为一位贤明的帝王,开启了盛世的大汉。刘邦的身边,有两位非常重要的大将——萧何和韩信,他们都是大汉江山的支柱,刘邦对他们的依赖可见一斑,二人的话语权在刘邦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萧何在汉朝政治中的地位非常高,而且得到了吕后的认可。然而,萧何去世后,继承他职位的是曹参,这又是为什么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曹参自身的情况说起。曹参刚开始并不看好萧何,甚至与萧何有些矛盾。尽管如此,二人却是生死之交。在刘邦的眼中,萧何的表现非常突出,因此曹参心中不免有些嫉妒,因为他觉得萧何抢了自己的风头。曹参心里明白,如果没有萧何,或许第一个丞相的人选就是自己。由此可见,曹参也是有一定能力的。 然而,萧何并不是那种心胸狭隘的小人。虽然他知道曹参不喜欢自己,但他还是提名了曹参作为接班人。毕竟,曹参的能力非常出色,除了自己,其他大臣几乎没有能担任丞相之职的资格。 其中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萧何对曹参的提名。作为国家的栋梁,萧何的提名无疑受到皇帝的重视,因此大汉的皇帝会很看重萧何的意见。这也使得陈平难以崭露头角,因为没有人愿意提携他。 第二个原因,是刘邦的要求。刘邦自始至终都是掌握帝王权力的人,谁能成为丞相,完全由他决定。刘邦曾对吕后说过:萧何死后,曹参能继位。这样一来,曹参成为了刘邦亲自钦定的丞相接班人。自古以来,皇帝的恩典和命令是至高无上的,臣子无法对皇帝的决策提出异议。所以,刘邦的任命使得曹参得以顺利继任,成为了更有作为的重臣。 第三个原因,是曹参自身的能力。虽然曹参与萧何相比略逊一筹,但他依然具备非常出色的才能。尽管他曾受到萧何的压制,但两人后期虽有矛盾,仍然彼此敬重。萧何最终也承认了曹参的能力。 说到曹参,除了他卓越的才智外,他的口才和责任心也十分出色。相比于聪明但缺乏担当的陈平,曹参更适合承担重任。陈平虽然精明,但却缺乏厚重感,难以担负国家大任。从这一点来看,陈平根本无法与曹参竞争,毕竟差距太大。曹参与陈平的关系,就像是大将与士兵的关系。大将都没有机会晋升,怎么可能轮到士兵头来担当重要职务呢?所以,陈平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成为曹参的竞争对手。 此外,曹参在军中的威望也相当高。因此,选择曹参作为丞相有利于稳定军心,也能为国家带来更安定的局面。曹参在军中的战功非常显赫,身上有七十处伤疤,这让他成为一个让人信服的大将军。因此,选曹参作为丞相,对汉朝来说无疑是有益的。 综上所述,萧何在去世后为何要力推曹参接任的原因,您现在应该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