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军团是由彭德怀亲自创立并领导的部队,其中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将领,包括一位元帅级人物——彭德怀本人。虽然没有产生大将军衔的将领,但也培养出了多个开国上将,如杨勇、王平和李志民等人。李志民是彭德怀的老部下,那么他是否参与了庐山会议?他在会上是如何批判彭德怀的呢?李志民出生于湖南浏阳,年轻时曾做过小学教师。1928年,他加入了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这成为了他革命生涯的一个重要起点。 那年秋天的九、十月份,李志民第一次见到了彭德怀。那时,彭德怀穿着一套灰色军装,领口别着鲜红的红领巾,头戴一顶红布五角星的军帽,整个人显得十分刚毅、沉稳,充满了军人应有的威严和气度。彭德怀讲话简洁有力,观点鲜明,极具鼓动性,这让李志民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从那时起,李志民和其他同志们开始亲切地称他为彭老总,这个称呼也成为他们对彭德怀表示尊敬和亲近的惯用方式。
红三军团成立后,下辖三个军,李志民担任红五军党委秘书长。在彭德怀的直接领导下,他参与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斗,并跟随部队艰苦卓绝地走过了万里长征。在这个过程中,李志民先后担任了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等多个重要职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李志民活跃于华北战场,虽然这时并不在彭德怀的直接指挥下,但直至解放战争后期,第十九兵团进入西北战场,杨得志任兵团司令员,李志民担任兵团政委,这才重新回到了彭德怀的直接领导之下。 1951年初,彭德怀亲自点名让第十九兵团参战朝鲜战争。作为兵团政委,李志民随部队进入朝鲜,之后在战场上工作和战斗了七年,成为在朝鲜驻扎时间最长的志愿军将领之一。1955年,李志民被授予上将军衔。回国后,他在高等军事学院担任副政委和政委职务。李志民的成功,离不开彭德怀对他的关怀和培养。 1959年,庐山会议召开,彭德怀遭遇了错误的批判。李志民也参与了此次会议,并且根据规定每位代表都要表态,他也对彭德怀提出了批评。在8月7日的小组会议上,李志民发言说:我认识彭德怀已经三十年了,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了十六年。这里所说的三十年,是指从1928年他第一次见到彭德怀算起,而直接领导的十六年则包括了红三军团时期、西北战场以及抗美援朝战场。李志民和彭德怀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段时间里,李志民一直处于彭德怀的直接指挥下,二人有着非常特殊的关系。 李志民坦言,过去他对彭德怀的整体印象非常好,甚至有些迷信。他总是看到彭德怀的优点,忽略了缺点。即便发现了一些不足,也认为是因为彭德怀的领导风格过于简洁直接,甚至有些傲慢,而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保守的思想。他还回忆起1930年的一段往事,当时红三军团准备攻打赣州,许多军事干部对这项任务表示强烈反对,甚至公开发表了反对意见,差点引发内部分裂。最终,彭德怀果断做出决策,坚持执行过赣江的计划。那次风波的根源在于李立三的错误领导,尽管彭德怀也难辞其咎,但李志民认为彭德怀并没有完全负责。然而,在庐山会议上,李志民却说出了令他自己都感到不安的违心话:如果这次不参加庐山会议,凭我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政治嗅觉,我根本看不出彭德怀是野心家、阴谋家和伪君子。这三个帽子是其他人加给彭德怀的标签,李志民本人并不认同,但为了过关,他不得不在会上说出这些话。庐山会议后,许多与彭德怀关系密切的人遭遇了不幸,但李志民相对幸运,尽管他与彭德怀关系深厚,最终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继续在高等军事学院担任重要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