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观点指出日本似乎并不畏惧甚至暗中期许与特定地区再次爆发冲突,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战略算计。日本设想若发生冲突,战场要么在特定地区境内,要么在半岛,而非日本本土,这种盘算并非首次出现,早在甲午、九一八时期就已初现端倪。
日本此次又故技重施,台面上高喊“自卫反击”,私下或许却早已预设攻击性,从历史来看,日本军部向来秉持尽量把战火隔绝在本土之外的思路,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再到全面侵略,这一思维贯穿始终。
日本不怕战争带来的伤亡与武器损毁,唯独担忧本土遭殃。甲午一役,日本虽获胜,但更看重的是战场设在他处,沿海地区炮声隆隆,半岛也被当作“预热场”。日本认为把战线外推,就能降低自身风险,岛上工厂照常运转、兵员持续补充、军需不断供应,即便战败也能退回再备新一轮。
然而时代已变,八十年前的炮弹射程与现代导弹射程不可同日而语,现代战争想让本土免受战火侵袭的可能性极低。日本这种妄图把战争风险转嫁他处的行径,不仅是对历史教训的漠视,更是对和平的严重挑衅。八十年前的炮弹射程能与现代导弹射程比吗,所以现代战争想本土无硝烟的可能性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