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英宗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被俘以及杀害了谦,是他一生的最大失败,那么他在临终时废除明朝的人殉制度,便是他一生中的最大亮点。明朝的皇后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中最为贤明的,没有之一,而最动人的爱情故事,无疑是朱祁镇与钱皇后之间的患难与共。 朱祁镇被认为是明朝最丢脸的皇帝,这几乎是公认的事实,甚至连崇祯帝都不如他。他是土木堡之变的直接责任人,自己被瓦剌俘虏回来后,还在一些人的怂恿下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登基当皇帝。但即便如此,朱祁镇与钱皇后之间的深厚感情,始终让他在明朝历史中的皇帝中显得尤为特殊。 钱皇后对朱祁镇的爱,是真正的深情厚意,史书上从未有过比她更爱朱祁镇的女人。钱皇后的祖上一直与朱家有着深厚的渊源,曾祖父是朱棣在北平当燕王时的老部下,父亲钱贵世袭了祖职,担任都指挥佥事。钱氏能够被选为皇后,完全是得到了太皇太后张太皇太后的赏识,她认为钱氏温顺贤良,便为朱祁镇立了钱氏为太子妃。虽然钱氏比朱祁镇年长一岁,但朱祁镇对她非常宠爱,登基后,立即将她立为皇后。
钱皇后确实贤良淑德,虽然自己未能生下儿子,却始终为朱祁镇着想,希望他能够多亲近其他嫔妃,以确保皇家血脉得以延续。朱祁镇在得到妻子的默许后,宠幸了其他嫔妃,生了几个皇子、公主,但他始终更加宠爱钱皇后。甚至为了确保钱皇后能够稳居皇后之位,朱祁镇没有急于立太子,期望她能为皇室生下一个继承皇位的儿子。 然而,在钱皇后未能生下儿子时,朱祁镇便亲自率军出征,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他被瓦剌俘虏。钱皇后的心情跌入谷底,她积极响应朝廷的建议,拿出自己所有的财产去募捐,企图用这些钱来交换朱祁镇的归来,但瓦剌收了钱,却没有释放朱祁镇。朱祁镇未能归来后,朝廷立郕王朱祁钰为帝,稳定局势,继续抗敌保卫北京。 在这一切发生时,钱皇后所能做的,除了每日痛哭,就是在佛前不停祈祷,希望能够换回她心爱的丈夫。她因为长期哭泣,甚至致使一只眼睛失明,长年跪拜后,双腿也开始瘸了,但她坚决拒绝医治,认为自己受的苦难能够打动上天,让朱祁镇平安归来。 朱祁镇最终回到了京城,但他的身份和待遇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能所有亲人都希望他死在外地,而唯一高兴的,只有钱皇后。她等到了自己最爱的人的归来。朱祁镇回来后,发现一切都变了,唯一不变的,就是妻子钱皇后对他的深情厚爱。为了恢复彼此的生活,他们迁居南宫,过上了非常清贫的日子,甚至依靠钱皇后亲自做针线活,换取一些钱粮。 朱祁镇和钱皇后在南宫度过了艰难却充满恩爱的七年时间,直到夺门之变,朱祁镇重新登基称帝。重新成为皇帝后,朱祁镇并没有理会朝臣的劝告,甚至违抗太后的旨意,依然坚持立钱皇后为皇后,始终不变。 朱祁镇再次做了几年皇帝,直到天顺八年,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在临终时,他留下了两道旨令,一道是著名的废人殉旨令,另一道则是为了确保钱皇后地位和待遇的安排,他特别交代太子朱见深,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善待皇后,甚至安排她死后与自己合葬的事情。废除人殉制度,是朱祁镇一生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两次登基的经历让他更加明白人生的苦与乐,他深刻体会到人性的冷暖,也正因如此,他做出了废除人殉这一温暖的决定。这一决定不仅仅是对钱皇后的爱,也是对所有人的一种关爱。他打破了祖制,废除了人殉,充分体现了人性的温暖与关怀,这一举措无疑是他人生中最为高尚的决定之一。 朱祁镇之所以能够做出这一决定,与他对钱皇后的深厚感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深爱着他的女人,他感受到了人性中最温暖的爱,也因此能够为他人着想,作出关爱他人的选择。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珍贵的东西,它能够让人做出最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