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上,总有一些特殊嗜好的人物——球友们开玩笑称他们为“挖草人”。
每次挥杆前总要蹲下来,像考古学家般端详地面,然后再做好挥杆准备姿势,猛地一挥,杆头铲起一块草皮,这块草皮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带着泥土的芬芳落在数米开外……
此时的“挖草人”呢?他们或满意地点头,或遗憾地咂嘴,仿佛刚才完成的不是一次击球,而是一场庄严的仪式。
在很多球友们眼里,这些“挖草人”,实在是高尔夫世界里最可爱、最有趣的存在!
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挖草人”的状态各异。
初级者往往带着歉意,草皮飞起时眼神躲闪,像是做错了事的孩子一般。中级者则神态自若,挖草挖得理直气壮,仿佛这是打球必不可少的仪式。到了高级境界,他们每挖必审视,捡起草皮在手中掂量,如同老农察看收成,那专注的神情,让人误以为他们在进行某种土壤的研究。
有时想想也挺有趣的,这些“挖草人”的动作里,竟藏着很多高尔夫哲学。
初学者总以为力量决定一切,于是铆足了劲,非要挖出个惊天动地。草皮是飞得挺远,球却还在原地不动!这多像我们年轻时,总把力气用错地方。
而真正的高手,讲究的是四两拨千斤——杆头在草皮上轻轻掠过,如燕子点水,小白球乖乖听话地飞向目标。原来,高尔夫的精髓,不在于你能挖走多少草,而在于你能不挖草!
我曾在南沙球会拼组遇到过一位老兄,也是个实实在在的“挖草人”,开场就连挖三块草皮。第四杆时,他忽然开窍,完美击球。那一刻他愣在原地,看着飞向果岭的球,又看了半天脚下完好无损的草皮,仿佛一下子悟出道理,发现了什么惊天秘密……从此,这位老兄彻底告别了“挖草”生涯。
这转变颇具禅意,我们同组的球友笑着戏言他:放下“锄头”,立地成佛!
更妙的是,据说,球场上“挖草”这门技艺,还分派别,最有特色的据说分为南北两派。
北派讲究力度,一锄(杆)下去,非要见着黑土不可;南派注重技巧,草皮必须完整均匀,厚度不能超过一厘米。两派相遇,常为谁的挖法更正统更规范争得面红耳赤。
哈哈,其实派别不派别倒是次要的,大家来打的是高尔夫,不是来参加园艺大赛。关键是能享受到“挖草人”的乐趣就好!
那么,球场上这些“挖草人”,他们真的是在乎那块草皮吗?
我觉得,大家更多是通过“挖草”,来感受高尔夫运动的魅力。
那奋力的一挖,更多是在与自己的执念较劲——为什么打不出想要的球?为什么控制不了方向?
这时候,草皮成了情绪的出口,草地的打痕成了成长的印记。
每次挖草,都是一次无声的宣泄;而每次忍住不挖,都是一次成熟的蜕变。
想起古罗马哲人的话:“我们手里的泥土,就是我们要建造的城堡。”对绿茵场上的“挖草人”而言,他们手中的草皮,何尝不是正在突破的自我?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又一块草皮在空中飞舞……一位球手收起杆,望着远去的小白球,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也许明天,也许下个月,他终将明白:高尔夫场上最美的弧线,不是草皮的轨迹,而是小白球划破长空的那道亮光。
到那时,“挖草人”放下了手中的“锄头(球杆)”,终于与绿茵场、与小白球、也与自己达成了和解。
而那飞满身的草屑,就成了高尔夫修行路上最美的勋章。
你,是绿茵场上的“挖草人”吗?文后留言吧,谈谈你的看法。
MASTER高尔夫
_
_
MASTER高尔夫,知名高尔夫品牌,有着40多年的发展历史。自创建以来一直专注于高尔夫教学产品及个人练习产品的研发、经营,产品填补了中国高尔夫教学及个人练习产品领域的空白,被行业媒体誉为“神秘兵器、巧练内功”,现已广泛服务于各地高尔夫教学、球场经营、团体或个人的球技提升,不断为广大的高尔夫爱好者带来惊喜与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文字、图片和视频源于网络AI,文字、图片、视频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文中内容如无意中侵犯了某方的知识产权,告之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