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一个旅顺口,半部中国近代史,旅顺口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许多历史事件都与它有关或发生在这里。它不仅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也承载着浓重的历史印记。至今,大连的旅顺口依然保留着许多历史建筑,每一栋建筑背后都有一个特殊的故事,承载着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
大连旅顺口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旅顺口的历史,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它的背景。 旅顺口,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它位于辽东半岛的南端,曾经名叫狮子口。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派兵跨海收复辽东时,就在这里登陆。因为这次海上征战顺利,狮子口因此改名为旅顺口,至今这个名字依然使用。 在清朝光绪年间,旅顺口是北洋水师的主要基地之一。后来,在甲午战争后,旅顺口被日本占领,并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之后,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不平等条约,将旅顺口租借给沙俄使用。 日俄战争后,日本夺取了沙俄在中国东北的利益,旅顺口也成为了日本的占领地。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根据雅尔塔协定,旅顺口由苏联占领。1955年,苏联将旅顺归还给中国,与当时的大连县合并成了旅大市。1960年,旅顺口成为旅大市的一个区,1981年更名为大连市,旅顺口成为了大连市的一部分。 小琦探访日记 我是小琦,一个喜欢老建筑的人。2020年冬天,我从沈阳出发去大连办事,在大连有两天空闲时间,于是决定去旅顺口探访那些历史悠久的建筑。于是,我便驱车从大连的星海湾出发,经过40多公里的路程,到达了旅顺口区。 大连旅顺口街景 我驾车来到旅顺口区新华大街与荣华街交汇口时,被路边的一栋二层小楼吸引了注意。这栋楼的建筑风格很特别,是典型的俄式风格。它坐落在一个高台上,周围有围墙,建筑采用砖石结构。外墙的灰色砖面上有红砖装饰,楼的一层是方窗,二层则是券拱形窗。建筑顶层有阁楼,楼的一层中央位置有两根柱子支撑的抱厦,上面还有一个铁栏杆围成的露天阳台。 建筑近景 这栋建筑原本是肃亲王府的旧址。根据附近居民的介绍,这座建筑经过多次修缮,因此它的外观与原始模样有了一些差异。我特意找了几张这栋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以进一步了解它的原貌。 疑似肃亲王府原貌,约摄于1923年 这栋建筑有着显著的历史背景,它曾是清朝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的住所。很多人可能会问,肃亲王的府邸不是应该在北京吗?为什么会在大连旅顺呢?接下来我就来讲讲这栋建筑的主人——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的故事。 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 提到肃亲王,通常指的是和硕肃亲王,这个封号是清朝世袭的亲王封号。肃亲王的始祖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爱新觉罗·豪格,而爱新觉罗·善耆是豪格的直系子孙,也是清朝最后一位肃亲王。善耆生于同治五年(1886年),正值清朝内忧外患的时刻。 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清朝的命运岌岌可危。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带领宫廷大臣逃离北京,其中也包括肃亲王善耆。慈禧命令善耆和其他大臣回京处理善后。回到北京后,肃亲王善耆结识了川岛浪速,一位在日本侵华时期担任翻译的日军官员。两人很快成了朋友,甚至结拜为兄弟。 川岛浪速(左)与肃亲王善耆(右) 表面上看,两人关系亲密,实则各怀心事。川岛浪速希望借助肃亲王的身份和背景,扩展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而肃亲王则图谋借日本的支持恢复清朝的统治。最终,这段关系成了他悲剧人生的开始。 被毁掉的王府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清政府与义和团联手反抗列强,肃亲王府也因此遭到战火摧残。日军占领了王府,并在这里修筑工事,以抵抗义和团的攻击。王府最终在激烈的战斗中化为废墟。 1912年,肃亲王善耆在失去家园后,曾在荣禄的帮助下在北京找到了一处宅院,开始了新的生活,并在那里修建了二层小楼,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两次惨遭罢免 尽管曾获得慈禧的补偿,担任崇文门监督这一重要职务,肃亲王善耆依旧没有得到真正的安稳。他大力整顿税务,改革腐败,但因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而被罢免。接着,他又担任了工巡总局大臣,但同样因为改革过于激进,最终再度被罢免。 逃亡旅顺,复辟清室,惨败身亡 随着清朝的灭亡,肃亲王善耆已不再抱有希望。1912年2月,清朝正式宣告灭亡。善耆在川岛浪速的支持下,逃往旅顺口并计划复辟清朝。然而,这一计划并未成功,他最终被日本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经济破产,郁郁而终。 川岛芳子:从十四公主,到东方女魔 为了与川岛浪速建立更深的联系,肃亲王将自己的十四女显玗过继给他,显玗此后改名为川岛芳子。川岛芳子后来成为了恶名昭著的日本间谍,参与了多个历史事件,如皇姑屯事件、一二八事变、九一八事变等,最终在1948年被国民党处决。关于旅顺肃王府 小琦今天介绍的这座肃亲王府,正是肃亲王善耆逃亡到旅顺口后居住的地方。最初这座建筑是俄国人的别墅,日俄战争后为日本人所有。1912年,肃亲王善耆搬入这里。1922年他去世后,关于他复辟清朝的计划被刻在院中的石碑上,甚至立了一座半身铜像。解放后,这些遗物被摧毁,但这段历史依然被人们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