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这位春秋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将领,素有“杀神”之称。他一生征战无数,几乎每一场战斗都全歼敌军,战无不胜,声威震动四方。之所以被称为“杀神”,是因为在战国时期,约有二百多万士兵丧命,而其中一半死于他的刀下。
最初,韩魏齐三国联军联合攻打秦国,秦国节节败退,失去了许多城池,似乎没有任何反击的能力。三年之后,白起凭借韩魏两国之间相互观望的弱点,带领秦军实施了一次巧妙的军事行动,成功包围并歼灭了韩魏联军的主力二十四万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伊阙之战。之后,白起趁胜追击,接连攻下魏国的六十一座城池。随后,在鄢郢之战中,他与楚国交战,水淹城池,造成数十万人丧命。而在攻打赵魏和韩国的战斗中,白起又屠杀了十三万敌军,并将赵国的两万名俘虏推入黄河淹死,史称华阳之战。
大约十年之后,白起接到命令,带领秦军进攻韩国。在一路平推的过程中,秦军没有遇到任何阻力,最终成功攻占了韩国的野王。随着野王的丢失,韩国与上党的联系也随之断绝。秦国希望将上党纳入自己的版图,然而上党却选择了投靠赵国。秦国对此感到极大的愤怒,迅速集结兵力进攻上党,并向赵国进军。
当时,赵国的老将廉颇在长平一带阻挡秦军,三年之久都未能让秦军突破赵国的防线。双方在长平形成了数百万人对峙的局面。然而,秦国宰相范雎为了打破僵局,花重金收买赵国的大臣郭开,策划了一个阴谋,诬陷廉颇,并向外宣称秦军害怕赵括将军。赵孝成王信以为真,最终听从了蔺相如的劝告,撤下廉颇,任命赵括为将。赵括一上任就命令进攻,主动出击。此举恰好落入了白起的圈套,最终白起在长平大败赵军,赵国死伤四十万人,这场战斗被后人称为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局势变得异常危急。韩赵两国为了保命,开始向范雎行贿,送去大量金银财宝。当时白起正带领秦军攻势如火如荼,看似即将灭赵。然而,范雎却因私心作祟,陷害白起,迫使他接到诏令回去,使得赵国得以暂时逃过一劫。
此后,秦国屡次战败,但白起却在一旁冷眼旁观,发表了一些风凉话。秦昭襄王愈加愤怒,决定让范雎召回白起再度上战场。可是白起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出山,而秦国的战败也没有得到改善。最终,秦昭襄王因愤怒而下令赐死了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