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渤海之滨的秦皇岛山海关城南,一段巨龙般的城墙自燕山余脉蜿蜒而下,最终没入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便是被誉为“万里长城东端绝唱”的老龙头。作为明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它不仅是明代关宁锦防线的终端,更是中国历史上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见证,承载着六百年的风雨沧桑与民族记忆。
老龙头的修建始于明洪武十四年,由大将徐达主持筑城,后经戚继光等名将增修加固。其核心建筑“入海石城”建于明万历七年,以巨型花岗岩条石叠砌而成,伸入海中22.4米,宽83米,高9.2米,基础牢固如磐石,历经数百年海水冲刷仍巍然屹立,其独特的建筑工艺曾被载入建筑史册,堪称古代工程奇迹。石城端头部分异型石块的设计,既增强了抗冲击能力,又形成独特的视觉冲击,仿佛巨龙昂首,直探沧海。
澄海楼作为老龙头的制高点,自古便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观海览胜的胜地。康熙、雍正、乾隆等五位皇帝曾多次登楼,留下“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等诗文。楼内陈列的出土文物、清代帝王碑刻及“天开海岳”唐碑,无不彰显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海神庙则以独特的坐南朝北布局,三面环水,八面来风,重建于1988年的庙宇延续着祈福平安的民俗传统,与波涛相映成趣。
老龙头的自然景观堪称壮美绝伦。站在入海石城上,东望渤海,巨浪拍击城墙,溅起层层白沫;西眺长城,蜿蜒如龙,跨越群山;南观海天一色,云蒸霞蔚;北望山海关城,古韵悠然。此处是海上观日出的绝佳之地——晨曦初露时,金乌自海平面跃升,阳光洒在长城与海面上,金光潋滟,恍若仙境;夕阳西沉时,晚霞将石城染成赤金,海风拂面,令人顿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豪情。
景区内的宁海城、龙武营、守备署等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展现了明代长城沿线的军事防御体系。游客可沿北入口进入,依次探访龙王庙、八卦阵、戚继光将台等景点,感受古代军事文化的魅力。若逢夏日,沙滩细软,排浪涌岸,可乘海上游艇、骑沙滩摩托,或坐动力三角翼俯瞰全景;若遇“将士巡城”表演,更能穿越时空,体验古代戍边的壮阔场景。
作为市级、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龙头通过丰富的展室、宣传资料,让游客在游览中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1992年的修复工程,既保留了遗址原貌,又完善了旅游设施——标识牌清晰齐全,小吃店、休息区一应俱全,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如今的老龙头,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理念的生动体现。当春风拂过,入海石城旁的海棠花开成海;夏日炎炎,沙滩上孩童追逐浪花;秋高气爽时,澄海楼上的落叶与海风共舞;冬雪皑皑中,长城与大海更显苍茫壮阔。四季流转,老龙头始终以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山海相接的永恒诗篇——那是六百年戍边的铁血,是帝王将相的诗情,更是自然与人文交汇的壮丽长卷,等待着每一位到访者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