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句话一出,曹操的形象便开始在人们心中变得不太正面。
在很多人看来,曹操是那种为了达成目标,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的人。
然而,除了这一点,多少人真心了解他呢?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不仅说明曹操在能力上非常出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为时代所需的多面性。鲁迅先生就曾说过:“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那么,曹操明明是一个英雄人物,为什么他却要杀掉华佗呢?
我们知道,那个时候两个人的地位差异非常大。曹操掌握着中原北方的全部地区,在军事上也处于进攻蜀吴的状态。如此一个拥有巨大权力的人,去杀掉一个医生,怎么看都不太符合他的身份。
对于这一点,《后汉书》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曹操的做法其实是有道理的,杀华佗也有其原因。
《后汉书·华佗传》中记载:“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 这里提到的“沛国谯”,实际上就是华佗的故乡。
华佗之所以得到曹操的重用,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广陵太守陈登生病,华佗恰好在周围,他为陈登治病并且成功解决了问题,令陈登十分感激。
临走时,华佗还提醒陈登:“您的病未根治,三年后恐怕会复发,还是得找名医来帮助。”
结果,三年后,陈登果然复病,但华佗却消失不见,四处云游。
曹操得知这一情况后,便派人寻找华佗,请他来为自己治病。于是,曹操和华佗便有了正式的关系。
那么,华佗对自己做医生的态度到底如何呢?
《后汉书》里有这样的描述:“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意思是说,华佗的性格比较刻薄,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而且他认为做医生是一件让人羞耻的事。
这一点,很多文学作品和关于曹操的负面形象往往会让我们忽略。
其实,这也能理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医生被视为“下九流”的职业,华佗觉得自己从事这一职业是正常不过的。
今天的《国医论坛》也提到华佗的性格问题,这些都进一步证明了他对自己所做职业的不满。
而华佗的医术虽高,但他的性格却不讨人喜欢。
因此,尽管华佗非常出色,但人们往往更加看重他的医术,而忽视了他的性格。
在曹操多次请求华佗治病时,华佗却总是推脱,甚至以家里人有病为由拒绝前来,这让曹操非常不满。
曹操并没有强迫华佗优先为自己治疗,他曾提出让华佗把家人接到许都来,表现出极大的诚意。
但华佗的态度,显然没有尊重曹操的好意。这种做法无疑让曹操失去了耐心。
如果是别人,面对如此多次的请求而不予回应,也许早就采取极端手段。
曹操所做的,是尽可能展现大度,但如果华佗一直这样不予回应,最终只会让曹操彻底失望。
说白了,华佗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他并非像郭嘉、荀彧那样具有极高的智慧,也不像许褚、徐晃那样拥有强大的武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选择一直推脱不见,显然有些不知死活。
更重要的是,当华佗最终回到曹操身边时,他提出了开颅取风涎(即肿瘤)的方法来治疗曹操的头疾,这无疑是一种自毁前程的做法。
在曹操已经怒不可遏的情况下,华佗竟然提出这种极其冒险的治疗方案,简直是自取灭亡。
从这个角度来看,曹操和华佗之间的冲突,更像是一次典型的“医患纠纷”。但在这次事件中,曹操作为患者,拥有绝对的权力和主导地位,华佗的悲剧似乎早已注定。
即便华佗的治疗方法可能对曹操有帮助,但他提出方法的时机极为糟糕,更加剧了曹操的愤怒。
这就像现代职场中某个员工,总是推迟回到公司工作,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再有耐心的公司,也不会长时间容忍这种行为。
在华佗的情况下,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适当,而在最糟糕的时机提出治疗方案,无疑是他自己的错误。
至于曹操的态度,可以说,他虽然杀了华佗,但在这件事上,他的做法并不完全错。
曹操的确爱惜人才,他一生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在张绣、贾诩等人背叛之后,曹操仍然以大度的心胸重用了他们。
曹操对人才的重视和宽容,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华佗能站在曹操这一边,他的未来将会非常光明。
但如果华佗拒绝了曹操的关照,曹操也不会对他过于宽容。每个人的耐性毕竟有限。
当然,曹操的做法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问题。比如,他曾经对杨修有过多次宽容,但最终还是决定将其除去,这也说明曹操并非完全仁慈。
同样,曹操虽然曾想收吕布为部下,但在刘备的劝说下,他还是果断处决了吕布。
对于一个医生而言,华佗显然没有郭嘉、荀彧、许褚那样的能力和地位,他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抗曹操,是自不量力的。
结语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曹操爱惜人才,但他绝不会容忍任何人的不尊重。他的宽容有一定限度,而华佗却未能意识到这一点。
后人常说曹操奸诈,并认为他不如刘备,但这纯粹是误解。曹操写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时,他的胸怀和气度早已超越常人。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影响,而这种偏见也导致了今天人们对曹操的误解。
但仔细想想,郭嘉、荀彧、戏志才等人,都是何等人物,为什么要心甘情愿为曹操效力呢?
从曹操与华佗之间的冲突来看,其实更多的是华佗自身不懂得如何应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而曹操只是做了他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
江湖之事,不仅仅是武力和斗争,更多的是人情世故,华佗如果能明白这一点,也许就不会落得如此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