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蜀山笔侠,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今天的话题是三国历史中的一个著名事件——子午谷奇谋。
关于子午谷奇谋,历史上有两种主要的看法:
1、支持者的观点:
他们认为,诸葛亮因为性格谨慎,不敢冒险,错过了魏延提出的这一伟大的军事策略。若是诸葛亮能放手让魏延去执行这个计划,或许战局的结果就会不同,胜负也很难预测。
2、反对者的观点:
他们认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本身就是个不切实际的计划,根本不可能成功。魏延提出这个方案只是找死,反而浪费了蜀军的宝贵兵力。
那么各位看官,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最近我走了一遍金牛古道,又走了剑门关、葭萌关和牛头山,甚至还走了阴平古道和江油关。说实话,亲自走一遍这些古战场,你才能真切理解当年那些历史人物的心情与思考。
接下来,我来谈谈我的一些感受。首先,我是从成都出发,途经广汉,再到白马关,经过梓潼,翻越七曲山来到剑门关,之后翻过牛头山到葭萌关,再从葭萌关走到阴平古道、摩天岭,最后回到江油关。走完这条路线,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人智慧与勇气的非凡。
在我的旅行中,我都看到了哪些景象呢?
白马关:这个地方在当时被称为绵竹关,是诸葛瞻、诸葛尚以及张飞的孙子张遵的战死之地,甚至“凤雏”庞统也葬在这里。说实话,这个关口并不险峻,更多的是依靠双方的实力与勇气。诸葛瞻显然不是邓艾的对手。
七曲山:这里有着张飞所种的柏树,至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被人们称为“张飞柏”。山旁有一座祠堂,虽然破旧,但它代表了当地人对魏延的怀念。魏延祠就在这座山旁,它表达了人们对这位蜀汉将领的敬仰。
剑门关:这座关口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而著名。站在关外走向关内,我感叹大自然的壮丽与鬼斧神工。难怪当时姜维能将钟会的十万大军死死抵挡在外。
不过,剑门关并非没有破绽。继续往前走,你就会发现……
牛头山:剑门关外有一座陡峭的山,叫牛头山。在《三国演义》中,姜维在此与魏军激战,试图拖住钟会的进攻。然而,由于水源断绝,蜀军一度陷入困境。幸好,姜维按照诸葛亮的托梦指示,在牛头山找到了水源,解救了全军,最终带领军队成功撤退。
葭萌关:也叫昭化古城,原是古苴国的遗址。这里三面环水,白龙江和嘉陵江交汇,似乎是个天险,但事实上,这并不算真正的险关。从任何方向进攻这里,都没有什么天然的防守优势。不过,嘉陵江绕过剑门关,一直流到四川,最后汇入长江,后来蒙古人正是通过这条水路突破了南宋的防线。
阴平古道:这条古道绕过了剑门关,是另一条进攻的通道。所以剑门关也并不是无法攻破的绝对防线。走阴平古道,必须翻越像剑门关一样险峻的摩天岭,然而这里没有人把守。邓艾便利用这条路,成功绕过剑门关,完成了令人震惊的战略突破。
江油关:诸葛亮早就预见到敌人可能会通过阴平古道,所以他在江油关修筑了防线。其实,江油关并不是什么坚不可摧的要塞。问题在于,蜀军的兵力早已捉襟见肘,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守卫各个关口。因此,邓艾能够突破江油关,并且不费多大力气就攻克了蜀汉的防线。
在我看来,魏延如果敢于提出“子午谷奇谋”,必定有信心让其成功。魏延绝不会主动提一个注定失败的方案。而诸葛亮之所以不同意子午谷奇谋,是因为他担心如果失败,自己将承担责任,而如果成功,魏延的功劳会超过自己。
实际上,子午谷难行,但正是这种艰难的地理环境,给了奇袭最好的机会。就像阴平古道的突破一样,邓艾依然成功了。所以,勇者胜,这就是战争的本质。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文章和风格,别忘了点赞和打赏,谢谢!视频也将随之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