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年纪将近八十,生命已经所剩无几,但朱元璋为何还要杀掉他,并且连他的全家也一并诛杀?
朱元璋在历史上以心狠手辣著称,不管那些曾经为他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最终都没有一个善终。即使是那些跟随他南征北战、建立了巨大功勋的开国功臣,除了几位早死的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够安享晚年。其中最为悲惨的恐怕就是李善长了。
李善长被誉为明朝的第一功臣,朱元璋自己也曾把他与汉代的萧何相提并论。尽管李善长在早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次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最终却还是被朱元璋杀害,而且连李善长的家族也都受到了连累。
李善长死于七十六岁,那时他已经退休,回家休养,活不长了。那么,为什么朱元璋即使知道他即将不久于人世,依然要亲手处决他呢?其实,这并不能完全怪朱元璋心肠狠毒,实际上,李善长在很多方面都犯了错误,自己也没有看清当时的局势,因此才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事实上,李善长在洪武四年就因为身体原因早早退休,告老还乡。朱元璋虽然不舍,但还是给了他大量的土地和财物作为奖励。不久后,李善长的身体恢复,朱元璋便派他去负责修建濠州的宫殿。所以,李善长实际上是处于一种半退休状态。
但是,李善长并没有完全脱离朝政,依旧时常插手朝中事务。他与许多大臣关系密切,这对于当时的朱元璋来说是非常忌讳的事。尤其是李善长推荐的胡维庸,后来与李善长保持了较为亲密的关系。更值得注意的是,李善长的侄子后来成了胡维庸的侄女婿,两人也因此结为亲戚。
胡维庸案件爆发后,有人指控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及其子是胡维庸的党羽。尽管朱元璋因此怀疑李善长,但他还是因李善长的功勋面子,免去了李存义父子的死罪。然而,李善长并没有表现出感恩之心,也没有进宫向朱元璋谢恩。朱元璋因此心生怨恨,这一怨恨埋下了日后祸端的种子。
不久后,李善长的一个亲戚丁斌犯了法,被发配边疆。李善长为丁斌求情,这让朱元璋更加生气。毕竟,李善长在朝中利用职权为亲戚谋私,已让朱元璋十分反感。丁斌被治罪后,供出了李存义与胡维庸有很多私下交往的细节。李存义父子因此被逮捕,接着又牵扯到李善长。
如同俗话所说的“墙倒众人推”,朝中的御史们看到这种局面,纷纷开始弹劾李善长,指责他利用权力为亲属谋取私利。朱元璋终于忍无可忍,将李善长处死,甚至连李善长的家族,七十多口人都没能逃过一劫,全部遭到诛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