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非常流行的顺口溜,其中大致内容如下: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对于那些熟悉三国历史或小说的人来说,听到这些名字时,很多人都能马上知道这些将指的是谁。比如,太史慈的名字中并没有太史这两个字,这就说明其中有些名字的来源并非完全基于史实。这些名将的排序,也并非来源于《三国志》或《三国演义》中的真实记载,而是民间流传下来的版本——在史书中,张绣并不是所谓的神枪好汉,而颜良、文丑等人的武艺,实际上要比典韦、许褚、徐晃更强。
深入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份二十四将名单中的一些人物,实际上并不能算作真正的三国名将。以吕布为例,尽管他曾以一人之力取得过显赫战功,但他三次易主,严格来说,他更应被视作东汉末年名将,而非三国人物。颜良与文丑则是袁绍的部将,他们早早便退出了历史舞台。在三国实际三分天下之前,他们就已经去世,因此他们的身影更应归类为东汉末年名将,而非三国时期的名将。 如果从名单中剔除吕布、颜良和文丑,再去掉一些评书中才被称为英雄武功的张绣,那么剩下的二十位将领,才是真正的三国武将。如果进一步挑选出三国十八好汉,将更加直观。 实际上,邓艾在曹操时代只是一个放牛娃,直到司马懿的提拔才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而姜维更是未曾见过刘备一面。剔除这两个后来者,我们便能得到真正参与过三国争霸、与曹操、刘备、孙权都有过紧密联系的十八位英雄。 如果从这二十位真正的名将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几位,那无疑是曹操、刘备和孙权所指挥或亲密合作的将领: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许褚、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渊、张辽、张郃、徐晃、庞德、甘宁、周泰、魏延等十七位武将,再加上孙权的哥哥——江东小霸王孙策。 不过,顺口溜中的三国名将,赵云与典韦排名前两位,实际上有些夸张了。虽然赵云与典韦的武艺不凡,但与关羽相比,差距还是明显的。举个例子,赵云曾与文丑激战五十至六十回合未分出胜负,而关羽四刀就轻松斩杀了文丑。再来看许褚与徐晃,他们两人联手都未能战胜关羽,而那时关羽并未处于巅峰状态——他当时没有赤兔马,身心疲惫,但依然击败了这两位猛将。 关羽的巅峰状态几乎无敌,如果以《三国演义》为标准,他毫无疑问是三国第一名将。记得他曾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差点因此迁都。试问,三国中哪位名将能有如此赫赫战绩? 虽然关羽位列第一,第二的绝对是张飞,关羽甚至可能会将这个位置让给三弟:我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能在百万军中,取敌上将之头,犹如探囊取物。 张飞与吕布单挑不败,并且以一人之力,正史中记载他雄壮威猛,亚于关羽。可见,在三国的名将中,除了关羽,几乎没有人能排在张飞之前。关羽和张飞这对兄弟,也被三国公认为是万人敌。 关羽和张飞横扫三国前期,到了中期,赵云开始崭露头角。不同名将的盛衰周期各不相同。关羽自赤壁之战后,掌管的事务逐渐增多,刀法有所生疏,加上赤兔马已年老,这才给了徐晃可趁之机。若关羽处于巅峰状态,斩杀徐晃不过三十回合之事。 除了关羽和张飞,赵云和马超也有资格争夺三国第三名将的位置。赵云的名气已经家喻户晓,记得他曾一枪秒杀河北四庭柱中的高览,而高览曾与许褚大战不分胜负。马超与张飞的大战也非常精彩。尽管马超在与张飞的较量中未能取胜,但他依然是一位值得称道的武将。刘备为了让马超心服,特意安排赵云下马威,可见马超面对赵云时,依然难掩忌惮。 关羽、张飞、赵云三人毫无疑问占据了三国十八好汉的前三名。至于马超,尽管他未曾斩杀过任何大将,但他能够让曹操心生畏惧,也绝非等闲之辈。因此,马超位列第四是毫无争议的。 至于典韦,虽然他的排名稍显过高,但在三国中的地位依然不容小觑。典韦勇猛无畏,对敌时极具勇气,远胜许褚。许褚在危急时刻曾选择弃曹操而逃,但典韦却从未在曹操危难时袖手旁观。 许褚与典韦曾同场作战,典韦几乎可以与许褚匹敌,但许褚与马超大战二百三十回合的纪录,也不容忽视。 徐晃和魏延的排名相对较低。徐晃后来与关羽激战八十回合,尽管两人实力接近,但徐晃在与关羽对阵时并未展现出明显的优势。魏延虽有过一些英勇表现,但他实在无法与庞德这样的名将抗衡。魏延虽曾豪言射落曹操两颗门牙,但在与庞德的对决中败下阵来,未能改写历史。 综上所述,三国十八好汉的排名,虽然因个人观点不同有所差异,但如果依据战绩与威名,排在前三的无疑是关羽、张飞、赵云。接下来的排名则依据武功和历史表现逐步排列。那么,如果关羽不是三国第一好汉,您认为谁有资格取而代之?是张飞还是赵云?
下一篇:跨境马拉松跑出大湾区融合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