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魏末年,朝廷大权落到了晋王司马昭手中。司马昭发动了三路伐蜀的大规模战争,最终攻占了成都,灭掉了蜀汉政权。然而,司马昭在灭蜀之后便去世了。接着,司马昭的家族成员们推举司马昭的大儿子司马炎继承了他的权力和地位。很快,司马炎篡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西晋王朝。作为晋武帝,司马炎开始大肆封赏司马家族的子侄,将他们分封为王,并赋予了他们相当大的权力,甚至还允许他们自己挑选封国的官员!大家纷纷喜悦,唯有卫将军、齐王司马攸却独不敢,凡事都必须先向朝廷请示。
**一、司马攸是什么人** 司马攸不是普通人物,他是司马昭的第二子,和司马炎是亲兄弟。由于司马昭和哥哥司马师的关系特别好,司马昭便将二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哥哥。这样一来,司马攸从司马昭的亲生儿子变成了司马师的侄子。 尽管如此,司马攸为人谦和谨慎,且多才多艺,因此深受父亲司马昭的宠爱和重视。司马昭曾经常说:天下者,景王之天下也,我只是暂时担任丞相职务而已。百年之后,大业应当由攸继承。司马昭的意思是,这个天下本应属于他的哥哥司马师,而他自己只是代替哥哥担任丞相职务。未来,天下将会传给司马攸。 然而,话虽如此,等到最后真的决定继承人时,形势却发生了变化。虽然司马昭本打算立司马攸为继承人,但在山涛、何曾、裴秀和贾充等人的劝说下,最终选择了司马炎作为继承人。然而,这段往事似乎并未影响司马炎与司马攸兄弟的感情。司马炎登基后,仍然任命自己的亲兄弟司马攸为齐王。 为了避免像曹氏家族那样孤立后被灭的命运,司马炎给予各王相当大的权力,允许他们入朝为官,监督地方,甚至可以自行挑选官员。这种优待是曹魏时受气王所无法相比的。然而,尽管其他王爷们都欣喜若狂,齐王司马攸却依然感到忧虑,甚至独不敢有所行动。 **二、司马攸为何独不敢** 作为亲兄弟,司马攸的独不敢并不奇怪!因为他与司马炎是亲兄弟,而他一度被视为继承人,这也让司马攸变得更加谨慎。再者,司马攸不仅才德出众,而且还拥有很高的威望。历史上,父子争权、兄弟争位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惨痛的教训足以引起警觉。 因此,即便司马炎的心胸宽广,他也不可能对任何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掉以轻心。正是这种心态,使得司马炎开始对自己的亲弟弟司马攸产生了些许的戒备和猜忌。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齐王司马攸会变得独不敢了。 **三、司马攸的结局**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最终完成了统一天下的梦想,吞并了吴国,整个三国时代划上了句号。然而,随着这一切的完成,司马炎却开始变得志得意满,生活奢侈,追求享乐。 与司马炎的逐渐堕落相比,齐王司马攸的威望却越来越高,这也引起了晋武帝亲信如荀勖和杨珧等人的忌惮。于是,荀勖和杨珧开始在司马炎耳边不断诋毁司马攸,恶意中伤他。俗话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能变成真理,时间一久,司马炎的怀疑心开始加重。 终于,司马炎下令召回齐王司马攸。然而,司马攸此时突然生病,而且病情较重。由于司马炎已经心生疑虑,他根本不相信司马攸真生病。于是,他催促司马攸尽快回国。 无奈之下,司马攸只能勉强打起精神,准备几天后遵照命令返回齐国。尽管他身体虚弱,但平时一向注重仪表和风度,依旧保持着正常的外形。然而,司马炎听闻后,依然对弟弟充满疑虑,直到几天后,齐王司马攸因病吐血而死,司马炎才终于相信弟弟确实生病了。 对于自己的误解,司马炎感到非常懊悔,并痛哭流涕。但一切已无法挽回。尽管亲哥哥司马炎是皇帝,给予司马攸极高的荣宠,齐王司马攸却依然独不敢有所行动。而最终,齐王司马攸的结局却是悲惨的死去,甚至在临终时未能得到真正的信任。 司马攸的悲剧,或许可以撕开封建王朝所谓亲情的面纱,揭示出权力斗争的冷酷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