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开创了一个独特时代的人物。她的时代之后,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女性接连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个时期,堪称中国历史上少见的红颜时代。尽管这些女性都身处权力的核心,但最终唯一成功的却只有武则天——这位独一无二的女皇帝。而紧随其后的女性,虽然拥有一定的权力和野心,像韦皇后这样的人物,终究只是一个充满野心但最终无法掌控命运的政客罢了。 韦皇后为何会失败呢? 与武则天相比,韦皇后的成功准备显然不足。武则天从三十六岁开始掌权,一直到六十六岁才登基为帝。她花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逐步为自己的女皇梦想积累经验,经历了无数挫折和反对势力的阻碍。可以说,武则天的成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即便如此,她在执政期间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各方力量不断威胁她的地位,这也凸显了她执政的不易。
然而,韦皇后的准备期显然远远不够。她从705年开始垂帘听政,到710年才真正掌握大权。这短短五年的时间里,虽然她身居高位,但真正拥有实权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她的权力仍然掌握在武三思等人的手中。因此,韦皇后在收买人心、建立自己的势力、清除政敌、积累政治经验等方面的努力远远不如武则天。韦皇后显然未能像武则天那样做足充分的准备。 然而,韦皇后选择了走捷径,她直接毒死了中宗李显,试图通过加速掌控权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接着,她将目光转向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试图一举铲除所有潜在的威胁。 李隆基为何能够取胜? 韦皇后显然在控制朝廷上并不缺乏决心。李显驾崩后,韦皇后立即从京城周边征调了五万府兵驻守长安,并把这些兵权交给了自己的一些亲戚和部下,包括驸马都尉韦捷、韦灌、韦璿等,还安排了韦元等人负责城内治安的维持。表面上看,韦皇后的措施似乎稳妥,但她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军队的控制不仅仅是依靠职位高低,尤其是李隆基。李隆基从十七八岁开始便在朝中任职,历任重要职务,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并建立了自己的人脉和势力,尤其在与北门禁军万骑营的将领建立了紧密的关系。此外,李隆基还借助自己在朝中的职务,结交了一批才俊,这些人后来的作用在唐隆政变中至关重要。 最关键的是,李隆基得到了太平公主的支持。太平公主继承了母亲武则天的遗志,既有雄厚的实力,也有极高的威望。她不仅是唯一一个能够与韦皇后抗衡的力量,还是挑战韦皇后权威的关键人物。整个唐隆政变的策划,都是太平公主亲自主持的。 此外,韦皇后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内部不和。虽然她表面上拥有强大的军权,但她的亲信如韦播等人为了彰显权威,得罪了不少将士,导致军心不稳,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反叛。唐隆政变与韦皇后的败亡 710年6月20日,李隆基悄然进入皇家禁苑,联络禁军,开始了一场震惊朝野的政变。政变成功后,韦皇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被一同处决,韦氏和武氏两大权力集团几乎完全消失。随后,太平公主出面,恢复了相王李旦的帝位,开始了唐睿宗的统治。 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710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个年份不仅标志着唐中宗李显在景龙四年的结束,也见证了唐殇帝李重茂的短暂存在(李重茂为李显的幼子,是韦皇后所立的傀儡)。与此同时,唐睿宗李旦即位,历史的车轮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