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经过激烈的群雄割据,最终朱元璋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赢家,建立了明朝,延续了近三百年的统治。这一结果令许多人都感到意外,因为至少在那时,陈友谅的实力远远强于朱元璋。 那么,为什么元朝末期,实力强大的陈友谅最后还是败给了朱元璋呢?
首先,陈友谅的称帝之路让他失去了支持。陈友谅原本不应该姓陈,因为他的祖父是入赘到陈家里的,所以他才得以姓陈。陈友谅的家庭条件尚可,能够接纳赘婿的家庭通常社会地位也不低,所以他从小受过一定的教育。长大后,陈友谅在县里做了一个小吏。然而,元朝的元顺帝在位,红巾军与元军之间的战争已经打响。陈友谅觉得继续做小吏无望,于是加入了徐寿辉领导的天完朝起义军。天完朝虽然名义上是一个朝廷,但其实更像是一个草台班子。陈友谅在加入天完后,得到了倪文俊的器重。倪文俊是天完朝的骨干力量,而天完皇帝徐寿辉则比较软弱。倪文俊本打算篡位自立为帝,但没想到被陈友谅反戈一击,最终被自己提拔的陈友谅所杀。 陈友谅野心勃勃,早在投靠天完时就显示了他的雄心。从放弃元朝的小吏职位,到投身天完,再到吞并倪文俊的势力,陈友谅逐步成为天完朝廷的实际掌权者。陈友谅认为,徐寿辉不配做自己的上司,于是决定逼迫徐寿辉交出权力。徐寿辉见形势不妙,选择迁都避开陈友谅的控制,但最终陈友谅派人截杀了徐寿辉的部下,抓住了徐寿辉,并逼迫他册封自己为汉王,随后又将徐寿辉杀害,自立为大汉皇帝,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汉。 然而,陈友谅的做法引起了许多天完朝中人的反感,许多人并不认同陈友谅的做法,甚至有些人对其产生了离心之情。 接下来是陈友谅的败亡。与朱元璋相比,陈友谅的吃相显得更为粗暴。虽然很多人认为朱元璋是派人暗杀了韩林儿,但毕竟没有直接证据。而陈友谅则通过杀害徐寿辉,引发了陈汉内部的离心,导致其失去了许多支持者。最终,陈友谅的统治开始崩塌。朱元璋在多次小规模战斗中获胜后,决定与陈友谅一决高下。陈友谅带领六十万大军进攻朱元璋,双方在鄱阳湖展开了决定性的战斗,这便是著名的鄱阳湖之战。最终,陈友谅战死,陈汉也随之崩溃。陈友谅的儿子投降了朱元璋,陈汉的地盘也被朱元璋吞并,为朱元璋日后推翻元朝打下了基础。最后,个人认为陈友谅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实力更多只是表面上的强大。事实上,从他弑杀徐寿辉开始,就暴露了他并不是一个能够团结和领导大局的人。徐寿辉的死导致了天完朝的分裂,并使得陈友谅失去了民心。弑君这件事虽然历史上常有发生,但它要求讲究时机和方式,而陈友谅的做法既恶劣,又时机不对,最终导致了陈汉朝廷的衰败。人心涣散的陈汉,失败是难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