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全球局势经历了剧变,特别是世界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在这一年轰然解体,分裂成了15个独立的国家。苏联的解体不仅是冷战结束的标志,也象征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崩塌,影响深远。
当苏联解体后,15个新国家在曾经广袤的2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苏联国土上诞生。这些国家的形成,体现了历史上苏联与沙俄的领土扩张战略。苏联及其前身沙俄,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主要由俄罗斯民族构成。苏联的解体,某种程度上是那些曾经被沙俄和苏联压迫的国家和民族不再愿意继续受到统治的表现。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绝大部分领土和资源,俄罗斯的面积仍然保持在1700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超过一亿。然而,与此同时,原本属于俄罗斯最精华的地区,如中亚五国、东欧的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等地纷纷宣布独立。与这些国家的独立潮流相比,远东地区尽管远离俄罗斯的核心区域,条件恶劣,人口稀少,却意外地保持了稳定,并没有发生类似的分离运动。 实际上,俄国在远东地区的控制极为牢固,远远超出了许多人预期。这片广袤的领土,超过100万平方公里,曾是19世纪末沙俄从中国侵占的外东北地区。它与中亚、西伯利亚、高加索和波罗的海地区一样,都是沙俄通过军事手段强行获得的领土。 按理说,这些被俄国侵占的土地和民族应当怀有强烈的敌视情绪,特别是外东北地区,它本应对俄国充满仇恨。正因如此,苏联解体后,中亚和东欧的独立才显得格外自然。然而,外东北地区的稳定与俄国的统治似乎显得更加不可思议,尤其是在苏联解体后的混乱时期,为什么这片远离俄罗斯的领土没有选择独立,反而在俄国最虚弱时依然保持了平静? 实际上,外东北地区的平静并非偶然。它的根源,正是俄国在百年前通过残酷手段控制这片土地的结果。沙俄通过战争和屠杀,占领了这片区域。由于强力的镇压和统治,这片土地至今依然稳固地掌握在俄罗斯手中。 外东北地区指的是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区域,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乌苏里江以东的地区以及库页岛等岛屿。这片与中国东北直接相连的土地,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黑土资源,土壤肥沃,而且富含矿产和森林资源。如果当时中国没有失去这片土地,东北的农业和人口将会大大受益,甚至能够缓解中国长期以来的饥荒问题。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19世纪末,沙俄通过军事威胁和勒索手段,利用《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侵占了外东北地区。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属于中国。早在唐朝时期,强大的唐朝就在这一地区设立了州府,并由政府进行治理。即使到了清朝,清政府依然掌控着外东北地区。康熙年间,清政府打败了沙俄的入侵,并通过《尼布楚条约》确认了外东北是中国的领土。 外东北地区上千年来一直有中国人的足迹。中国古籍中,曾多次记载生活在库页岛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如何向清朝朝廷进贡。沙俄通过不费一兵一卒的手段,几乎轻松地占领了这片广阔的国土。为了保持对这片领土的控制,沙俄采取了强制移民的措施,大量的俄罗斯居民被鼓励迁移到远东地区。 沙俄甚至通过政策引诱俄国贫民前往远东定居。沙俄政府规定,任何到外东北定居的俄国人可以获得100俄亩的土地,这些土地在20年内免税,并且免除10次兵役。这些优待政策促使了大量贫困的俄国人移居到外东北。然而,考虑到这一地区距离俄国的核心区域太远,真正能够迁徙到远东的人仍然只是少数。对于俄国占领的外东北地区,中国人的数量并不多,尤其是在沙俄强行占领的初期。然而,这些中国移民并非新近进入,而是许多世代生活在此的中国人。外东北的许多城市,其实早期是中国人建立的。例如,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海参崴,乌苏里斯克原名双城子,哈巴罗夫斯克原名伯力,布拉戈维申斯克原名海兰泡等,都是由中国人开发建设的。 然而,在沙俄和后来的苏联统治下,这些地区的中国人受到了极大的压迫和屠杀。尤其是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沙俄的军队大规模屠杀无辜的中国人,妇女和儿童也未能幸免。大量中国人被杀害或迫害,导致原本20万的华人数量急剧下降。 苏联成立后,尽管许多中国工人曾参与过红军,并且在远东地区参与经济建设,然而随着苏联的政策发生变化,特别是在1930年代,苏联对中国人的打压加剧,远东地区的中国人再次遭遇严重迫害。到1939年,远东地区的中国人几乎被完全驱逐或消失,原本属于中国的外东北地区,彻底变成了以俄国人为主的地区。 总的来说,俄国通过极其暴力和残忍的方式,牢牢控制了外东北这片曾经属于中国的土地。即便在苏联解体后的不稳定时期,俄罗斯依旧保持对这片土地的掌控,直至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