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历史上随着朝代的更替,涌现了许多皇帝。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称帝开始,到1911年宣统帝退位为止,经过了2131年的漫长岁月,共有230位皇帝。而我们今天要讲述的,就是这230位皇帝中的最后一位——溥仪。
溥仪在1912年被袁世凯逼迫下退位,宣告了满清王朝长达200多年的统治结束,也意味着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公认的皇帝,溥仪可以说是一个幸运的人。虽然他失去了皇位,但在退位之后,他依然过上了相对舒适的生活。他经常将皇宫中的一些宝贵物品拿出来卖掉,以此来维持自己奢华的生活方式。 然而,这种看似安逸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1924年,冯玉祥将他赶出了皇宫。面对突然的困境,溥仪明白自己一旦离开了皇宫,生活中会缺乏资金来源。于是,他偷偷地从宫中带走了一些珍贵的宝物,并通过变卖这些物品来支撑自己的生活。其中,有一件特别珍贵的宝物,那就是乾隆田黄三连印。这件印章虽小,但它的历史和价值不容小觑。这是乾隆皇帝的印玺,由三枚印章组成:两枚方形,一枚圆形。它不仅是清朝盛世的象征,还见证了满清王朝从辉煌到衰落的历史进程。乾隆田黄三连印的价值,几乎是无法估量的。 溥仪在被赶出皇宫之后,一直将这三枚印章缝在自己的衣袖里,时刻保留着这份重要的遗物。没过多久,溥仪便被日本方面找去,成为了伪满洲国的皇帝。在其做伪满洲国皇帝期间,溥仪犯下了许多错误。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日本战败,溥仪被苏联军队俘虏,并被带到苏联。新中国成立后,溥仪最终被送回了祖国,并与其他战犯一同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 在监禁期间,溥仪为了表现自己改造的决心,决定将乾隆田黄三连印上交给国家。由于这件宝物的极高价值,它后来成为了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永远珍藏在了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