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在这份排名中,典韦的位次排名第三,显得稍微有点高。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排名完全不合理。尽管典韦的战功可能无法与关羽或张飞比肩,他在三国名将中的影响力也逊色于他们,但典韦的古之恶来这个称号并非空穴来风。所以,尽管典韦排在第三看似有些过高,但也并非完全不合适。如果让他与刘备的五虎大将单挑,至少他能有一场胜利的可能。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讨论的是可能打赢,而不是必胜。也就是说,典韦有可能胜出,但也有可能被打败,最终的结果会受到双方当时状态和战场局势的影响。
在三国的众多名将中,典韦的死因最为悲壮,他甚至没有亲眼目睹吕布在白门楼上的最后一幕。典韦是在建安二年(197年)发生的宛城之战中,被张绣的乱兵所杀。而吕布在白门楼的惨败是在建安三年(198年)的事情,比典韦死得要晚。 典韦排名第三,除了他短命的死因外,也与他在生前表现出来的勇武有关。有人认为他的死是非常英勇的,也有人认为他的死有些憋屈,但无论如何,他的牺牲与曹操的特别宠爱息息相关。 尽管典韦的死法令人遗憾,但他短暂的一生中展现出的战斗力,依然不可小觑。在我们讨论他与蜀汉五虎大将单挑是否能够获胜之前,还是先来回顾一下典韦的战绩。 典韦登场较晚,他是由夏侯惇推荐给曹操的。夏侯惇在推荐典韦时,对他的大力夸赞并没有夸大其辞。他介绍典韦时说道:此乃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典韦曾是张邈的部下,但由于与帐下人不和,屡次杀人,最终逃入山中。夏侯惇曾经在一次打猎时见到典韦追逐老虎,随后将他收为军中一员,并向曹操推荐。 典韦刚投靠曹操,就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濮阳之战中,曹操被敌军包围,局势极为危急。吕布打败了曹操的几名将领,曹操的去路也被几名敌将所阻。就在这个危急时刻,典韦挺身而出,用飞戟一戟一人地击杀了敌军十数人。随即,他跳上马背,手持双铁戟,打败了敌军的四名将领,确保曹操安全撤退。 《三国志》对典韦的描述更加生动,称他在与吕布的对抗中显示了极高的武艺。据《三国志》记载,典韦手持十余柄戟,所向披靡,甚至让吕布的部队暂时后退。即使在《三国演义》中,典韦的武功也被描写得不逊色于许褚,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强于许褚。 在救曹操之后,典韦与许褚进行了长时间的对抗。尽管这场战斗最后看似打平,但从战斗的情势来看,典韦的战斗力似乎略强于许褚。许褚虽然在家门口作战,但他的压力远大于典韦,因为如果许褚失败,他的家乡将遭到曹军的报复,而典韦则仅仅是在为曹操效力。 典韦的战斗力与许褚相当,这让他在面对刘备麾下的五虎大将时,也有机会一战。许褚与马超的单挑曾被广泛记载为平局,马超的长枪折断成为平局的象征。如果典韦和马超对战,也许会有胜算,因为典韦擅长地面战斗,力气大且速度快,这样一来,典韦就有可能在拉近距离后占得上风。典韦的战技不仅体现在力量上,他还擅长使用飞戟和暗器,因此即便面对黄忠的箭术,典韦也未必处于劣势。黄忠虽然弓箭精准,但对于典韦来说,靠近黄忠并且将其拖入近战是他更有机会获胜的场景。 如果论到战斗持久力,典韦也非常出色。他的双铁戟在三国武器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吕布的方天画戟。黄忠如果与典韦激战百回合,体力上的消耗可能使他处于下风,典韦或许能够通过持久战打败黄忠。 黄忠曾在阵前击败夏侯渊,但黄忠的成功更多是依赖于偷袭。而他与典韦的单挑,能否在百十回合内拿下典韦,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如果说黄忠有机会击败夏侯渊,那面对典韦,他并不一定能取得同样的胜利。真正有把握打败典韦的,恐怕只有关羽和张飞。关羽曾轻松斩杀颜良文丑,二人合力也能轻松击败徐晃,而徐晃的武力与许褚相当,许褚与典韦也在一个水平线上。这表明,即使没有赤兔马,关羽也有能力战胜许褚,面对典韦时,关羽的胜算会更大。 张飞的实力也非常强大,即便是在醉酒状态下,张飞也能击败许褚,完全不受许褚威胁。而典韦与吕布的对决中,虽然有夏侯惇等人援助,但吕布始终没能打败典韦。这表明,如果典韦与张飞对战,五十回合内他很可能会胜出。 尽管典韦有可能打赢黄忠和马超,但他绝对无法与关羽、张飞抗衡。而与赵云的单挑,则是最难判断的局面。赵云曾在初出茅庐时与文丑对战五十回合打平,而文丑与关羽交手仅三个回合就败下阵来。如果赵云和典韦在那时交手,胜负难料。 综合来看,典韦虽然可以与一些名将抗衡,但面对关羽和张飞时,他显然无法胜出。至于赵云,他的胜算则取决于具体的战斗状态。所以,典韦的排名虽然高,但他能击败几个刘备的五虎大将,也仍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