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张合影中有杨开慧,甚至有人称这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唯一合影。虽然这个想法很感人,但实际上这并不是真的。事实上,这张照片是在1919年11月16日拍摄的,当时毛泽东还年轻,正在长沙主持湘新民学会的会员活动。照片上方写着“新民学会会员在长沙摄影民国八年十一月十六日”这几行字。
合影中第一排有六位女性,分别是从左到右:李思安、周敦祥、陶斯咏、魏壁、劳君展和贺延枯。而在后排,毛泽东站在第四位。 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曾在1918年6月应蔡元培的邀请,成为北京大学的伦理学教授。为了履行工作,他带着全家从长沙搬到了北京,住在鼓楼附近的豆腐池胡同9号,这就是今天的杨昌济故居。那时家里除了杨昌济,还有杨开慧的母亲、哥哥杨开智、嫂子李一纯和杨开慧本人。 然而,杨昌济先生在1920年1月17日去世,距这张合影的拍摄仅仅过去了两个月。在他生病期间,杨开慧几乎是昼夜守护在父亲的床前。而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杨开慧并不在长沙。 新民学会成立于1918年4月14日,初期有13位男会员,包括毛泽东、何叔衡、陈绍休、邹鼎丞、张昆弟、蔡和森、邹蕴真、陈书农、周明谛、叶兆桢、罗章龙、萧子升和萧三。到了同年8月,学会陆续吸收了罗学瓒、周世钊、熊瑾玎、熊光楚、陈昌、曾以鲁、彭道良等人,会员人数增至二十多人。需要注意的是,这时杨开慧已经随家人搬到北京了。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推动了新民学会在湖南的扩展,学会吸纳了很多新会员。到这时,学会成员已经达到60多人,里面也包括了部分女性会员,如向警予、陶斯咏(照片中的左三)和任培道,她们是最早加入的女性。随后,蔡畅(在法国加入)、李思安(左一)、周敦祥(左二)、魏壁(左四)、劳君展(左五)、贺延枯(左六)等女性陆续加入学会。但杨开慧始终没有加入其中。 这些女性大多数是在国内加入的,也有少数是在法国加入的,许多是在学会发展中期或后期加入的。因为到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学会便停止了活动。 照片中被误认为是杨开慧的“左五”实际上是劳君展。劳君展对数理化有浓厚的兴趣,她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去法国留学,在巴黎成为居里夫人唯一的中国籍女弟子和助手。她的丈夫是著名政治活动家、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许德珩,女儿叫许鹿希,女婿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虽然杨开慧没有加入新民学会,但她的父亲杨昌济是学会的“精神导师”。杨开慧深受父亲的影响,很多学会成员都曾听过杨昌济的课程。而且在学会成员留学期间,杨昌济不遗余力地为他们筹集经费。尽管杨昌济早逝,但他培养的一批学生都投身于革命,很多新民学会的成员在抗争中牺牲了。包括郭亮、向警予、陈昌、罗学瓒、张昆弟、蔡和森、夏曦、何叔衡等人都先后牺牲,或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新民学会也培养了30多位投身教育和科学事业的优秀人才。杨开慧就像她的父亲一样,虽然身体脆弱,但始终坚定地支持着毛泽东的事业,最终为国家捐献了年轻的生命,时年仅29岁。而杨昌济的女婿毛泽东,则以巨大的牺牲,舍弃了个人的家庭,为了国家的利益推翻了旧有的世界,建立了新中国,成为人民崇敬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