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燕园杯邀请赛在北京华彬尼克劳斯高尔夫球场圆满落幕。本届赛事恰逢北京大学高尔夫协会(以下简称北大高协)成立20周年,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百余位嘉宾与选手参加,其中包括驻华使节、演艺界人士、企业家及青少年高尔夫爱好者等多方代表。
高尔夫作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被视为兼具竞技性与礼仪精神的运动。北京大学在这项运动中展现出深厚的传统与实力。北大不仅是中国大陆高校中最早成立高尔夫学生社团的学校,其高尔夫校队更在历届高校赛事中屡创佳绩。今年5月举行的第七届全国高等院校高尔夫球冠军赛上,北大代表队摘得两项冠军与三项亚军,延续了强劲的竞争力。
除竞技成绩外,北大也是国内高校中推广高尔夫运动的先行者。燕园杯邀请赛由北大高协前队长发起,初衷在于“增进校友情谊、普及高尔夫运动”。自首届举办以来,赛事已从校友间的小范围交流,逐步成长为集竞技、交流与公益于一体的品牌活动,成为展现北大体育文化的重要窗口。
本届赛事采用团体赛制,强调协作与默契。虽然比赛持续近五个小时,但选手们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与团队精神。不少参赛者在天色渐暗时,仍借助手机照明坚持完成比赛,展现出对运动的热爱与对赛事的尊重。
赛场上,不同年龄、职业与背景的选手积极互动,形成了跨代际、跨行业的交流平台。青少年选手与资深高尔夫爱好者同场竞技,知名人士与在校学生共同挥杆,充分体现了燕园杯在推动高尔夫普及与促进社会融合方面的积极作用。
作为北大高协的发起人和指导教师,体育教研部教授何仲恺二十年来始终致力于推动高尔夫运动在校园内的普及与发展。在当天的颁奖仪式上,他与燕园杯创始人辛丕吁共同完成奖杯交接,象征着传承与创新的延续。
从校园出发的北大高协,在二十年的成长历程中孕育了燕园杯这一品牌赛事。如今,这项以友谊为纽带、以体育为桥梁的赛事,正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续写属于燕园的高尔夫故事。
来源:京报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