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们手持长枪或双锤,或者是狼牙棒、偃月刀,有的倒立在马背上,有的俯身拾取物品……这些精彩的马术表演和高超的武技纷纷展现出来,充分展现了御林军训练有素的技能和强大的战斗力。 在我们观看古装影视剧时,很多观众的目光都会聚焦在御林军身上。这些影视剧塑造的御林军形象,也让不少人产生了这样的印象:御林军的每个成员都身手非凡,技艺超群。 然而,也有很多人好奇,真实历史中的清代御林军是否真如影视剧所展示的那样,个个都是武艺高强的英雄人物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御林军 御林军这个名字其实是民间对皇帝禁卫军的通俗称呼,专指古代负责护卫皇帝以及保护京城安全的军队。尽管御林军在小说和影视剧中频繁出现,但历史上并没有这个军号。事实上,古代中国只有一个类似的军队名称——羽林军,它是西汉时期由汉武帝刘彻所创立的。 清朝的御林军 清兵入关后,尽管民间仍称皇帝的禁卫军为御林军,但清朝的政府并没有正式采用这个名称。在清朝初期,皇帝将八旗的主力驻扎在京城,并重新组织了皇宫及京城的防卫体系。 此时,满洲、蒙古和汉军的八旗军按方位分布在京城的不同地区。为了确保这支军队的忠诚,皇帝在选拔禁卫军时非常严格,通常只有来自上三旗的子弟才能加入。后来,康熙帝即位后,御林军中还新增了汉族侍卫,这些侍卫需通过武举选拔。 除了负责皇宫近身保护的大内侍卫,清朝还设有骁骑营等军队来保护京畿地区。各旗的士兵肩负着不同的防卫任务,保障京城及其周边的安全。到了清朝晚期,清政府在外来势力的压力下创建了新型的禁卫军——神机营。这个军队的士兵主要装备了西方的近代武器,且成员来自原有的禁卫军各营。真实的御林军 与影视剧中塑造的英勇形象不同,历史上的清朝护卫军并不那么强大。尤其是在晚清时期,由于长期的和平与安逸,皇宫的护卫军纪律涣散,战斗力大大下降。 更令人唏嘘的是,当时不少护卫军士兵仗着家世显赫,不仅没有尽职尽责地守卫京城,还时常欺压百姓,作威作福。 这些护卫军的实际战斗力,甚至让人难以置信。据说在嘉庆年间,京畿一带出现了一名乞丐,这个乞丐靠行骗为生,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为了驱逐他,十多名护卫军上前,但结果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制服他。这一事件足以证明,那个时期的清代御林军的实际实力并不如影视剧所描述的那般强悍。 从这些情况来看,清朝的灭亡似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毕竟,面对那些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大的西方军队,这样一支松散、战力薄弱的军队实在难以应对。
上一篇:洗冤录|元朝失林婚外恋案